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咏
- 作品数:63 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后掠翼身干扰区流动特性及改善措施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利用流动显示及表面压力测量方法研究了后掠翼身干扰区的流动特性 ,并研究了用小边条等措施改善干扰区的流动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 ,随着不同机翼后掠角、不同迎角及不同Re数对干扰区流动特性的影响 ,流态可以从一涡系变成多涡系 ,由定常变成非定常 ,而且在一定的Re数以后涡系会湍流化 ;翼身干扰区上游的的逆压梯度是导致边界层分离的物理原因 ,利用面积很小的边条可以降低干扰区局部的逆压梯度 ,可以导至干扰区的旋涡很弱 ,甚至不出现 。
- 张华吕志咏
- 关键词:旋涡后掠翼
- 三角翼破裂涡流的非定常特性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研究飞机的三角翼前缘涡破裂后,破裂涡流的非定常特性,在风洞中进行了75°后掠三角翼的动态测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角翼翼面的压力脉动强度变化和翼面上前缘涡的流态是正相关的,在前缘涡破裂迎角区,上翼面的压力脉动强度最高达到33 Pa,抖振强度随迎角的变化趋势与上翼面的压力脉动随迎角的变化趋势相同.通过对压力信号的分析得出,三角翼翼面上的压力脉动主要是由破裂涡流中的螺旋波引起的,螺旋波产生了三角翼机翼抖振.
- 张明禄杨翊仁吕志咏
- 关键词:三角翼前缘涡涡破裂螺旋波抖振
- 应用PIV研究角区三维分离的附着奇点结构被引量:3
- 2007年
- 利用PIV测试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实验证实了角区干扰马蹄涡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有别于传统“分离奇点”的“附着奇点结构”,即对称面最上游的流线并非是从壁面向上抬起而从壁面“分离”,而是经由空间的一个奇点向壁面“附着”,从而表明表面油流显示中的渐进收拢线可能是附着线而非分离线,因而油流渐进收拢线只是分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PIV实验结果还表明角区干扰马蹄涡存在着三种可能的附着奇点结构,三种附着奇点结构都满足奇点指数拓扑法则。
- 张华吕志咏
- 关键词:PIV
- 鸭翼双三角翼流态及气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给出了鸭翼对双三角翼气动特性及涡的发展和破裂过程的影响,进而分析了鸭翼位置、平面形状对全机气动特性影响的机理,并提出了合理的鸭翼双三角翼布局形式。
- 吕志咏蔡为民马玉明
- 关键词:鸭翼双三角翼前缘涡流态机翼
- 翼身组合体流场测量和分析
- 1992年
- 本文给出了翼身组合体空间流场测量结果,揭示了机身涡、机翼涡随迎角的变化及相互干扰情况。当迎角足够大时,翼面上方流态从破裂涡发展成完全分离流,其尺度可达5~8倍机身直径。
- 吕志咏卢红雨李屹东杨芝利
- 关键词:流场旋涡机翼
- 边条翼飞机气动特性改进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针对边条弯扭及改变双立尾展向位置对全机纵横向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边条弯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最大升力系数 ,增加航向稳定的迎角范围 ,但对滚转稳定的迎角范围没有什么影响。当双立尾分别移到机身外侧置于机翼上时 ,可以显著提高全机最大升力系数 ,同时使航向和滚转稳定的迎角范围大为扩展。
- 吕志咏高为民
- 关键词:边条翼航向稳定性飞机
- 轴对称射流矢量喷管非矢量状态下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非矢量状态下(射流流流量为零)轴对称射流矢量喷管在低落压比时(NPR≤3.5),射流缝内形成的空腔流动对喷管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这种影响来控制低落压比时喷管的气流分离位置,提高了喷管处于低落压比时的喷管推力系数;推力系数可以提高到0.90以上。因此合理布置双连通射流缝的位置,不仅有利于提高射流的推力矢量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低落压比无次流时的推力系数,从而弥补射流矢量喷管几何固定带来的不足。
- 张群峰吕志咏
- 关键词:矢量喷管推力系数
- 绕丁坝流动结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 2002年
- 利用流动显示和片光源技术 ,对绕丁坝的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 ,以便了解丁坝参数对流态的影响 .实验是在水槽中进行的 .发现在丁坝的上游会形成马蹄涡 ,在丁坝的背风面会形成卡门涡 .按雷诺Re数的大小可以把绕丁坝的流态分成4种类型 :定常单个马蹄涡、非定常单个马蹄涡、非定常双马蹄涡Ⅰ及非定常双马蹄涡Ⅱ .
- 张柏山吕志咏祝立国
- 关键词:丁坝流态马蹄涡水流
- 二维非定常分离准则探讨
- 1996年
- 利用奇点理论和连续方程证明,当坐标系与非定常分离点固结时,分离点应该是鞍型奇点。由此自然地导出了非定常分离准则。
- 吕志咏贾志刚
- 关键词:鞍点奇点空气动力学
- 后掠翼身交接区流动结构及参数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00年
- 在水槽中利用激光片光源及荧光素钠染色液显示方法 ,研究了圆柱、机翼与平板交接区及后掠圆柱、后掠机翼变迎角情况下的干扰流场结构、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除Re数之外模型迎角、后掠角等参数对干扰区马蹄涡特性有很大影响。研究发现后掠圆柱及后掠机翼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类既不同于马蹄涡也不同于卡门涡的空间稳定发展的三维旋涡系即背涡。讨论了干扰背涡产生的机制及其与马蹄涡的相互关系。
- 张华吕志咏
- 关键词:马蹄涡后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