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乳酸
  • 3篇乳酸菌
  • 3篇饲料
  • 2篇多样性
  • 2篇抑菌
  • 2篇植物
  • 2篇内生细菌
  • 2篇蕨类
  • 2篇蕨类植物
  • 2篇黄铜
  • 2篇古河道
  • 2篇16S_RD...
  • 1篇盐爪爪
  • 1篇厌氧
  • 1篇杨林
  • 1篇抑菌谱
  • 1篇抑菌作用
  • 1篇营养元素
  • 1篇优良菌株
  • 1篇优良菌株筛选

机构

  • 13篇新疆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红河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13篇古丽斯玛依·...
  • 3篇周秀文
  • 3篇热娜·米吉提
  • 3篇李越中
  • 3篇加拉力丁·斯...
  • 3篇乌斯满·依米...
  • 2篇艾尔肯·热合...
  • 2篇马丽艳木·阿...
  • 2篇热汗故丽·尼...
  • 2篇苏力坦·阿巴...
  • 2篇玛丽帕·吐达...
  • 2篇艾尼江·尔斯...
  • 2篇卡依尔·玉素...
  • 2篇苏豫梅
  • 2篇买尔哈巴·艾...
  • 1篇陈国强
  • 1篇李丽
  • 1篇索菲娅
  • 1篇麦热姆妮萨·...
  • 1篇郭建伟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Agricu...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第六届全国微...
  • 1篇中国第六届海...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5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天山蕨类植物总黄铜的研究
2004年
将3种蕨类植物代表为新疆天山蕨类植物,进行其总黄铜含量的定性定量试验.使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试验,利用黄铜类化合物与三氯化铝作用后,生成黄色络合物的性质来进行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试验,计算黄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经反复试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3种蕨类中黄铜类化合物普遍存,其中磷毛蕨所含的量最高,即占1.79%.它们的营养叶,孢子叶和茎三部分都所含黄铜类化合物,其中孢子叶所含的量最高.
苏力坦·阿巴白克力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加拉力丁·斯依提热汗故丽·尼牙孜
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土壤营养元素与微生物群落的研究
本文以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土壤为调查对象,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和HClO4-H2SO4法测定土分背景值全氮全磷的含量,以及测定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酸碱性;用平板菌落技术法来测定细菌总数,用多管发酵法来测定大肠菌群值.通过实验分...
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加拉力丁·斯依提迪丽拜尔
关键词:土壤营养元素微生物群落大肠菌群
文献传递
新疆天山蕨类植物总黄铜的研究
将3种蕨类植物代表为新疆天山蕨类植物,进行其总黄铜含量的定性定量试验,使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试验,利用黄铜类化合物与三氯化铝作用后,生成黄色络合物的性质来进行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试验,计算黄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经反复试验...
苏力坦·阿巴白克力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加拉力丁·斯依提热汗故丽·尼牙孜
文献传递
低辐射污染区域盐爪爪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初步分析
根际微生物作为土壤-植物间物质交换活跃界面的重要的成员之一,参与和担负着根际重要的生理过程,维持着根际的生态平衡,在与植物根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进化,形成了陆地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盐爪爪作为我国西北某辐射污染区域...
张志东王玮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艾尼江·尔斯满买尔哈巴·艾合买提杨蓉木尼热木·阿里木江张伟
关键词:盐爪爪根际细菌群落分析
塔河古河道胡杨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为了解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中游的KIYIK废弃古河道胡杨可培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从3棵胡杨树杆部抽出其内存液,采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LB、TSA和NA对样品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它们的菌落形成单位(CFU)...
艾尔肯·热合曼卡依尔·玉素甫艾尼江·尔斯曼马丽艳木·阿木东玛丽帕·吐达洪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
文献传递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Lactic Acid in Forage of Xinjiang Uigur Autonomous Region被引量:2
2012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nduct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diversity analysi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resources in forage from Turpan of Xinjiang. [Method]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e three kinds of forage ingredients in Xinjiang were isolated by using plate separation method and screened by MRS+CaCO3 solid medium.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and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the isolated eighty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to explore its taxonomic status. [Result] Twenty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ere obtained from alfalfa, forty-one from wheat, and nineteen from cor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and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ighty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belonged to two genera, namely, Lactobacillus, Enterococcus; 7 species, Lactobacillus casei,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Entercoccus faecium, Entercoccus duran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Entercoccus hirae. Lactobacillus casei and Entercoccus faecium were ubiquitous in the three kinds of forage ingredients. Besides these two lactic acid bacteria, there were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n wheat,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Entercoccus hirae, Entercoccus durans in alfalfa,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Entercoccus durans in corn. [Conclusion] There is a big diversity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different forage from Turpan of Xinjiang, in which Lactobacillus casei, Entercoccus faecium are the key bacteria for forage fermentation.
热娜·米吉提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苏豫梅周秀文李越中乌斯满·依米提
关键词:FORAGEDIVERSITY
三种芦荟汁对真核微生物抑菌作用及活性测定
目的:以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芦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芦荟汁的最易制取方法和对部分真菌的抑菌作用及活性测定为芦荟抑菌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滤纸片法,固体稀释法对多种微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三种芦荟汁对实验菌...
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买买提·乌斯曼帕提古丽·马合木提
关键词:中华芦荟抑菌
文献传递
新疆饲料乳酸菌的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常用饲料样品(玉米、苜蓿、小麦)的乳酸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3种饲料原料中的乳酸菌,再以MRS+CaCO3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所分离得到的80株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8,0株乳酸菌分属于2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7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 faecium)、耐久肠球菌(Entercoccus dur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 hirae)。3种饲料原料中干酪乳杆菌和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2种乳酸菌外,小麦中还有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苜蓿内有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玉米内有植物乳杆菌、耐久肠球菌。[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饲料中乳酸菌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干酪乳杆菌、肠道球菌等乳酸菌为饲料发酵的关键菌群,该试验结果为饲料乳酸菌资源开发及饲料乳酸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热娜·米吉提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苏豫梅周秀文李越中乌斯满·依米提
关键词:饲料乳酸菌多样性
新疆吐鲁番地区常用饲料的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特别是乳制品中的乳酸菌,其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蓬勃发展,动物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乳酸菌在饲料青贮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
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索菲娅
关键词:饲料乳酸菌多样性
甘草内生细菌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谱及其16SrRNA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旨在筛选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甘草内生细菌,为新疆甘草内生细菌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从100株甘草内生细菌中筛选对石榴枯萎病甘薯长喙壳、草果叶斑病镰刀菌、草果假茎黑斑病小孢拟盘多毛孢、墨兰炭疽病胶孢炭疽菌等4个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并测定其16SrRNA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61株菌株对甘薯长喙壳具有拮抗作用,其中13株菌的抑菌半径均大于15mm。进一步研究表明,10株菌对4种植物病原菌都表现出较高的抑菌能力。基于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中11株菌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另外2株菌分别为副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paraoxydans)和莫哈韦芽胞杆菌(B.mojavensis)。
祖丽皮亚木·木沙尔李丽郭建伟郭建伟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拮抗作用系统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