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振中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针疗
  • 3篇针疗法
  • 3篇疗效观察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胃下垂
  • 2篇埋线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动脉血流
  • 1篇眩晕
  • 1篇眩晕宁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疗法
  • 1篇血流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机构

  • 6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卢振中
  • 1篇林树梁
  • 1篇陈兴奎
  • 1篇王鹏
  • 1篇卢爱兰
  • 1篇许英
  • 1篇应晓明
  • 1篇阮春鑫
  • 1篇朱桂震
  • 1篇滕卫军

传媒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陆氏埋线针疗结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研究
卢振中滕卫军卢爱兰许英朱桂震
课题负责人曾于2002年参加全国首届埋线针疗培训班,从2002年-2007年的5年间,单纯运用陆氏埋线针疗收治胃下垂患者近百例,经1~2次治疗,约60%~70%的患者症状改善,约30%的患者明显好转,远期(1年以上)部分...
关键词:
关键词:胃下垂药物治疗
药物铺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及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与口服美洛昔康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铺灸组52例采用药物铺灸治疗,先铺灸腰骶部穴区再小腹部穴区,于月经前5d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d停止,每3d灸1次。西药组49例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7.5mg,在月经来潮前1d开始服用,连服3d,比较两组1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和弓状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铺灸组总有效率为92.3%(48/52),优于西药组的67.3%(33/49,P<0.05);1个疗程后,铺灸组子宫动脉及弓状动脉的RI、PI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而西药组子宫动脉及弓状动脉的RI、PI值均无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药物铺灸能改善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片,其作用与可改善患者子宫的血供情况有关。
阮春鑫林树梁陈兴奎卢振中孔敏刚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彩色多普勒子宫动脉血流
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按就诊次序分为针药组(陆氏埋线配合药物组)、单纯陆氏埋线组和单纯药物组,予以相应的处理方法。观察对比各组疗效及针药组对不同程度胃下垂的疗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埋线组、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轻度胃下垂疗效均明显优于中度及重度胃下垂(P<0.05)。结论陆氏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胃下垂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陆氏埋线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且对轻度胃下垂患者有效率高。
卢振中
关键词:穴位疗法埋线胃下垂针药并用
影响麻醉下正骨推拿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性别、年龄、病程、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绝对卧硬板床时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麻醉下正骨推拿术后疗效的影响,确定最优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与绝对卧床时间。方法:200例患者均进行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术后随机分成4组;以术后疗效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病程、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绝对卧床时间为自变量,对200例行麻醉下正骨推拿患者术后疗效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纳入回归模型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绝对卧床时间根据分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年龄、绝对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三者均纳入回归模型,其中绝对卧床时间标准回归系数最大(0.5570)。四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年龄、绝对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与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关系较为密切,其中绝对卧床时间影响最大。麻醉下正骨推拿术后患者第3天开始功能锻炼及绝对卧硬板床4d,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应晓明卢振中王鹏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浮针治疗肩周炎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卢振中
关键词:肩周炎浮针疗法
眩晕宁结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评价眩晕宁+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椎-基层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2例,分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眩晕宁+针刺治疗,对照组用针刺治疗,均连续治疗一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2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眩晕宁+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明显,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理想手段。
卢振中
关键词:眩晕宁针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血液流变学
针灸配合刺血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刺血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远端取穴配合局部温针灸及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后愈显率分别为51.6%、74.2%和93.5%,对照组分别为26.7%、46.7%和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刺血疗法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有效方法。
卢振中
关键词:温针疗法踝损伤远端取穴刺络拔罐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