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丹参酚酸类成分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类单体成分及其在水溶性提取物中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机理.
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量,求得各自的表观吸收速率常数Ka及吸收半衰期t1/2,探...
- 闫红波周琳杜守颖李学敏杨银花吴清
- 关键词: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实验药理
- 文献传递
- 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以丹参普通片为参比制剂,研究Beagle犬口服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评价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的缓释行为。方法:采用HPLC测定,日本岛津ODS-SP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速1 mL.min-1,柱温30℃。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血浆样品分别以乙酸乙酯萃取和丙酮沉淀的方法除去蛋白,根据测定结果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2种极性不同的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与丹参普通片相比,Beagle犬口服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后,Cmax降低,Tmax延长。结论:与丹参普通片相比,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周琳刘宪英郑金凤吴清杜守颖
- 关键词:丹参生物半衰期BEAGLE犬
- 大孔树脂富集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考察利用大孔树脂富集丹参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工艺方法。方法以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之和为指标,HPLC检测分离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树脂种类、上样溶液浓度、pH值、上样量、洗脱剂浓度、用量和流速等进行考察。结果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按1.1 g/mL(生药量/树脂量)的上样量配制浓度为1 g/mL的上样溶液,调其pH值为3,上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采用去离子水以0.5 mL/m in的流速,洗脱5倍体积(BV),然后再用6 BV的40%乙醇洗脱,流速为0.5 mL/m in,所得精制品中总酚酸含量为85%,转移率高达70%。结论采用D101树脂可以改进分离纯化工艺,去除杂质,提高粗提物中有效成分含量。
- 周琳吴清刘晓帆
- 关键词:大孔树脂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
- 大孔树脂富集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 目的:考察利用大孔树脂富集丹参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工艺方法。
方法:以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之和为指标,HPLC检测分离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结果:D101树...
- 周琳吴清刘晓帆
- 关键词:大孔树脂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
- 丹参酮类成分及丹参脂溶性提取物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机制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丹参酮类单体成分及其在脂溶性提取物中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量,求得各自的表观吸收速率常数Ka及吸收半衰期t1/2,探索各成分在小肠内的吸收机制;并研究脂溶性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对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吸收半衰期t1/2延长,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Ka无显著性差异;丹参酮Ⅰ在大鼠小肠内具有良好的吸收;有效部位中其他成分对3种测定成分的吸收过程有明显作用,其中对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的吸收起促进作用,但对丹参酮Ⅰ则有抑制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小肠吸收存在高浓度饱和现象,提示其在机体内的转运机制类似于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且在全肠道吸收良好,无特定吸收部位;丹参有效部位提取物中的其他成分对"药效成分"的吸收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可能同时存在拮抗、协同等作用。
- 闫红波吴清杜守颖杨银花周琳李学敏
- 关键词:丹参酮
- 丹参多组分渗透泵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目的:以丹参普通片为参比制剂,研究Beagle犬口服丹参多组分渗透片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色谱柱:日本岛津ODS-SP柱(150mm×4.6mm,5μm),流速:1 mL·min-1柱温:...
- 周琳刘宪英郑金凤吴清
- 关键词:渗透泵片药动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