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亚威

作品数:70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历史地理
  • 31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8篇遗址
  • 11篇仰韶文化
  • 11篇颅骨
  • 8篇人骨
  • 8篇墓地
  • 8篇考古
  • 6篇新石器
  • 6篇新石器时代
  • 6篇石器
  • 6篇石器时代
  • 5篇形态学
  • 5篇龋病
  • 4篇人口学
  • 4篇人种
  • 4篇体质人类学
  • 4篇人骨研究
  • 3篇人类学
  • 3篇体质
  • 3篇全新世
  • 3篇聚落

机构

  • 49篇郑州大学
  • 17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郑州轻工业学...
  • 3篇大同市考古研...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市文物研...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吉林省文物考...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作者

  • 65篇周亚威
  • 9篇朱泓
  • 5篇李海军
  • 4篇韩国河
  • 4篇刘明明
  • 3篇张全超
  • 2篇陈朝云
  • 2篇贺乐天
  • 2篇王艳杰
  • 1篇许哲
  • 1篇郑钧夫
  • 1篇张国文
  • 1篇王菁
  • 1篇胡耀武
  • 1篇张中华
  • 1篇董文斌
  • 1篇原海兵
  • 1篇吉平
  • 1篇李有骞
  • 1篇王少军

传媒

  • 15篇人类学学报
  • 7篇边疆考古研究
  • 4篇华夏考古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北方文物
  • 3篇考古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解剖学报
  • 2篇考古与文物
  • 1篇黄河.黄土....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江汉考古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东周人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荥阳官庄遗址是郑州西北郊地区两周时期的一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本文通过对官庄遗址出土的6例东周时期颅骨的人种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官庄组形态特征可概括为高颅型、中颅型与狭颅型相结合,偏狭的上面型和鼻型,较为垂直的面型以及中等的眶型和面部扁平度。2.官庄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较为接近,与北亚类型关系较为疏远。3.在与相关古代组的比较中,官庄组表现出与上马组、乔村合并组和殷墟中小墓Ⅱ组接近,而与双塔组、井沟子组和台西组关系疏远的特点。
周亚威刘明明陈朝云韩国河
关键词:人骨东周
吉林省白城市金家金代遗址的发掘被引量:4
2012年
金家遗址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三合乡金家村六队东北约1千米处,东南距自城市区近10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45°40′07.3″,东经122°43′26.8″,海拔高度为169.9米(图一)。遗址地处松辽平原西端,地势平坦开阔。地表早已辟为耕地,种植有玉米、花生等作物。该遗址系为配合珲春到乌兰浩特高速公路建设,于2007年对公路沿线进行考古调查时新发现的一处辽金时期遗址。2009年7月到9月末。
刘晓溪刘玉成聂勇王聪宋明雷梁娜周亚威王欣王新胜郝海波王孟子于丽群林世香高秀华张玉春杨春赵昕
关键词:金代堆塑出土遗物地层堆积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清代居民颅骨的形态学分析
2019年
为探究中原地区清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对出土自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的2例完整的颅骨标本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郑韩故城清代居民的颅面部特征为长颅型、正颅型、狭颅型和中颅型相结合的颅型,上面指数为中上面型,面部突度指数为正颌型,下颌骨指数为长狭下颌型.男性鼻指数为中鼻型,女性鼻指数为阔鼻型、椭圆形颅形、心形梨状孔等.颅骨形态表现出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和东北亚类型接近、与北亚类型疏远的特征.
周亚威王一鸣樊温泉沈小芳
关键词:清代颅骨形态学人种
华北民族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及对健康的影响——以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探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对揭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极具重要意义。目前,历史文献与人群体质特征的研究,为了解华北地区东周以后人群的混合和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线索,但在民族交融过程中生存方式的转变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尚缺乏细致地研究。为此,本文以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汉魏时期的人骨为对象,对其开展C、N稳定同位素分析,并紧密结合体质人类学研究成果及历史文献,揭示自汉至北朝期间先民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先民食物中包含大量的C4类,反映了粟黍农作物种植业在先民生存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汉至北朝,先民的δ13C值明显升高,可能与民族融合进程中统治阶级对农业经济的重视和多项利农措施的实施密切相关;而北朝时期人群死亡高峰的推后及女性平均身高的增高,则可能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群的营养健康相关。本文通过对人骨稳定同位素的分析与人骨体质特征的有机结合,为揭示我国民族间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朱思媚周亚威朱泓丁利娜胡耀武
关键词:民族融合稳定同位素营养健康
试论河南登封南洼遗址古代居民的拔牙现象被引量:2
2017年
