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芜湖市2007~2013年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农药中毒是指在接触农药过程中,农药进入机体的量超过了正常人的最大耐受量,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引起机体生理失调和病理改变,表现出一系列的中毒症状。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的品种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农药中毒已成为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曹伟林超吕建萍
- 关键词:农药中毒
- 混苯接触工人遗传损伤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混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状况及其与代谢酶基因CYP2E1和NQO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评价461名混苯作业工人和88名对照组工人的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CYP2E1 Pst和NQO1609基因多态性。[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2.12±1.87)‰和(1.19±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NQO1609野生纯合者(CC)为染色体损伤的易感人群。年龄增长是微核率增加的危险因素,未发现性别、吸烟、饮酒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结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数可以作为苯接触早期健康损害的指标。混苯中甲苯和二甲苯可能不是导致遗传损伤的主要物质。混苯接触诱导的染色体损伤与NQO1609位点多态有关。
- 叶云杰吕建萍周莉芳张静冯楠楠贺金奖孙原孙品程周祥夏昭林
- 关键词:微核率基因多态性
- 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8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823名研究对象(直接接苯组253人,间接接苯组482人,对照组88人)进行健康体检,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卫生习惯、临床症状及白细胞降低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白细胞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直接接苯组经常使用防护用品人数的比例(78.3%)明显高于间接接苯组(55.2%)(P<0.05);间接接苯组和直接接苯组白细胞波动率(32.2%,40.7%)及白细胞降低率(20.5%,27.7%)均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暴露、年龄和接苯工龄是白细胞降低的影响因素。结论低浓度苯接触仍可能会产生血液毒性,白细胞计数是监测低浓度苯接触血液毒性的一个敏感指标。
- 张静吕建萍张晨周莉芳叶云杰孙品程周祥夏昭林
- 关键词:苯白细胞降低血液毒性
- 住宅居室容积与空气中甲醛含量的调查分析
- 目的:了解城市与农村集镇居民居室容积以及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变化趋势及现状,为保障居民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不同类型居室进行居室容积与甲醛浓度的现场监测。结果:现场不同居室容积监测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与容积分别...
- 徐业林张留喜吕建萍张新民
- 关键词:甲醛浓度
- 文献传递
- 安徽省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的现况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和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522名铅作业工人为接触组,108名后勤和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血铅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并根据接触时间和工龄计算每个工人的累积接触剂量,分析血压异常和心电图异常与铅接触的关系。结果铅作业工人外周血铅浓度为(471.3±184.6)mg/m3,高于对照组的(193.3±87.0)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环境铅的接触剂量与血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5);未发现不同累积铅浓度组和血铅浓度组血压异常率存在差异(P>0.05);各累积接触剂量组和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率随血铅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结论铅可导致心电图的异常,影响心脏传导功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林超任静朝黄靖雯张光辉吴含恬郝鹏飞李志春程周祥吕建萍夏昭林
- 关键词:血铅血压心电图
- 铅暴露致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的研究
- 目的:探讨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和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铅作业工人522人,后勤和管理人员108名作为对照)进行健康体检,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血铅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
- 张光辉夏昭林林超黄靖雯任静朝吴含恬郝鹏飞李志春程周祥吕建萍
- 关键词:铅血铅血压心电图
- 芜湖市某住处聚集性缺氧性脑病患者的调查报告
- 2012年
- 2010年1月20日3点55分,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其凌晨2点20分接诊10人,收治9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
- 吕建萍
- 关键词:缺氧性脑病聚集性
- 苯致染色体损伤与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多态性与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方法评价459名苯接触工人和88名非接苯对照组工人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XRCC1第6外显子194密码子,第9外显子280密码子和第10外显子399密码子多态。结果接苯组微核发生率(2.12‰±1.88‰)明显高于对照组(1.19‰±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岁年龄组的接苯工人微核发生率(3.00‰±2.76‰)明显高于≤35岁年龄组(2.02‰±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XRCC1基因多态性与微核率有关。与AAA/AAA野生型比较,携带AAA/BAA、AAB/AAB、ABA/ABA及ABB/ABB双体型的接苯工人微核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接触能致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年龄及XRCC1基因双体型与苯致染色体损伤有关。
- 张静吕建萍张晨周莉芳叶云杰孙品程周祥夏昭林
- 关键词:苯DNA损伤微核试验
- 一起因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被引量:6
- 2015年
-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的结晶性的粉末,味道略微的发苦且带有一点咸味,其性状与食盐极为相似,极易因为误用、乱用而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一起因误食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分析,为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供帮助。
- 吕建萍
- 关键词:亚硝酸盐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