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圆圆 作品数:13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kt1,Girdin,ARK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 研究Akt1,Girdin,ARK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Akt1,Girdin,ARK5与乳腺癌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1号~2010年12... 史圆圆关键词: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ARK5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ARK5(AMPK-related protein kinase 5,又称NUAK1)是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的亚家族成员之一,其是Akt的下游信号分子。ARK5在各种肿瘤细胞系中表达,有研究表明ARK5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且Akt-ARK5通路与肿瘤的恶性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对ARK5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侵袭相关的信号分子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史圆圆 路名芝关键词:肿瘤 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5月收治的1例LOT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7岁女性,全身麻醉下行左肾部分切除术。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大部分呈实性、片状生长,局灶呈小簇状、条索状排列;肿瘤由温和的嗜酸细胞构成,细胞核规则,呈卵圆形"低级别核"形态,有纤细的核周空晕,核仁不明显;间质中可见疏松水肿区及出血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K7阳性,CD117阴性,综合诊断为LOT。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结论LOT以胞质嗜酸、低级别核、低转移潜能为特征,CK7阳性,CD117阴性,常见活化性mTOR突变或TSC1/2突变。LOT需与嗜酸细胞瘤、嫌色性肾细胞癌等具有胞质嗜酸性特征的肾脏肿瘤相鉴别。 王文欣 史圆圆 钟安菁 龙卫国 庄莹 高芸关键词:肾肿瘤 嗜酸性细胞 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SMARCA4缺陷型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SMARCA4-DUT)属于侵袭性恶性肿瘤,其主要特征是病变常累及胸部,缺乏SMARCA4编码的Brahma相关基因1(BRG1)。2000年Wong等[1]首次报道了SMARCA4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deficie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MARCA4-dNSCLC),并且阐述了SMARCA4通过编码BRG1蛋白,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因子,为抑制肿瘤细胞提供新的潜在靶点。目前SMARCA4已在包括NSCLC的多种肿瘤中发现表达缺失[2-3]。我们通过学习3例SMARCA4-dNSCLC,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复习相关文献。 史圆圆 路名芝 钟安菁 龙卫国 吴建农 王文欣 陈凯 王坤Akt1和ARK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将其肿瘤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并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取1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88例乳腺癌中Akt1阳性表达率是77.3%(68/88),乳腺癌中Akt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ARK5阳性表达率是48.9%(43/88),乳腺癌中ARK5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密切相关(P<0.05)。此外,88例乳腺癌中Akt1和ARK5阳性表达呈现正相关(r=0.343,P<0.05)。结论乳腺癌中Akt1和ARK5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评估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的重要指标。 史圆圆 吴建农 路名芝 王坤关键词:乳腺癌 AKT1 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1例 2023年 患者男性,46岁,因腹部不适于2022年3月2日行胃镜检查,镜下见胃角黏膜处有一充血糜烂面(图1)。取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 史圆圆 朱莉 钟安菁 吴建农 何一鸣 李梅 龙卫国关键词:临床病理 病例报道 XIAP与口腔鳞癌局部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XIAP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局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初步评价其表达水平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口腔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新的靶基因。方法收集4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及11例术后复发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XIAP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XIAP在细胞胞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复发显著相关。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胞浆中XIAP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局部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是口腔鳞癌淋巴转移新的促进基因。 吴胜利 范广宇 史圆圆 陶安军 许建辉 杨细虎关键词:XIAP 口腔鳞状细胞癌 肿瘤转移 凝血指标检测对胃癌患者的意义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凝血相关指标对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评估意义。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抽取胃癌手术患者244例,其中男177例,女67例,年龄范围35~84岁。检测244例胃癌手术患者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指标在不同病理分期(pTNM)、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差异。结果pTNMⅠ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为(11.03±0.72)s、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为0.21(0.10,0.41)mg/L、血小板计数(platelets,PLTs)为(183.21±46.96)×10^(9)/L,Ⅱ期分别为(11.07±0.79)s、0.34(0.17,0.66)mg/L、(205.18±84.81)×10^(9)/L,Ⅲ期分别为(11.27±0.64)s、0.39(0.18,0.70)mg/L、(212.60±69.53)×10^(9)/L,Ⅳ期分别为(11.44±0.72)s、0.91(0.30,2.09)mg/L、(215.50±50.23)×10^(9)/L;胃癌患者pTNM分期越高,外周血PT、D-D水平和PLTs越高(均P<0.05)。组织分化程度不同的胃癌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D-D水平[0.39(0.19,0.84)mg/L]和PLTs[(210.64±70.09)×10^(9)/L]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为0.25(0.12,0.50)mg/L、(191.17±59.93)×10^(9)/L](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检测PT、D-D和PLTs水平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还有助于了解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史圆圆 范昕关键词: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凝血指标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时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时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甲状腺组织临床样本,包含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组织、20例HT组织、38例PTC和42例PTC合并HT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标本组织切片中的CD68+及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检测结果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68+及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量随着HT向PTC演变而增多,且相关性分析示两者呈正相关(P<0.001)。单纯PTC CD163+细胞表达分数与CD68+细胞表达分数的比值(50/55),明显高于PTC合并HT(76/94)。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量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01);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量与甲状腺癌的肿块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36,P<0.001)。结论:M2型TAMs在PTC合并HT肿瘤侵袭进展及淋巴结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亮 赵志泓 王坤 史圆圆 袁娜娜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68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5—202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病理资料、术前诊断、治疗方式及术后神经损伤情况等。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70岁。临床表现仅为境界清楚的无痛性腮腺区肿物,均不伴面神经瘫痪等症状。2例术前诊断为混合瘤,3例术前诊断为腺淋巴瘤。治疗方式为肿瘤合并神经切除后神经端端吻合术。术后随访4例患者面神经功能基本正常,仅一例患者存在H-BⅡ级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随访10~7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及恶变。镜下肿瘤细胞呈长梭形,呈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蛋白在5例患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Vimentin在5例患者胞质中均呈强阳性表达,Sox10在4例患者胞核中呈阳性表达,3例患者局灶表达CK7,细胞增殖能力标记物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3%,AE1、EMA、P63、SMA在全部病例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为困难,需要依赖病理诊断,S-100、Vimentin可辅助诊断腮腺内面神经鞘瘤。 鞠玮 史圆圆 黄育萌 许建辉 严志新 杨细虎关键词:腮腺 神经鞘瘤 面神经 S-100 VIME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