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亚丽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DY
  • 2篇DY3+
  • 2篇EU2
  • 2篇长余辉
  • 2篇EU
  • 1篇英文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镍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硫代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分析
  • 1篇二酮
  • 1篇发光
  • 1篇发光性
  • 1篇发光性能
  • 1篇SR
  • 1篇SUB

机构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周亚丽
  • 3篇彭子飞
  • 1篇张猛
  • 1篇王璐
  • 1篇余军保
  • 1篇徐捷
  • 1篇刘恒
  • 1篇邹建平

传媒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α-二硫代二酮合镍配合物的合成改进及光谱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以二苯基乙二酮为原料 ,吡啶为催化剂合成 1,2- 二苯基 - 双α- 二硫代二酮合镍配合物 ,产率 5 5 % ,比传统的Schrauzer合成方法提高了 2 0 %。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核磁、质谱分析 ,确证了其存在 3种共振结构。
张猛邹建平王璐周亚丽
关键词:光谱分析
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Sr_4Al_(14)O_(25)∶Eu^(2+),Dy^(3+)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005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Sr4Al14O25∶Eu2+,Dy3+,其发射波长为486 nm,余辉颜色为蓝绿色。TEM分析表明该材料的平均粒径为50 nm左右。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反应温度。考察了在还原气氛下不同温度制备出的Sr4Al14O25∶Eu2+,Dy3+的发光性能,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增强,且余辉衰减时间延长;并考察了添加H3BO3对该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H3BO3不仅可降低反应温度,而且可提高磷光体的发光强度,延长余辉时间。
彭子飞周亚丽徐岷余军保
关键词:溶胶-凝胶长余辉
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Sr4Al14O25:Eu2+,Dy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长余辉发光材料可利用太阳能、日光灯等光源短时间照射后储存能量,在黑暗中发出可见光。目前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多采用高温固相法等,并且文献中还没有纳米级Sr4Al14O25:Eu2+,Dy3+的报道。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彭子飞周亚丽徐岷余军保
文献传递
长余辉发光材料Zn_2SiO_4:Dy^(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英文)被引量:4
2006年
以Zn_2SiO_4为基质,用高温固相法(ss),sol-gel法(sg)制备得到Zn_2SiO_4:Dy^(3+)长余辉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的制备及长余辉发光性能至今尚未见到文献报道.由该发光材料的激发谱发现,其在紫外的235~350nm范围有吸收,其发射光谱表明,在紫光(378nm,393nm)、橙光(595nm)、红光(691nm)部位有发射峰.通过对比掺杂与未掺杂样品发射光谱,说明样品发光是由基质Zn_2SiO_4产生的,Dy^(3+)的掺杂只是使材料形成了陷阱能级进而发出长余辉,还阐述了Zn_2SiO_4:Dy^(3+)的可能发光机理.
彭子飞余军保徐捷周亚丽刘恒
关键词:长余辉
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Sr<sub>4</sub>Al<sub>14</sub>O<sub>25</sub>:Eu~(2+),Dy~(3+)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纳米Sr<sub>4</sub>Al<sub>14</sub>O<sub>25</sub>:Eu<sup>2+</sup>,Dy<sup>3+</sup>长余辉发光材料(据目前查证,尚未见用...
周亚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