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东
- 作品数:45 被引量:204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军队专项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400m障碍跑对某些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400 m障碍跑的不同训练方式对武警战士某些生化指标与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武警部队第2年度士兵24名。测定400 m障碍跑两种不同训练方式训练前后的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1)分段组合训练方式:2~3项不同障碍目标的组合训练。(2)全程跑训练:间歇完成每个障碍目标的适应性训练,最后完成400 m障碍全程跑。结果两种训练方式后BU浓度均较运动前显著升高,分段训练从(5.43±0.97)mmol·L^-1升到(5.82±1.00)mmol·L^-1(P〈0.05);全程跑训练从(5.55±0.86)mmol·L^-1升到(6.78±1.11)mmol·L^-1(P〈0.01)。CK水平较训练前显著升高,分段训练从(174.37±62.55)U·L^-1升到(539.41±120.32)U·L^-1(P〈0.01);全程跑训练从(176.54±58.39)U·L^-1升到(731.50±228.12)U·L^-1(P〈0.01)。全程跑训练后BU、Bla和CK水平高于分段组合训练后水平(P〈0.05)。分段组合训练后CD4从(36.64±7.47)%降到(3 4.5 2±6.3 1)%(P〈0.0 5),NK从(1 5.7 7±4.0 5)%降到(1 2.5 0±4.7 3)%(P〈0.01)。全程跑训练后,CD4从(36.78±7.04)%降到(31.47±5.00)%(P〈0.01),NK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分段组合训练和全程跑训练都能使战士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引起某些生化指标的显著升高,并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先进行适应性体能训练,有利于机体产生应激适应。
- 秦永生雷志勇宋立新呼文亮吴志东
- 关键词:尿素肌酸激酶免疫功能
- 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变化的影响,为合理安排大强度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武警战士24名,测定和比较在一次大强度运动负荷下机体运动后和次日晨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战士在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后即刻和次日晨主观体力感觉值较运动前增加114.5%和88.7%(P<0.01);闪光融合频率值在运动后即刻和次日晨较运动前下降11.7%和17.2%(P<0.01)。运动后即刻血尿素(BU)、肌酸肌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运动前分别增加35.9%、107.4%和67.0%(P<0.01);BU次日晨恢复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安静值(P<0.05),CK和LDH次日晨恢复值继续上升。结论采用生物化学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说明一次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形成较大的刺激,可作为进一步负荷安排的依据。
- 雷志勇秦永生宋立新吴志东
- 关键词:战士生理指标生化指标
- 用主观体力感觉预测武警战士耐力训练强度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 应用主观体力感觉量表预测武警战士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心率,为部队耐力训练提供简单科学的方法.方法 把主观体力感觉(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和运动场上实测的运动负荷心率相结合.运动负荷的心率监测以个人最大心率(220-年龄)(MHR)的百分比来确定,MHR从50%~90%分为9个运动等级,记录对应的RPE,建立主观体力感觉和训练心率的回归方程.结果 新兵训练心率的回归方程为:新兵心率=37.45+7.43×新兵RPE (R=0.952);老兵训练心率的回归方程为:老兵心率=30.11+8.02×老兵RPE(R=0.96).结论 应用主观体力感觉量表能够监测战士耐力训练强度.
