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强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隧道
  • 2篇软岩
  • 2篇塌方
  • 2篇量测
  • 2篇监控量测
  • 1篇低屈服点钢
  • 1篇灾变
  • 1篇灾害
  • 1篇载力
  • 1篇软岩隧道
  • 1篇渗流
  • 1篇渗流场
  • 1篇渗流场与应力...
  • 1篇事故发生
  • 1篇受力
  • 1篇受力性能
  • 1篇隧道塌方
  • 1篇塌方治理
  • 1篇屈服点
  • 1篇屈曲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作者

  • 5篇吴强
  • 3篇刘新荣
  • 1篇钟祖良
  • 1篇林旭川
  • 1篇王宇航
  • 1篇黄林伟
  • 1篇舒志乐
  • 1篇熊光亮

传媒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流固耦合作用下马垭口隧道塌方机理及其灾害治理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马垭口隧道围岩以泥岩为主,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主要为Ⅴ和Ⅵ级。在建设过程中,隧道内产生大面积坍塌。本文从岩性条件、地下水情况以及隧道设计参数等方面,探讨了该隧道塌方的机理,并采用FLAC2D软件对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基于对隧道塌方原因的正确认识,制定了未塌方段的加固方案和塌方段的加固与开挖方案。通过监测隧道变形、围岩与支护间接触压力等方面对隧道塌方治理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实施情况可以看出,处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稳定。
钟祖良刘新荣吴强
关键词:软岩塌方治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隧道
软岩隧道大变形灾变区加固前后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马垭口隧道是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奉节至巫山段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项目,隧址区地质条件较差。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变形灾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隧道进行了加固处理。对加固前后围岩变形实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加固措施效果良好,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拱参考。
段永胜刘新荣黄林伟吴强
关键词:软岩隧道大变形监控量测
高强钢螺栓连接组合柱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高强螺栓和高强钢板连接而成的组合柱具有优越的弹性变形能力,可用于建造大震下保持弹性的关键构件.前期通过一系列试验,对该组合柱在压弯状态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文基于试验构件的特点提出了组合柱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并对前期的...
吴强林旭川吴开来陈祎安王宇航
关键词:极限承载力极限弯矩轴压比
不同参数下低屈服点钢剪切板耗能元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低屈服点钢剪切板耗能元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可以消耗输入结构中的大部分地震能量,改善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考察面外初始缺陷对低屈服点钢剪切板耗能元件屈曲后稳定性的影响,开展了1个传统工字钢耗能元件和3个具有面外初始缺陷的低屈服点钢剪切板耗能元件的低周往复循环荷载试验,重点考察了面外初始缺陷、耗能元件宽厚比和钢筋混凝土约束板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面外初始缺陷对剪切板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约束板可有效抑制剪切板的面外局部屈曲变形,翼缘板可有效抑制剪切板的整体扭转屈曲变形,从而提高剪切板耗能元件的耗能能力。
王宇航吴强熊光亮
关键词:低屈服点钢局部屈曲耗能能力
马垭口隧道塌方事故发生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马垭口隧道是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奉节至巫山段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项目,隧址区地质条件较差,隧段YK34+645.5-YK34+670.5在施工中发生了塌方事故。从本次塌方事故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分析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塌方形成过程中围岩的变形特征及初期支护的受力情况,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分别对典型断面和塌方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出导致此次塌方事故的关键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此类地质条件下影响隧道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为今后类似工程提拱参考。
吴强刘新荣杜小平舒志乐段永胜
关键词:隧道塌方监控量测FLA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