周颖怡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在时代的合唱中把握自己——徐迟抗战至“文革”前的诗歌创作研究
- 2012年
- 徐迟抗战直至“文革”前创作的诗歌在内容题材、思想指向和艺术品质等方面与同期其他诗人同类诗歌存在着“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革命战士的风貌”、“以格律诗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唱着颂歌,使诗歌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和载体”等明显的时代共性;与此同时,又葆有“幻想”、“唯美主义的艺术倾向”、“个人情感和时代情感相融合”等突出的审美个性。原因在于徐迟始终将个人的创作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 周颖怡
- 关键词:诗歌创作审美个性
- 论《江南小镇》的审美价值追求
- 2014年
- 作者细读徐迟的《江南小镇》,从“求真意识”、“求善价值”、“审美理想”方面洞察、解析徐迟晚年的传记,诠释《江南小镇》创作中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感受徐迟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人格、情感倾向和理想志趣.
- 周颖怡
- 关键词:审美理想
- 论徐迟诗歌创作的审美共性
- 2013年
- 细读徐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诗歌,在审视徐迟诗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徐迟不同时期的诗作在“诗歌的现实品格”、“诗歌的核心元素”、“诗歌的修辞美”、“诗歌的忧伤基调”方面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共性,感受徐迟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人格、情感倾向和理想志趣.
- 周颖怡
- 关键词:诗歌审美共性
- 论浙江文化视野下的《江南小镇》
- 2014年
- 作者细读徐迟的《江南小镇》,从“水乡风情与人文关怀”、“怀乡情结与吴言侬语”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自由和平的梦想”方面审视浙江文化视野下的《江南小镇》,体会徐迟的《江南小镇》既是浙江文化资源的受益者,又以超越性的姿态极大地丰富浙江文化的色彩。
- 周颖怡王昌忠
- 关键词:浙江文化
- 新课改下的探究式学习探析
- 2014年
- 本文从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探究式学习的类型、探究式学习的作用等方面分析新课改下的探究式学习,探索如何提高学习者的探究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从而使学习者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 周颖怡
-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式
- 抓住时代的节奏 绽放自己的神韵——徐迟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诗歌创作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细读徐迟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诗歌,审视徐迟不同阶段诗歌存在着"三十年代,追慕现代派诗歌的意象技法"、"四十年代,被放逐了抒情的诗歌成为时代的号角"、"五十年代,唱着颂歌的诗歌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徐迟不同时期的诗作又葆有着"幻想"、"用诗意的心灵眷恋着故土"的共通性,原因在于徐迟始终将个人的创作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 周颖怡
- 关键词: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