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琳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丁酸
  • 3篇丁酸梭菌
  • 3篇梭菌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 2篇体外
  • 2篇仔猪
  • 1篇蛋白
  • 1篇地衣
  • 1篇地衣芽孢杆菌
  • 1篇断奶
  • 1篇断奶仔猪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条件
  • 1篇有益菌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结合蛋...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惠嘉生物...

作者

  • 5篇杨彩梅
  • 5篇周琳
  • 2篇洪奇华
  • 2篇张帅
  • 2篇陈安国
  • 2篇刘婷婷
  • 2篇曹广添
  • 1篇张玲

传媒

  • 2篇中国饲料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饲料工业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氧需求特性菌株在模拟肠道厌氧条件下的增殖被引量:5
2011年
文章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种典型的不同氧需求特性益生菌在模拟肠道条件下的增殖情况,为益生菌在动物生理条件下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将冻存的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活化后,初始菌数分别为104、106、106 cfu/ml,接种至相应的培养基中,维持pH值,置于厌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隔特定时间测定一次菌数,直至菌数不再变化时停止检测,作菌株生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维持在106数量级,几乎不能生长繁殖;地衣芽孢杆菌由106数量级增殖到108数量级,在培养20 h时接近增殖高峰;丁酸梭菌由104数量级迅速增殖到108数量级,在培养12 h时接近增殖高峰。由试验可以得出:丁酸梭菌更适合动物肠道厌氧环境,可在动物肠道迅速大量增殖代谢,最大限度发挥益生作用。
呼慧娟范小燕周琳杨彩梅
关键词:厌氧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丁酸梭菌对致病菌和有益菌的体外作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5
2012年
试验研究了丁酸梭菌在体外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对有益菌的增殖作用。将丁酸梭菌分别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培养,并与菌种单独培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培养36~48 h,联合培养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菌数均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菌数比例为(1~100)∶1至100∶1时,丁酸梭菌对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菌数比例为100∶1时,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抑菌作用较强;菌数比例为10∶1时,丁酸梭菌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联合培养8 h后,菌数比例为10∶1时,丁酸梭菌对双歧杆菌有显著的增殖效果。
曹广添刘婷婷周琳杨彩梅
关键词:丁酸梭菌致病菌有益菌体外
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混合培养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本试验研究了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培养对肠道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4种致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对这4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其菌落数下降3~5个数量级;鼠李糖乳杆菌可降低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菌落数;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培养可使4种致病菌菌落数均下降3~4个数量级。由此可见,两种菌混合培养对4种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无协同作用。
张玲周琳杨彩梅曾新福
关键词:丁酸梭菌鼠李糖乳杆菌肠道致病菌
断奶仔猪小肠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 mRNA表达变化及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1和GLuT2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猪,其余6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谷氨酰胺),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3、5、7、14天每组分别屠宰3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样品,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在不同肠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十二指肠、空肠中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降低,断奶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14天达峰值,回肠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升高,断奶后第7天较低,第14天为峰值;GLUT2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表达量从断奶后第3~7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第7天达峰值,但在第14天降至断奶当天水平,回肠GLUT2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逐渐升高,第5天达峰值,而后逐渐回落至断奶当天水平。3)饲粮添加1%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均随断奶后的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在转录水平上无显著影响。
张帅刘婷婷周琳陈安国洪奇华杨彩梅
关键词:葡萄糖转运蛋白2MRNA表达量
断奶仔猪小肠黏膜脂肪酸结合蛋白和二肽转运载体1mRNA表达发育性变化及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小肠黏膜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二肽转运载体1(PEPT1)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以69头(21±3)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为试验动物,断奶当天选取3头猪进行屠宰,剩余6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3、5、7、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取3头猪进行屠宰(共计27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组织样品,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I-FABP和PEPT1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I-FABP和PEPT1 mRNA的表达量各肠段间无显著差异(P>0.05);2)I-FABP和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表达量均在断奶后急剧下降,断奶第3天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断奶当天(P<0.05),而后逐渐升高,第14天达到峰值;3)试验组I-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表现出促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的I-FABP和十二指肠PEPT1 mRNA表达提前恢复至断奶前水平的趋势。结果提示,断奶仔猪I-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随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断奶后I-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周琳曹广添张帅杨彩梅陈安国洪奇华
关键词:断奶仔猪小肠黏膜谷氨酰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