- 雷志勇秦永生陈振峰吴志东张磊
- 我院卫勤演习回顾与思考被引量:2
- 2006年
- 谢荣厚吴志东
- 关键词:教学
- 武警卫生士官组训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14年
- 武警卫生士官传统训练模式已经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基层卫勤保障要求,迫切需要改进。通过系统回顾武警卫生士官培训探索过程,全面总结由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技能培训和教学方法体系构成的全新组训模式,为全面提高卫生士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 吴志东陈锐
- 关键词:武警卫生士官组训模式
- 一次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一次大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身体机能的影响,为合理安排大强度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武警部队士兵24名(年龄18.7±1.2岁,体重64.4±5.6kg),测定在一次大强度运动负荷后和次日晨恢复期的生化指标变化。负荷的运动方式组成为下肢力量训练+速度耐力训练。下肢力量训练主要为克服自身阻力的原地蹲跳和蛙跳练习,以20次蹲跳和30m蛙跳为一组,组间间隔2~3min,共完成4组;速度耐力训练采用600m×4次跑,以90%~95%最大心率(220-年龄)作为训练的靶心率,跑次间隔3~4min。结果大强度训练后血乳酸(Bla)、血氨(BA)、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3.55±2.46mmol/L、161.28±47.10μmol/L、7.34±0.78mmol/L、365.67±91.32U/L和263.38±25.62U/L,与运动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次日晨Bla、BA和BU水平(分别为2.20±0.77mmol/L、83.33±31.41μmol/L和5.87±0.57mmol/L)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运动前基础值(P<0.05)。CK和LDH于次日晨继续上升,达468.83±87.19U/L和306.50±37.88U/L,显著高于运动后即刻水平(P<0.01)。结论大强度体能训练可对战士机体造成较大刺激,在下一次的训练中应注重安排促进机体恢复的内容。
- 雷志勇秦永生吴志东宋立新
- 关键词:军事人员军事医学生化指标
- 武警部队新入伍大学生集训期心理应激状态的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集训对于武警部队新入伍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2007年9~12月对新入伍地方大学生423人进行心理应激状态的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新入伍大学生SCL-90量表集训期初始与末期相比,总均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恐怖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外,其他7个因子的因子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训可以使新入伍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下降。
- 王俊虹刘淑红吴志东
- 关键词:SCL-90心理应激状态
- 武警某部战士、学员力量素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对武警某部战士、学员的力量素质进行测定和评价 ,为指导部队力量素质训练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1)对武警某部 770名战士、学员按军标规定的方法和标准 ,测定握力、背肌力、引体向上以及俯卧撑等指标 ,并进行评价 ;(2 )计算“力量素质综合分” ,以对样本中三个单位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1)武警某部战士和学员的右手握力为 (42 .37± 6 .0 3)kg ,背肌力为(132 .96± 2 2 .96 )kg ,引体向上为 (10 .4 5± 4 .2 0 )次 ;俯卧撑为 (46 .91± 14 .90 )次·min- 1。总体评价背肌力和俯卧撑良好 ,右手握力和引体向上中等。 (2 )样本中三个单位“力量素质综合分”的比较结果表明 ,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 (F =0 .2 4 5 ,P >0 .0 5 )。结论 :武警某部战士、学员力量素质总体情况尚好 ,但握力和引体向上两指标显示较薄弱 。
- 陈金源吴志东王增田郭鹏徐文磊吕辉
- 关键词:肌力军事医学
- 营区医疗概念的提出及武警部队医疗保健体系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为营区医生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与评估工作做理论上的准备 ,为建立适应部队需要的新型卫勤人才培养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调查走访等形式 ,了解基层部队的卫生需求 ,分析武警部队的社区性质和医疗保健体系 ,在借鉴全科医学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全新的部队营区医疗理念。结果提出了营区医疗的概念 ,从服务宗旨、知识需求、管理职责、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等 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营区医疗和专科医疗之间存在的主要区别。结论营区医疗是当前最能适应基层部队卫生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
- 南克勉冯巍吴志东曹广军周矛新
- 加入WTO后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再分配及医学人才培养对策被引量:1
- 2002年
- 加入 WTO后 ,随着卫生服务行业的开放 ,国内巨大的医疗服务市场必将吸引大量外国医疗机构涌入 ,这将改变我国的医疗服务格局 ,对医学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的重新分配 ,卫生资源分配、医疗服务机构设置及卫生服务方式将会有所改变。为适应这种变化 ,高等医学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研究 。
- 南克勉吴志东
- 关键词:WTO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市场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