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本江

作品数:79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8篇吸虫
  • 30篇并殖吸虫
  • 16篇丰宫并殖吸虫
  • 11篇宿主
  • 9篇囊蚴
  • 6篇电镜
  • 6篇斯氏狸殖吸虫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寄生虫
  • 6篇寄生虫学
  • 6篇超微
  • 6篇超微结构
  • 6篇虫病
  • 5篇滴虫
  • 5篇第二中间宿主
  • 5篇形态学
  • 5篇阴道
  • 5篇阴道毛滴虫
  • 5篇中间宿主

机构

  • 65篇昆明医学院
  • 19篇昆明医科大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云南省曲靖市...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陇川县疾病预...
  • 1篇普洱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昭通市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79篇周本江
  • 27篇王文林
  • 23篇雷霖
  • 10篇夏代光
  • 10篇王红
  • 9篇杨照青
  • 9篇郭艳梅
  • 9篇张伟琴
  • 9篇杨立军
  • 8篇戴婷婷
  • 7篇向征
  • 6篇陈熙
  • 6篇李翠英
  • 5篇张学筝
  • 4篇刘爱武
  • 4篇杨斌斌
  • 4篇宋精玲
  • 4篇李薇
  • 3篇全芯
  • 3篇韩丹

传媒

  • 14篇昆明医学院学...
  • 12篇中国寄生虫学...
  • 8篇中国病原生物...
  • 7篇地方病通报
  • 7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国际医学寄生...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济宁医学院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9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1
  • 2篇1989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通过在云南省勐腊县对并殖吸虫的调查和实验观察 ,证实云南有白水河并殖吸虫存在 ,对该虫种的囊蚴同小睾并殖吸虫囊蚴进行了比较 ,补充了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的形态研究 。
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张翔王明亮夏代光
关键词:囊蚴形态学
肝毛细线虫及肝毛细线虫病的研究概况被引量:8
2014年
肝毛细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其它哺乳动物肝脏的人兽共患寄生线虫。该虫在野生啮齿类动物群中普遍流行,偶尔感染人体,导致宿主肝脏损伤、肝功能紊乱、肝脏纤维化甚至死亡。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其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该寄生虫及其所致疾病的认识。
郭艳梅胡俊杰杨艳芬刘琼张伟琴周本江
关键词:肝毛细线虫病理学流行病学
不同地理区域异盘并殖吸虫形态学研究(摘要)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调查云南马关异盘并殖吸虫的流行情况;观察马关异盘并殖吸虫囊蚴、成虫和虫卵的形态;对中国云南和越南的异盘并殖吸虫成虫体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补充异盘并殖吸虫的形态学资料,研究不同地理株的形态差异,探讨成虫皮棘的形态和排列规律及其在虫种鉴定中的意义.方法从马关采集溪蟹,分离囊蚴,形态观测鉴定后,经口饲感染家猫,收集成虫和虫卵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并在高真空和低真空环境下对成虫腹面的体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李凯周本江王文林
关键词:异盘并殖吸虫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影响旋毛虫感染性的因素被引量:2
2006年
影响旋毛虫感染性的因素,首先是宿主的原因:不同宿主由于其体内环境的差异,即使对同一虫种,易感性都有所不同,雄性、年老、有病的宿主更易感染;其次是旋毛虫本身的原因:旋毛虫种类繁多,已报道的有8个种和3个分类地位未确定的基因型,不同虫种,感染性差异显著,而且在其生活史中,仅某些发育阶段才具有感染性;此外,旋毛虫的感染性还与感染方式、幼虫分离方法、保存方法等有关。
向征周本江
关键词:旋毛虫感染性影响因素
