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勤花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奉贤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脑梗死患者
  • 3篇青年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预后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病因
  • 2篇病因分型
  • 1篇蛋白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小脑
  • 1篇电刺激小脑顶...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纤颤
  • 1篇血性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建平中学

作者

  • 11篇吴勤花
  • 4篇殷勇
  • 3篇夏翠萍
  • 3篇顾春江
  • 3篇蒋暐卿
  • 3篇张斌
  • 2篇殷勇
  • 2篇张斌
  • 1篇王爱红
  • 1篇高山
  • 1篇林洁
  • 1篇宋玉兰
  • 1篇耿直
  • 1篇瞿剑峰
  • 1篇陈燕
  • 1篇于海芙
  • 1篇张洁
  • 1篇周君
  • 1篇黄杰

传媒

  • 3篇上海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药品评价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判断面神经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判断面神经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6例面神经炎病例,在1周时作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将面神经传导速度情况与病情预后作相关统计学分析,并结合96例面神经炎患者临床资料与病情预后作分析。结果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中波幅低的面神经炎患者组比波幅正常或减低较少组患者病情预后差,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病情恢复所需时间长密切相关的临床资料有年龄大、病情重以及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结论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于早期判断面神经炎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还可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如年龄、面瘫程度、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来判断面神经炎患者的预后。
吴勤花林洁
关键词:面神经炎预后
清晨高血压等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清晨高血压等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2例,随访1年,将106例复发患者作为复发组,在586例未复发的患者中抽取与复发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12例作为未复发组。采用χ~2检验分析清晨高血压、抗栓治疗依从性、他汀类药物依从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判断其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清晨高血压(OR=3.140,P<0.01)、血脂异常(OR=2.242,P<0.01)、颈动脉易损斑块(OR=1.932,P<0.01)、心房颤动(OR=1.827,P<0.05),保护因素有抗栓治疗依从(OR=0.451,P<0.01)和他汀类药物依从(OR=0.528,P<0.05)。复发组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型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值分别<0.01、0.05)。结论加强对清晨高血压,以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心房颤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管理,提高抗栓治疗和他汀类药物依从性或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
吴勤花张斌瞿剑锋王爱红殷勇夏翠萍
关键词:复发清晨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
Stroop色词测验在不同严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表现被引量:2
2006年
陈燕吴勤花
关键词:STROOP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度测验轻度认知损害TEST
上海市奉贤区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和风险预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现状调查,并应用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SP)预测该人群未来10年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为更好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根据纳入的8个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少运动、肥胖、吸烟、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心脏病)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人群,计算FSP评分值,每个评分值对应一个脑卒中风险值,以预测未来10年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以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心脏病、血脂异常、少运动、肥胖、脑卒中家族史为自变量,脑卒中危险程度为应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危险程度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504人,其中男256人、女248人,年龄40~80岁,中位年龄为56.3岁。8项危险因素中,总群体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大小依次为高血压39.6%、血脂异常34.9%、少运动27.0%、肥胖25.4%、吸烟23.8%、有脑卒中家族史17.5%、糖尿病15.9%、心脏病7.9%,总体高危、中危、低危人群分别占31.7%、15.9%、52.4%。男性中吸烟、心脏病、肥胖、少运动、有脑卒中家族史和高危人群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P值分别<0.01、0.05),而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比例显著低于女性(P值分别<0.05、0.01)。总体、男性、女性的中位FSP评分值分别为8.3、7.8、8.4分,其相对应的中位脑卒中风险值分别为9.3%、10.1%、8.5%。不同性别间FSP评分值和相对应脑卒中风险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吸烟、少运动和肥胖均与脑卒中危险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上海市奉贤区40岁以上人群10年脑卒中风险较高,建议加强调控血压、血脂,并应戒烟和加强运动等,以降低脑卒中�
吴勤花韩叙张斌瞿剑峰殷勇王静怡
关键词:脑卒中风险评估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n=75)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75),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10d1个疗程,而B组对照组(n=75),仅按常规治疗。然后观察其疗效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发现接受电刺激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10d以及三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0dp<0.05,三个月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吴勤花宋玉兰张洁