拔牙作为一种古老的风俗,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及一些海岛国家[1]。拔牙是人工改变牙齿形态的一种常见手法,科马斯(J.Comas)将人工改形牙齿分为拔、穿孔、切、磨锉、镶嵌等五种。目前,国内发现的人工改形牙齿案例多为生前拔牙,未见其他四种形式。而史料中关于拔牙的记载较为简略,多以'凿齿''打牙'和'折齿'出现。如《山海经·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新唐书·南蛮下》:'南平獠,……又有乌武獠,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行边纪闻》
周亚威刘明明
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颅骨形态被引量:3
2021年
孙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孙庄村南,是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通过对遗址出土的10例保存基本完整的颅骨进行测量与观察后,得出以下结论:孙庄组的颅面部特征为高颅型与狭颅型相结合的颅型特点、中等偏大的面部扁平度、狭额型、中鼻型、低眶型、中面角属平颌型、犬齿窝和鼻根凹欠发达、颅顶缝简单等。孙庄组古代居民颅骨的形态特征归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围。颅骨形态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孙庄组与亚洲蒙古人种近代华南组(R=1.26)关系最为密切,与近代蒙古组(R=1.80)和通古斯组(R=2.06)关系疏远;在与各新石器时代组的对比中,孙庄男性组与仰韶合并组(R=1.00)、庙子沟组(R=1.00)、西山组(R=1.07)、大汶口组(R=1.13)关系接近,孙庄女性组最接近于大汶口组(D_(ij)=3.10)、徐堡组(D_(ij)=4.58)和西山组(D_(ij)=4.60)。综上,我们可知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时代中晚期人群在颅面部特征上颇为一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应同属于"古中原类型"居民。
周亚威张晓冉顾万发
关键词:颅骨仰韶文化
北京地区古代人群身高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汉至明清时期人群的身高发育水平和变化规律,运用人体骨骼测量仪对北京西屯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汉代43例,北朝16例,明清15例)进行测量,依据股骨的长度推算该地区3个时期古代人群的身高.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男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5.34、163.79和165.32 cm;女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59.18、162.97和158.57 cm.西屯组汉代至明清男性居民的身高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显著的提升趋势;北朝组女性身高显著高于汉代组和明清组.同7个古代组和北京地区现代组相比,西屯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男性的身高值处于中等水平,而北朝组女性身高显著高于其他古代组和现代组.
周亚威
关键词:身高
西安坡底遗址秦人的龋病分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调查距今2200年前西安秦人的龋病状况,以探求龋病的罹患率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高陵坡底遗址出土的111例古人的龋齿情况,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的1633枚牙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坡底人群患龋率为33.33%,其中男性患龋率为36.67%,女性患龋率为27.91%;龋齿率为3.12%,龋均为1.38。结论:龋病的罹患率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壮年和中年为龋病的高发期,患龋率分别为46.30%和45.00%,龋齿率分别为4.64%和4.71%;患龋牙位发病率依次为M2>M3>M1>M2>M3>M1>P2>P1>C1>P1>P2;下颌龋齿罹患率高于上颌(3.32%>2.89%),从龋患部位来看,邻面龋发病率最高(66.67%),其次为唇颊面龋(17.65%)和咬合面龋(13.73%),舌腭面龋最低(1.96%)。
周亚威
关键词:牙周膜干细胞微环境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居民的脊柱退行性关节病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距今5 000年前古人类退行性关节病的罹患情况。方法:参照现代临床鉴定经验,运用体式显微镜对汪沟遗址出土的210例人骨进行检测。结果:汪沟组椎骨总计3 231块,第1~2颈椎(C1~C2)患病率5.47%,C3~C7患病率7.62%,第1~9胸椎(T1~T9)患病率5.04%,T10~T12患病率6.45%,第1~5腰椎(L1~L5)患病率9.31%,C1~T9段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T9~L5段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结论:汪沟组较低的脊柱退行性关节病罹患率可能与从事农耕的生业模式相关。
周亚威顾万发韩国河闫琪鹏
关键词:仰韶时代脊柱关节病
山西大同金港园墓地北魏颅骨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金港园墓地北魏时期颅骨进行研究,为大同地区古代居民群体构成、居民体质特征及人类学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用7例完整北魏时期成年颅骨,按体质人类学测量方法测量,并进行形态学研究和种系纯度检验分析。将男性颅骨数据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进行比较,与古代对比组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金港园组颅骨标本具有简单颅顶缝、中等犬齿窝、鼻根处凹陷不明显、宽阔而扁平的面型、颧骨上颌骨下缘转角欠圆钝、较高鼻前窝型梨状孔下缘出现率,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纯度检验系数显示金港园墓地北魏组所表现出的种系差异超出了较纯的种系类型,但应当同属于亚洲蒙古类型。主成分分析和均方根值的结果显示,金港园北魏组与水泊寺廉租房组、大同北魏组以及虒祁组最接近,与北亚类型各对比组距离较远。结论:金港园北魏组古代居民体质特征与大同原住民关系较为密切。
樊欣侯晓刚李树云周亚威
关键词:颅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