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 作品数:28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18F-PSMA-1007 PET/CT对低PSA水平前列腺癌复发的检测价值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18F-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1007 PET/CT对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前列腺癌复发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18F-PSMA-1007 PET/CT显像的可疑生化复发的低PSA水平(<2.0μg/L)前列腺癌患者45例(年龄59~74岁)。PSA<0.2μg/L者4例(因例数较少未纳入统计分析),0.2μg/L≤PSA<2.0μg/L者41例。41例中,0.2μg/L≤PSA<0.5μg/L 10例,0.5μg/L≤PSA<1.0μg/L 14例,1.0μg/L≤PSA<2.0μg/L 17例。检测血清PSA水平2周内对患者行PET/CT检查,并依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将其分为低~中危组(n=12)和高危组(n=29)。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结果中位随访7(4~15)个月,45例患者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复发31例,未复发14例。^18F-PSMA-1007 PET/CT诊断前列腺癌复发的灵敏度为100%(31/31),特异性为13/14,准确性为97.78%(44/45)。1例PSA<0.2μg/L患者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1例0.2μg/L≤PSA<2.0μg/L患者中,31例(75.61%)PET/CT显像至少有1处前列腺癌复发灶,其中局部复发20例,淋巴结转移13例,骨转移14例;PSA水平在0.2μg/L≤PSA<0.5μg/L、0.5μg/L≤PSA<1.0μg/L、1.0μg/L≤PSA<2.0μg/L时复发灶检出率分别为5/10、11/14和15/1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41,P>0.05)。^18F-PSMA-1007 PET/CT阳性结果与血清PSA值、危险度分组呈正相关(r值:0.394和0.384,均P<0.05)。结论^18F-PSMA-1007 PET/CT对于低PSA水平的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灶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 田蓉蓉赵铭周洁薄云峰张红雨郝海龙原凌邢军
- 关键词:复发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 化疗中期RECIL与Lugano标准在淋巴瘤疗效及预后评价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比化疗中期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L)与Lugano标准在^(18)F-FDG亲和性高的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初诊的经病理证实的240例淋巴瘤患者[男149例、女91例,年龄50.0(32.0,62.0)岁],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中期行^(18)F-FDG PET/CT显像。比较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PET/CT显像结果差异(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在化疗中期进行疗效评价,依据Lugano标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依据RECIL,疗效分为CR、PR、轻微缓解(MiR)、SD、PD。为了更好地与Lugano标准进行比较,将MiR分别纳入PR组(记作RECIL-1)及SD组(记作RECIL-2)。随访分析无进展生存(PFS)情况。采用Kappa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数据,采用ROC曲线比较不同标准的预测效能。结果240例中,HL 96例、滤泡型淋巴瘤(FL)3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14例。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的病灶基线SUVmax(H=54.96,P<0.001)、最大径总和(SLD)(H=15.85,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89个月,依据RECIL评价时,26例(10.8%)患者评估为MiR。RECIL-1、RECIL-2与Lugano标准在化疗中期疗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Kappa)分别为0.84和0.74(均P<0.001)。依据Lugano标准,CR、PR、SD、PD患者的PFS率分别为91.4%(148/162)、57.1%(36/63)、1/3和3/12;依据RECIL-1的对应结果分别为91.3%(136/149)、62.8%(49/78)、1/2和2/11;依据RECIL-2的对应结果分别为91.3%(136/149)、57.7%(30/52)、71.4%(20/28)和2/11;不同标准各反应类别患者间PFS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6.64~52.44,均P<0.001)。Lugano标准预测PFS的AUC略高于RECIL-1及RECIL-2的AUC(0.774、0.758和0.746;z值:1.28和1.61,P值:0.200和0.107)。结论化疗中期RECIL与Lugano标准对^(18)F-FDG亲和性高的HL和NHL患者疗效及预后评价作用相当。