丰宫并殖吸虫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鉴定丰宫并殖吸虫与“勐腊并殖吸虫”的同一性。 方法 从丰宫并殖吸虫与“勐腊并殖吸虫”的同一流行区采集溪蟹 ,分离囊蚴及后尾蚴 ,观测后作感染实验 ,收集成虫制片观测鉴定。 结果 丰宫并殖吸虫囊蚴的大小平均为 ( 1.2 3± 0 .0 87)mm× ( 1.10± 0 .0 73 )mm ,极少数形成一层极薄易破的囊壁 ;后尾蚴大小为 ( 2 .0 1± 0 .71)mm× ( 0 .62± 0 .12 )mm ,排泄囊在腹吸盘以前呈不规则的树枝状 ,两肠支末端尖细终止于距体末 1/ 6处 ;成虫子宫团庞大 ,平均长度为体长的 1/ 4.2。丰宫并殖吸虫的适宜终宿主为大鼠 ,猴、犬、猫均为不适宜宿主。“勐腊并殖吸虫”的囊蚴取自同一蟹体的小睾并殖吸虫囊蚴 ,后尾蚴同丰宫并殖吸虫 ,而成虫实为童虫。 结论 确认丰宫并殖吸虫为独立虫种 ,“勐腊并殖吸虫”为标本混淆不清的误定虫种 。
周本江
关键词:丰宫并殖吸虫动物宿主粪便检测生物特性
陈氏狸殖吸虫形态学及两种宿主适宜性的研究(摘要)
2006年
全芯杨照青周本江
关键词:斯氏狸殖吸虫宿主适宜性
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后尾蚴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后尾蚴的超微结构,囊蚴壁是由电子密度较低而均匀的物质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蚴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后尾蚴的皮层细胞可见多条胞质小管,提示皮层是后尾蚴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王文林雷霖宋精玲周本江张鸿飞刘爱武韩丹
关键词:超微结构透射电镜囊蚴后尾蚴
丰宫并殖吸虫二种感染动物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对丰宫并殖吸虫皮下组织和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进行效果比较 ,用皮下组织注射法感染 8只大鼠 (每鼠接种后尾蚴 1 0个 ) ,虫体回收率为 1 8.8% ,大鼠阳性率为 75% ;腹腔注射法感染 1 2只大鼠 (每鼠接种后尾蚴 1 0个 ) ,虫体回收率为 1 6.7% ,大鼠阳性率为 50 % ,经统计学处理 2种方法的虫体回收率和大鼠的阳性率均无差异性 (P>0 .0 5) ,认为皮下组织注射法简便易行 ,且对动物的安全性更高 ,可推广应用。
雷霖王文林周本江夏代光
关键词: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食源性吸虫感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日趋下降,与之相反,食源性寄生虫病更加引人关注,而食源性吸虫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据WHO统计,目前已知能感染人体的食源性吸虫有100多种,感染者超过4000万人,还有10%的人口面临感染食源性吸虫的风险。目前对于腔道内寄生的食源性吸虫通常采用病原学诊断方法,但对于深部组织内寄生的食源性吸虫则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经济实用、且易于普及等优点,有替代传统PCR之势。但国内对LAMP法的了解和应用不多,基于其在食源性吸虫感染方面的诊断价值,本文予以介绍,以供借鉴。
戴婷婷周本江王红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食源性寄生虫病吸虫感染
旋毛虫雄虫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雄虫存活时间及其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2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和C等3组,分别为10、6和6只。A组每鼠以600个幼虫囊包经口感染后,第5、10、20及30天从肠腔中获取成虫,计数雌雄比例。取5日龄成虫经口感染B、C两组小鼠,B组每鼠同时感染70条雌虫和30条雄虫,C组每鼠仅感染70条雌虫,感染后30d处死,比较两组小鼠的雌虫生殖力指数(RCI)。戊二醛固定不同日龄的雄虫,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生殖器官变化。结果A组小鼠感染后20d,肠腔内的雄虫数量略多于雌虫(雌虫:雄虫=1:1.3);感染后30d,雄虫数量显著高于雌虫(雌虫:雄虫=1:8.5)。B、C两组小鼠RCI值分别为(154.90±2.62)和(13.7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26,P<0.01)。扫描电镜观察,5日龄雄虫交配附器的叶状小片伸展、直立,生殖孔暴露;20日龄雄虫交配附器的叶状小片皱缩、坍塌,掩盖生殖孔。透射电镜观察,5、10日龄雄虫输精管内见大量成熟精子;20、30日龄雄虫睾丸内仅见少量未成熟精子。结论雄虫可存活一个月以上;5日龄雌雄虫和5日龄单性雌虫均能经口感染小鼠,而且前者生殖力显著高于后者。
向征周本江
关键词:旋毛虫雄虫生殖力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