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闽江入海口沿岸不同林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以闽江入海口沿岸上游林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推算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从森林植被类型和林龄两方面分析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除西部高山区外,碳密度分布从东往西逐渐升高,在人类活动区域碳密度变化范围主要为20-40t/hm2。不同林龄碳储量从小到大排序为中龄林(82 171.91t)〉幼龄林(43 692.93t)〉近熟林(18 851.71t)〉成熟林(5 789.81t),碳密度在针叶林、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各林龄分布中均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随着龄级的增大,碳密度增大,随着森林的增长,固碳能力逐渐增大。
- 张绍轩马娇娇吴强王卫军谷建才
- 关键词:碳密度
- 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以冀北山区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华北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着落叶松的生长而减小,以成熟林最小,林龄相差较大的林分之间,土壤容重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总孔隙度以近熟林最大,各个生长阶段虽然有变化但是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近熟林与成熟林在渗透性能的大小上不分伯仲。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出各个生长阶段的综合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冀北山区不同生长阶段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以近熟林最好,其次为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
- 马小欣赵鹏飞陆贵巧马娇娇吴强杨超谷建才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容重孔隙度不同生长阶段
- 基于叶面积指数的塞罕坝地区三种森林类型水文功能研究
- 塞罕坝地区对于京津地区和华北地区是非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有非常重大的生态安全意义。本文以塞罕坝地区的三种森林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按照林龄相近、基本条件一致、叶面积指数不同设...
- 吴强
- 关键词:水文功能枯落物层土壤层叶面积指数
- 文献传递
- 滦河上游7种典型林分类型水土保持功能被引量:15
- 2015年
- 为了阐明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对滦河上游地区落叶松林、油松林、山杨林、白桦林、落叶松—油松林、山杨—白桦林、落叶松—白桦林7种典型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的厚度为31.5~52.4mm,储量为11.92~39.49t/hm2,最大持水量为24.60~105.62t/hm2,最大持水率为159.44%~354.62%,拦蓄能力大小顺序为Ⅵ〉Ⅶ〉Ⅲ〉Ⅴ〉Ⅳ〉Ⅰ〉Ⅱ。(2)枯落物吸水能力大小顺序为Ⅵ〉Ⅶ〉Ⅰ〉Ⅲ〉Ⅳ〉Ⅱ〉Ⅴ,吸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回归方程为Q=aln t+b(R2〉0.907),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回归方程为V=Ktn。(3)土壤容重为0.82~1.20g/cm3,非毛管孔隙度为5.66%~12.74%,最大持水量为447.33~1 082.77t/hm2,土壤的持水能力大小顺序为:Ⅰ〉Ⅱ〉Ⅵ〉Ⅲ〉Ⅶ〉Ⅳ〉Ⅴ。(4)土壤的渗透能力大小顺序为:Ⅱ〉Ⅳ〉Ⅵ〉Ⅲ〉Ⅰ〉Ⅶ〉Ⅴ,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的回归方程为Y=A·XB(R2〉0.907)。
- 吴强楚聪颖张鹏宋伟元文革陆贵巧谷建才
- 关键词:枯落物土壤水土保持
- 塞罕坝坝上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樟子松在河北省的塞罕坝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以塞罕坝坝上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调查和实地考察基础上,针对人工林的林分情况,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在千层板林场按照不同年龄设置了12块标准地,并对土壤采集、处理和实验,研究其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都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各养分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是变异程度不同。2)土壤中各养分因子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pH与其他养分因子都不成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对其他养分因子的含量影响不大;速效磷只与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质与除速效磷、pH外的其他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不同林龄下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0a以下〉10~20a〉40a以上〉30~40a〉20~30a,即土壤养分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除pH和速效磷外,其他几种土壤养分元素与胸径生长都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都为多项式函数,R2的范围是0.655 7~0.866(P〈0.05)。
- 吴强楚聪颖宋伟张鹏高超谷建才陆贵巧
- 关键词:樟子松土壤养分
- 河北省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大小,给该地区樟子松林的经营及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生物量模型,并对樟子松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形式均为CAR类型,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别为W_干=0.026 8 D^(2.643 6)、W_枝=0.061 2 D^(1.862 7)、W_叶=0.112 4 D^(1.542 9)、W_果=0.000 04 D^(3.311)和W_整=0.093 D^(2.342 9);I地位级樟子松平均单株生物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但林分总生物量则相反;与其他分布地区相比,该地区樟子松林生物量处于较高水平;樟子松生物量分配由高到低依次为干、枝、叶、果,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0.87%~80.66%、10.76%~23.54%、7.31%~24.28%和0.34%~1.25%;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随林分年龄及胸径的增加而增加,枝和叶所占比例则随林分年龄和胸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 李晓莎楚聪颖许中旗梅琳张岩吴强程顺崔同祥
-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生物量模型生物量分配
- 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对华北落叶松更新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北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华北落叶松林下天然更新幼苗的当年生长量。结果表明:①幼苗的生长量随立地条件的变差而变小;②幼苗的生长量随幼苗等级的变化而变化;③幼苗的生长量随林分郁闭度的减小而增大。
- 田国恒隋玉龙吴强谷建才王春风周国娜
- 关键词:林分郁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