- 于青青赵铭原凌田蓉蓉苏丽萍周洁林艳梅
- 关键词:淋巴瘤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盘状半月板MRI分型与损伤形式的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MRI分型与损伤形式的关系,帮助制定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方案,协助评估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继发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将69膝经关节镜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膝关节按MRI表现分为板型、楔型、肥角型,按半月板损伤形式标准进行诊断,将结果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9膝盘状半月板中水平撕裂24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4膝、肥角型6膝;纵形撕裂9膝,其中板型5膝、楔型1膝、肥角型3膝;放射状撕裂共7膝均为楔型;复合撕裂29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7膝、肥角型8膝。结论各型盘状半月板均以复合撕裂为主要损伤形式,复合撕裂、水平撕裂、纵形撕裂均多见于板型及肥角型,楔型少见,放射状撕裂多出现在楔型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的损伤程度及形式的正确诊断有利于帮助关节镜术式的选择。
- 周洁郑玄中程晓光马彦云
-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MRI
- 盘状半月板MRI分型及其表现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MRI表现及其分型特点,提高盘状半月板MRI诊断率。材料和方法:将70例行MRI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盘状半月板分为未成年组、成年组。对全部病例冠状面髁间棘层面半月板宽度与胫骨平台宽度之比(板面比)、矢状面层厚4mm扫描"领结样"改变层数及"领结样"改变最宽层面前后径宽度进行测量、分析。根据盘状半月板MRI表现分为板型、楔型、肥角型。结果:70例盘状半月板中未成年组30例、成年组40例,板型33例、楔型19例、肥角型18例,69例发生不同程度撕裂。整组病例板面比≥20%(P<0.01),各型年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型矢状面"领结样"改变最宽层面不全相同(P<0.05)。结论:板面比≥20%诊断盘状半月板最可靠,矢状面层厚4mm扫描"领结样"改变层数≥3诊断盘状半月板易发生漏诊,矢状面"领结样"改变最宽层面楔型较肥角型大,年龄可影响盘状半月板分型。
- 周洁程晓光郑玄中
-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MRI年龄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MRI分型及与损伤关系的探讨
-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MRI分型及影像特点与损伤形式的关系。
方法:选择70例术前行膝关节MRI平扫并经关节镜证实为盘状半月板患者和64例正常形态半月板进行对照,其中未成年30例、成年40例;板型33膝、楔...
- 周洁
- 关键词: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半月板损伤MRI分型影像诊断
- 文献传递
- ^(18)F-AlF-NOTA-octreotide/^(18)F-PSMA-1007 PET/CT联合显像诊断前列腺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
- 2024年
- 患者男, 62岁, 1年前经盆腔MRI、骨显像(图1)及前列腺12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腺癌, Gleason评分:5+5=10分), 双侧精囊腺受侵, 双侧髂血管周多发淋巴结转移, 多发骨转移(包括胸骨、多发肋骨、椎体、骨盆、双侧肩关节、双侧肱骨上段及股骨上段), 临床分期:T3bN1M1b。治疗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64.82(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 下同;<5.00) μg/L,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PSA) 18.38(<1.00) μg/L,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等均在正常值范围。遂行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阿比特龙(1 000 mg;每日1次)、泼尼松(5 mg;每日1次);后定期复查PSA水平逐渐降低, 期间间断输注伊班磷酸钠治疗骨转移。4个月前患者自觉左下肢及左臀部疼痛, 逐渐加重。复查血tPSA 0.08 μg/L, fPSA 0.03 μg/L、睾酮(testosterone, TESTO) 0.06(男性:1.75~7.81) μg/L、CEA 8.16(<3.00) μg/L;骨显像示:左侧髂骨、左侧股骨上段显像剂异常浓聚, 考虑局部骨转移进展, 其余骨盆骨及椎体骨密度异常增高伴局部骨质破坏, 不伴显像剂摄取异常, 考虑ADT治疗后改变(图2)。遂在ADT的基础上行左侧髂骨及股骨处病灶X线(6 MV)调强放疗, 14 d内放疗10次, 剂量共30 Gy, 放疗后疼痛缓解。
- 田蓉蓉赵铭薄云峰郝海龙邢军周洁
- 关键词:股骨上段GLEASON评分神经内分泌癌前列腺腺癌
- 脾脏代谢增高在18F-FDG PET/CT诊断中的意义
- 目的 通过研究18F-FDG PET/CT 显像中脾脏SUVmax 及脾/肝SUVmax 比值,探讨脾脏代谢增高在18F-FDGPET/CT 显像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2 例来我中心行18F-FDG PET/CT...
