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元坪
作品数:
3
被引量:3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图娅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李卫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梁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马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潘可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电针
3篇
应激
2篇
凋亡
2篇
抑郁
2篇
神经元
2篇
神经元凋亡
2篇
慢性
2篇
慢性应激
2篇
海马
2篇
海马神经
2篇
海马神经元
2篇
海马神经元凋...
1篇
蛋白
1篇
电针干预
1篇
凋亡因子
1篇
行为学
1篇
抑郁模型
1篇
抑郁模型大鼠
1篇
应激抑郁
1篇
生长相关蛋白
机构
3篇
北京中医药大...
1篇
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3篇
吴元坪
2篇
李卫东
2篇
图娅
1篇
戴巍
1篇
韩止荣
1篇
潘可欣
1篇
马青
1篇
梁佳
传媒
1篇
中华精神科杂...
1篇
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1篇
2012
1篇
2009
1篇
2008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电针及氟西汀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究电针及氟西汀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65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针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13只。慢性应激后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bcl-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旷场试验水平穿越格数[(1.6±1.3)格]、竖立次数[(0.4±0.2)次]、体质量增加量[(34±18)g]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分别为(51.1±22.3)格、(13.2±4.6)次、(128±21)g],P均〈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67±10)%]高于空白组[(53±13)%],P〈0.05;海马组织bcl-2蛋白阳性细胞计数[(28±10)个/mm^2]低于空白组[(78±22)个/mm^2],P〈0.05。电针组[分别为(39.3±14.3)格,(9.6±4.1)次,(81±43)g]、氟西汀组[分别为(37.2±15.1)格,(9.3±4.6)次,(80±35)g]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电针组(30±9)%,氟西汀组(51±13)%]均低于模型组(P〈0.05);海马组织bel-2蛋白阳性细胞计数[电针组(56±18)个/mm^2,氟西汀组(62±24)个/mm^2]均高于模型组(P〈0.05),而电针组与氟西汀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和氟西汀可改善抑郁大鼠行为学症状,这种改善与海马细胞凋亡机制有一定相关性。
李卫东
吴元坪
韩止荣
戴巍
马青
潘可欣
图娅
关键词:
应激
电针
氟西汀
海马
电针干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组织Bcl-2和GAP-43表达的影响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情感障碍疾病,其病理机制现在仍未彻底阐明。抑郁症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以应用抗抑郁药物为主的临床治疗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与此同时应用针灸疗法治疗抑郁...
吴元坪
关键词:
电针
慢性应激
BCL-2
GAP-43
文献传递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抗凋亡因子(Bcl-2)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的影响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采用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Bcl-2和GAP-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旷场试验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次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氟西汀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之间海马中Bcl-2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海马中GAP-43表达显著降低(P<0.05);氟西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表达均有增高趋势,电针组的表达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引起大鼠的活动量降低和探究行为减少,电针可能通过调节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而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可能是电针抗抑郁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梁佳
李卫东
吴元坪
图娅
关键词:
电针
慢性应激
抑郁
凋亡
抗凋亡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