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
-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监护病房54株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间ICU病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4株。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100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较低。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致病菌,且多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差。加强临床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减少和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 姚兴伟苗青林英张泽周智高申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ICU
- 活动平板试验QTc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QTc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 32例 ,冠状动脉正常者 2 8例。分析比较两组活动平板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2min及 4min12导联心电图QTc离散度变化及ST段变化。结果 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2min及 4min冠心病组QTc离散度分别为 :(4 2± 11)ms;(6 5± 12 )ms ;(6 0± 15 )ms;(4 8± 11)ms。运动后各时间点QTc离散度比运动前明显升高(P <0 0 1) ;冠状动脉正常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2min及 4minQTc离散度分别为 (36± 13)ms ;(39± 11)ms;(4 0± 12 )ms ;(38± 14)ms。运动后各时相QTc离散度与运动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运动后冠心病组QTc离散度比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 <0 0 1)。以运动后即刻QTc离散度≥ 5 0ms为标准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84 6 %,特异性为 80 2 %,预测准确性为 87 5 %。高于运动后ST段阳性标准的改变 (P <0 0 5 )。结论运动高峰时QTc离散度增加有助于观察心肌缺血程度 ,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 周智石湘芸
- 关键词:活动平板试验QTC离散度冠心病心肌缺血
- 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与纤维蛋白原关系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方法将126例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有无合并心房颤动分为:一组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54例;另一组设为对照组,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合并心房颤动,共72例。两组均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高低。结果合并心房颤动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形成血栓的危险性明显增大。
- 顾珏欧敏周智宋秀杰
- 关键词:高血压心房颤动纤维蛋白原老年人
- 低氧时蛋白激酶C对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英文)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探讨低氧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变化与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关系。方法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低氧 ( 1 %O2 )培养 0、1、3、6、1 2h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KC活性和VEGFmRNA水平变化 ;同时对培养液中VEGF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培养基中加入PKC抑制剂 (staurosporine)后 ,立即进行低氧培养 ,测定低氧培养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低氧培养 1hPKC活性首先明显升高 (P >0 .0 5 ) ,至 3hVEGFmRNA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 ) ,6h培养液中VEG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而加入PKC抑制剂后 ,低氧培养的内皮细胞PKC活性与 0h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1 ) ,相应各时间点的VEGFmRNA及蛋白水平与 0h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低氧能够刺激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升高 。
- 周智杨曦明谢印芝尹昭云
-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内皮细胞蛋白激酶C
-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平板运动试验联合检查对早期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与平板运动试验联合诊断早期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体检健康者做为对照,对80例心肌缺血、缺氧症状患者分别进行平板运动试验(TET)、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及检测其运动前后的IMA值。比较运动试验前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IMA测定值的变化;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分别评价IMA、TET、IMA联合TET对于诊断早期冠状动脉综合征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运动试验前试验组IMA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运动试验后试验组IMA值显著升高(P<0.01);IMA诊断早期冠脉综合征的特异性为85.3%,敏感性为93.5%;TET诊断早期冠脉综合征的特异性为67.6%,敏感性为89.1%;IMA联合TET诊断早期冠脉综合征的特异性为94.1%,敏感性为87.0%。结论IMA联合TET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的特异性,降低以IMA或TET单纯检查进行诊断时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杨曦明姚兴伟刘福鼎周智
-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综合征敏感性特异性
- 活动平板试验校正QT离散度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 2002年
- 研究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校正QT离散度 (QTcd)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分析比较冠心病及正常对照组活动平板运动前、后各时相QTcd及ST段变化。结果 :运动后各时相QTcd比运动前明显升高 (P <0 .0 1) ;运动后冠心病组QTcd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以运动后即刻QTcd≥ 50ms为标准 ,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准确性明显高于运动后ST段标准的改变。结论
- 周智石湘云
- 关键词:活动平板试验QT离散度冠心病
- 北京房山区健康人群静脉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验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指标,它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以及行业标准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原来沿用的血细胞分析指标的参考区间有些已经不适合临床。
- 窦会东周智高申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静脉
- 低氧对大鼠脑、肺组织NO、NOS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探讨低氧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及发生变化的机理。方法:大鼠分为常氧对照组、间断低氧习服组和急性低氧组。分别测定脑、肺组织 NO、NOS及 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Keq)。结果:与常氧对照组比较.低氧大鼠(急性低氧组,低氧习服组)脑、肺组织NO水平明显下降(P<0.01);急性低氧组NOS活力明显下降(P<0.01),而间断低氧习服组NOS活力下降不明显(P>0.05)。急性低氧组与低氧习服组比较,前者NOS活力明显低于后者(P<0.01)。低氧时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出现左移。结论:低氧时NO水平及NOS活力下降,经低氧习服后,NO水平及NOS活力明显改善;NOS催化反应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是NO水平及NOS活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 周智杨曦明谢印芝马子敏尹昭云
- 关键词:低氧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肺水肿
- 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以观察心肌缺血阈值(MIT)、MIT的变异(IV),以及每阵缺血发作持续时间(TMI)和ST段最大位移以及昼夜缺血阵数(IN)。结果共检出582阵心肌缺血,92.1%在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夜间心肌缺血阈值较低,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结论高心肌缺血阈与心肌耗氧增加有关;低心肌缺血阈与冠状动脉张力有关。
- 周智王鑫王权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阈24小时动态心电图
- 急性低氧和间断低氧习服对大鼠主动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观察急性低氧和间断低氧习服对大鼠主动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去甲肾上腺素 (NE)诱发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收缩 ,反映收缩功能的变化 ,主动脉环以 0 .6 2 μmol/LNE预收缩后用乙酰胆碱 (Ach)舒张对抗 ,反映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相比 ,急性低氧和间断低氧习服大鼠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 (NE1 0 -9,1 0 -8,1 0 -7mol/L)介导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 (P <0 .0 5~ 0 .0 1 ) ,而对Ach各浓度 (1 0 -9~ 1 0 -5mol/L)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显著减弱 (P <0 .0 1 )。结论 :急性低氧和间断低氧习服后 ,大鼠主动脉对缩血管药物的收缩反应增强 ,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反应减弱 ,内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 龙超良周智尹昭云孙兴斌谢印芝汪海
- 关键词: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主动脉低氧习服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