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民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石油安全策略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2009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了50%的安全警戒线。为了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生命线,我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从"走出去"到"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再到海外能源的合作,最后到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国内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宽度,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能源体系;石油置换;加入国际能源机构(IEA),建立公平自由的能源市场;完善我国的石油安全管理体系;设定石油消费"底线"等策略,以维护我国石油安全,保障我国石油能源的正常供给。
- 何沙吉安民杨喆
- 关键词:石油安全石油对外依存度石油消费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井喷事故仿真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为动态预测井喷事故发展过程,在分析导致井喷事故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原理,构建井喷事故系统仿真流图,并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对井喷事故的整体流程进行仿真,实现了对油气井安全水平的动态监测和预警。结果表明:井喷事故的发生是由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四大子系统的交叉耦合作用而导致整个油气井系统的安全水平低于井喷事故的安全临界点所造成的。
- 吉安民何沙
- 关键词:井喷事故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 基于AHP-最小判别的逐级判别模型的石油企业安全应急能力评价被引量:28
- 2011年
- 为评价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现状,改善其应急管理能力,从监控预警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恢复总结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石油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AHP-最小判别的逐级判别方法构建了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并将其用于某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评价过程中,最后以"最差"的关键指标为标准,确定了该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等级。结果表明:该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应急建设工作、应急指挥协调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和恢复处理能力是影响该石油企业应急能力的最关键因素。该方法为提高该石油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量化的依据。
- 何沙吉安民姬荣斌杨喆
- 关键词: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 模糊综合评价在钻井队安全管理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钻井队的安全管理评价对于整个石油勘探与钻井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也是油田进行日常管理的一项基本活动。为了研究与评价目前钻井队的安全现状,我们通过对钻井作业过程的分析,针对影响钻井队安全管理的因素,提出了钻井队安全管理中人员安全、安全钻井配套装备、安全制度与执行、危险识别与评价这四个方面的大指标,再细分成十二个方面的详细指标。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之后,设计了一个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从而对目前钻井队的安全现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并以某钻井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该钻井队安全管理现状处于很好的状态的结论。此方法从而为钻井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量化的借鉴依据。
- 何沙吉安民陈东升
- 关键词:钻井队安全管理层次分析法
- 基于SD的钻井井喷事故致因机理及仿真预警研究
- 目前而言,伴随着我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需求总量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也逐渐步入高峰。被誉为“石油工业的火车头”的钻井工程也就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焦点,但钻井作业是一项隐蔽的地下工程,其规模大、投资多、风险高...
- 吉安民
-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井喷事故
- 文献传递
- 变换的GM(1,1)模型在油田钻井成本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传统GM(1,1)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加速平移变换和几何平均变换,有效弱化了原始数据序列的随机性,得到了变换的GM(1,1)模型。将其应用到某钻井公司的钻井成本预测分析中,利用Matlab7.0计算软件计算得到了预测值;同时对该公司某油田的某一区块2002年~2009年的单位钻井成本进行了残差和相对误差的检验。结果表明:变换的GM(1,1)模型大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三年该区块的单位钻井成本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对该公司在该区块的钻井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何沙吉安民李敬宇
- 关键词:灰色预测GM(1,1)模型钻井数据序列
- 安全流变—突变模型在井喷事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针对井喷事故从量变到质变整个过程的特征,首次运用安全流变—突变理论,分析了油气井从溢流到发生井喷整个过程的规律,描述了井喷事故中安全流变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安全流变—突变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井喷事故流变—突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最终将井喷事故划分为3大阶段:损伤减速增加阶段、损伤等速增加阶段和损伤加速增加阶段,具体归纳为6个小的阶段:溢流潜伏阶段、溢流阶段、井涌阶段、井喷阶段、后效阶段和过渡阶段,从而揭示了井喷事故发生的实质。研究结果表明:控制井喷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要将其控制在流变阶段(井喷阶段之前),最多不能超过突变的警戒点(井涌与井喷的交界点)。因此,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应使安全流变阶段尽量延长,以防止其向突变的方向发展。
- 何沙吉安民杨喆孟米
- 关键词:井喷地层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