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笛
作品数:
9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李刚
北京化工大学
杨小平
北京化工大学
陈明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利雄
北京化工大学
陈建峰
北京化工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专利
3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篇
化学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经济管理
1篇
社会学
主题
4篇
导热
4篇
树脂
4篇
复合材料
4篇
复合材
3篇
导热性能
3篇
热性能
2篇
导热复合材料
2篇
有机废水
2篇
石墨
2篇
石墨烯
2篇
树脂基
2篇
树脂基体
2篇
空化效应
2篇
环氧
2篇
环氧树脂
2篇
降解
2篇
降解处理
2篇
废水
2篇
高浓度
2篇
氨氮
机构
9篇
北京化工大学
1篇
商务部国际贸...
作者
9篇
吴笛
3篇
杨小平
3篇
李刚
2篇
李波
2篇
陈建峰
2篇
文利雄
2篇
陈明
1篇
王璇
1篇
张健
1篇
韩秀申
传媒
1篇
国际经济合作
1篇
化工环保
1篇
中国科技资源...
年份
1篇
2019
1篇
2018
2篇
2017
1篇
2012
3篇
2011
1篇
2010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高浓度有机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用于处理ADC发泡剂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氨氮废水。此方法采用间歇超声波与过氧化氢协同作用技术,包括以下主要步骤:a.升高废水温度,调节其pH值;b.废水在间歇超声波及过氧化氢的协...
文利雄
吴笛
陈建峰
文献传递
日韩节能机构:机制、特点与启示
2011年
随着国际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节能成为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当务之急。围绕"节能环保",人类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各国纷纷制定节能环保计划或规划,以探索、追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节能环保之路。
陈明
韩秀申
吴笛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日韩
节能环保
环保计划
一种高浓度有机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用于处理ADC发泡剂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氨氮废水。此方法采用间歇超声波与过氧化氢协同作用技术,包括以下主要步骤:a.升高废水温度,调节其pH值;b.废水在间歇超声波及过氧化氢的协...
文利雄
吴笛
陈建峰
文献传递
以清洁生产理念促进我国钛白粉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5
2011年
介绍了我国钛白粉产业的现状,阐述了钛白粉产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我国钛白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原因。指出施行清洁生产对钛白粉产业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陈明
吴笛
张健
赵玙璠
关键词:
钛白粉
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机理研究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要真正应用在电子封装材料,必须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然而石墨烯的团聚和与树脂的较差相容性,导致不易形成有效的声子传输通道和导热网络,因此解决石墨烯的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是提高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关键。本...
吴笛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石墨烯
环氧树脂
电子封装
导热性能
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导热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其含有石墨烯和树脂基体,还含有热塑性微米颗粒,石墨烯富集在热塑性微米颗粒表面,热塑性微米颗粒分散于树脂基体中;本发明还公布了其制备方法。...
李刚
吴笛
杨小平
李波
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导热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其含有还原石墨烯和树脂基体,还含有热塑性微米颗粒,还原石墨烯富集在热塑性微米颗粒表面,热塑性微米颗粒分散于树脂基体中;本发明还公布了其制...
李刚
吴笛
杨小平
李波
文献传递
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热复合材料研究
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热复合材料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和与树脂的界面相容性。本研究通过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端氨基的改性石墨烯,分析了表面官能团、分散性和结构,聚醚胺改性没有破坏石墨烯的原始结构,但官...
吴笛
李刚
杨小平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热导率
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北京市科技人才发展分析与研究
2012年
文章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理论,探讨北京市科技人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的科技人才管理经验,分别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3个方面对北京市的科技人才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从战略高度对北京市科技人才的数量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对促进我国其他城市科技人才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王璇
吴笛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