- 周洁
- 关键词:反应性增生肿瘤性病变
- 贲门区^(18)F-脱氧葡萄糖正常放射性分布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贲门区^(18)^(18)F-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情况,研究贲门区正常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摄取范围。研究化疗药对贲门区^(18)F-FDG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 1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扫描的无胃肠道病史患者158例,男96例,女62例,年龄5~85岁,平均(49±12)岁。结果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记录患者贲门区SUV_(max),0.8~4.3,平均1.6±0.8,98.7%的患者SUV_(max)值在3以内。扫描前6个月63例未接受化疗,95例曾化疗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无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贲门区^(18)F-FDG SUV_(max)在3以内;②化疗不引起贲门区^(18)F-FDG摄取改变。
- 赵铭王娟张忠太周洁邢军靳宏星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肿瘤
- ^(18)F-PSMA-1007 PET/CT联合血清前列腺总特异性抗原预测前列腺癌国际泌尿病理协会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病理分级与^(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CT参数和血清前列腺总特异性抗原(tPSA)的相关性,评价通过^(18)F-PSMA-1007 PET/CT预测前列腺癌ISUP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4年2月经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确诊并行^(18)F-PSMA-1007 PET/CT显像的117例前列腺癌初诊患者ISUP病理分级与PET/CT主要参数和tPSA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前列腺癌ISUP病理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18)F-PSMA-1007 PET/CT图像主要参数预测前列腺癌ISUP高级别与低级别分组的效能。结果117例患者中,ISUP病理分级为ISUP1级20例,ISUP2级25例,ISUP3级18例,ISUP4级32例,ISUP5级22例;低级别组63例,高级别组54例。117例患者的肿瘤长径为3.10(2.05,4.25)cm,前列腺体积为40.11(33.13,51.85)cm 3,tPSA为19.71(12.25,42.83)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为0.51(0.31,1.01)ng·ml^(-1)·cm^(-3),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5.24(10.87,22.03),肿瘤/脾脏摄取比值(TSR)为1.61(1.08,2.15)。相关分析显示,SUVmax、TSR、血清tPSA与ISUP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0、0.619和0.500,均P<0.01)。ISUP1级组、ISUP2级组、ISUP3级组、ISUP4级组和ISUP5级组的肿瘤长径、血清tPSA、PSAD、病灶SUVmax、T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患者的肿瘤长径、血清tPSA、PSAD、病灶SUVmax、TSR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PSA(OR=1.042,95%CI:1.014~1.070)和TSR(OR=4.172,95%CI:2.095~8.308)是前列腺癌ISUP病理分级分组的独立影响因素。ROC分析显示,^(18)F-PSMA-1007 PET/CT参数SUVmax、TSR预测前列腺癌ISUP低级别或高级别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95%CI:0.717~0.883)和0.797(95%CI:0.713~0.881)。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中,ISUP高级别患者术后复发率为54.8%(17/31),高�
- 薄云峰田蓉蓉保兰兰赵铭周洁李合郝海龙徐恩伟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病理分级
- 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
-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医院质量管理模式探析的基础上,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三个层面出发,以重点质量管理项目及关键环节为切入点,探究基于 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模式在医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作用及成效,为医院...
- 周洁
- 关键词:医院质量管理PDC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