关键词:小脑顶核电刺激急性脑梗死疗效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经NF-κB通路对脑出血大鼠炎性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经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脑出血大鼠炎性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射法成功制备150只SD雄性大鼠脑出血模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单纯脑出血)、B组(CORM-2+脑出血)、C组(iCORM-2+脑出血)、D组(CORM-2+PDTC+脑出血)、E组(iCORM-2+PDTC+脑出血),各30只,并纳入30只健康SD雄性大鼠设置F组(假手术组)。以建模后6 h、12 h、7 d为观察点(每个时间段各10只大鼠,各组各时间点均分为各组亚组,如A组6 h为A1组,A组12 h为A2组,A组7 d为A3组,其他组分组方法相同)。比较各组大鼠不同时刻的旷场实验及热板测痛法结果,并比较各组大鼠不同时刻脑组织中一氧化碳含量、灶周损伤组织细胞质中IκB激酶(Iκκ)、磷酸化IκB激酶(p-Iκκ)、核因子κB亚基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亚基p65(p-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结果对相同时间点的不同组大鼠进行比较,以A1-F1组大鼠为例,F1组大鼠的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平均速度、跨越区域的次数、总转圈次数均多于其他各组,F1组大鼠的热痛缩足潜伏期最长,其次为D1组,再次为B1组和E1组,A1组和C1组最少;F1组大鼠的脑组织中一氧化碳含量最低,F1组大鼠的灶周损伤组织细胞质中Iκκ、p-Iκκ、NF-κB p65、p-NF-κB p65水平最低,F1组大鼠的灶周损伤组织细胞质中TNF-α、IL-1β水平最低,其次为D1组,再次为B1组和E1组,A1组和C1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2-F2组和A3-F3组间大鼠上述指标比较结果与A1-F1组大小趋势相同。结论CORM-2可能通过抑制Iκκ/NF-κB信号通路活性缓解脑出血大鼠的炎性损伤,保护了其神经功能。
周君吴勤花夏翠萍
关键词:脑出血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炎性反应SD大鼠
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特点。方法分析268例15~49岁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青年组)危险因素的暴露特点,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估,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分析3个月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与268例60~85岁老年脑梗死患者(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风湿性心脏病(χ2=6.64,P〈0.01)、高三酰甘油血症(χ2=3.85,P〈0.05)、吸烟(χ2=54.32,P〈0.01)、酗酒(χ2=8.27,P〈O.01)、脑卒中家族史(χ2=9.29,P〈0.01)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老年组;而高血压(χ2=6.62,P〈O.05)、冠状动脉性心脏病(χ2=77.12,P〈0.01)、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χ2=14.34,P〈0.01)、高脂蛋白a血症(χ2=10.30,P〈0.01)、颈动脉狭窄(χ2==61.16,P〈0.01)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老年组。两组间心房颤动、卵圆孔未闭、糖尿病、偏头痛、肥胖、少运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青年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和随访3个月后的mRS评分均显著低于老年组(P值均〈O.05)。结论青年人应定期行健康检查,早期筛查和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适当锻炼,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颈动脉狭窄、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常见的危险因素。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好于老年患者。
吴勤花耿直张斌顾春江殷勇蒋暐卿夏翠萍于海芙
关键词:脑梗死青年预后
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及TOAST病因分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防治工作。   方法:分析134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并与220例老年脑梗死组比较,探讨其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通过神经功能的检...
吴勤花
关键词:脑梗死青年患者病因分型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青年脑梗死患者134例TOAST病因分型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依据TOAST病因分型标准,将134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病因分型,并与2 64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比较。结果青年组不明原因型(SUE)、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多于老年组(P=0.000,0.0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少于老年组(P=0.000),心源性栓塞型(CE)和小血管闭塞型(SVO)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0.10);青年组TOAST病因分型构成依次为LAA型占32.1%,SUE型占27.6%,SVO型占16.4%,CE型占13.4%,SOE型占10.4%。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TOAST病因分型不等同于老年患者,除了动脉硬化型占主导地位外,需注意心源性、其他少见病因以及隐源性因素的存在。
吴勤花张斌顾春江高山黄杰殷勇蒋暐卿
关键词:脑梗死TOAST病因青年
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分析13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并与220例老年脑梗死组比较,探讨其危险因素的暴露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χ2=13.67,P<0.001),青年组活动中起病比老年组常见(χ2=35.16,P<0.001);危险因素:青年组吸烟(OR,5.43;95%CI=3.16~9.32;P<0.001)、风湿性心脏病(OR,15.77;95%CI=1.97~125.9;P<0.005)、饮酒(OR,1.89;95%CI=1.07~3.35;P<0.05)、高甘油三脂血症(OR,1.80;95%CI=1.06~3.06;P<0.05)高于老年组,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脂代谢紊乱、饮酒、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结论: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暴露不等同于老年患者,控制其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心脏病及糖尿病等常见危险因素及一些少见因素有利于防治青年脑梗死。
吴勤花耿直张斌顾春江殷勇蒋暐卿
关键词:脑梗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