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巧玲 作品数:37 被引量:273 H指数:11 供职机构: 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绍兴市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 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绍兴市MSM人群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绍兴市MSM 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绍兴市2005-2016年报... 杨作凯 方益荣 卢巧玲 单杏仁关键词:艾滋病 疾病防治 浙江省绍兴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绍兴市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全市防控结核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4年在绍兴市就诊的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共检测1 817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13.32%,耐多药率为5.34%。初始组耐药率为11.89%、耐多药率为3.68%,复治组耐药率为28.13%、耐多药率为22.50%。复治组患者耐多药率显著高于初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耐多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绍兴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复治耐多药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高华强 卢巧玲 金法祥 牛文柯关键词:结核 分枝杆菌 耐药性 绍兴市老年人群肺结核时空聚集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绍兴市≥60岁肺结核的时空聚集特征,为老年人群肺结核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3年绍兴市≥60岁肺结核病例资料,通过绍兴市统计年鉴收集同期绍兴市人口数,通过绍兴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获取矢量地图信息,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60岁肺结核时空聚集特征。结果2019—2023年绍兴市登记≥60岁肺结核病例3722例,年均登记率为61.71/10万,无变化趋势(P>0.05)。病原学阳性2548例,年均登记率为42.25/10万。2019年和2021年绍兴市≥60岁肺结核登记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值均>0,均P<0.05),高-低聚集区为嵊州市,低-低聚集区为柯桥区和上虞区。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60岁肺结核Ⅰ类聚集区为嵊州市,聚集时间为2019年3月1日—2021年8月31日;Ⅱ类聚集区为诸暨市、上虞区和柯桥区,聚集时间分别为2021年3月1日—2023年8月31日、2021年4月1日—2023年9月30日和2021年6月1日—2023年11月30日。结论2019—2023年绍兴市≥60岁肺结核病例主要集中在嵊州市,需重点加强该地区老年肺结核防控。 卢巧玲 徐来潮 张开漩关键词:肺结核 老年人 绍兴市基于“互联网+”自检的男男性行为者队列随访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绍兴市男男性行为者(MSM)随访干预的效果,为MSM社区艾滋病宣传和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4-6月,依托绍兴市某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招募MSM,建立前瞻性队列,并且每半个月随访并干预,6个月时评价随访干预效果。结果基线共招募221人,符合纳入标准209人。随访时队列对MSM受艾滋病的危害程度(χ2=20.374,P<0.001)以及性病和新型毒品对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的知晓率差异有显著提高(χ2=26.800,P<0.001,χ2=12.126,P<0.001),与同性固定性伴(χ2=4.423,P=0.035),网约性伴(χ2=8.498,P=0.004)和场所性伴(χ2=5.553,P=0.018)近6个月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均有提高,但发生酒后/群交/观看"激情视频"后无保护性措施的肛交即"无套肛交"(χ2=1.481,P=0.224)以及使用新型毒品后无套肛交(χ2=2.931,P=0.087)的占比均未见减少,持续有网约性行为的队列仅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χ2=6.889,P=0.009)。但发生酒后/群交/观看"激情视频"后无保护性措施的肛交即"无套肛交"(χ2=1.287,P=0.257)以及使用新型毒品后无套肛交(χ2=2.339,P=0.126)的占比均未见减少。结论经过随访干预后,绍兴市MSM队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固定性伴间的性行为以及寻找临时性伴并发生性行为时的安全套使用率均有提高,但自控力下降时无套肛交占比未见减少。建议开展对MSM无套肛交的长期、持续随访干预。 陶建华 方益荣 卢巧玲 杨作凯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病毒 随访干预 2011-2013年绍兴市男男性接触者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解绍兴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状况,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为在该人群中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2011-2013年绍兴市MSM哨点监测数据,对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进行动态分析。2011-2013年分别调查了252、427和414例MSM,3年间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波动于75.18%~85.27%;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波动于38.83%~50.15%;最近6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波动于8.00%~21.21%。文化程度越高,最近6个月肛交性行为发生率越低;与女性在婚/同居、31~50岁年龄组MSM肛交性行为发生率高。2011-2013年绍兴市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14%、4.68%、2.90%和6.75%、6.55%、2.17%,各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绍兴地区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近3年有下降趋势,但是该人群高危性行为较普遍,尤其中年人群肛交性行为发生率高,感染风险大,有必要提高干预检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早发现感染者,遏制艾滋病、梅毒在MSM人群中的传播。 卢巧玲 傅利军 杨作凯 单杏仁关键词: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感染率 高危行为 2012年浙江省绍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高危行为发生情况、艾滋病、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感染情况,为制定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2012年版)要求,在越城区、诸暨市和上虞市开展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本次监测共调查流动人口1200人,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8%、0.17%和0.83%;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92%,"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最低,为68.58%;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暗娼及临时性伴发生安全性行为分别占10.60%、25.35%和31.58%;年龄大、本地居住时间短、与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结论绍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安全性行为比例较低,年龄与在本地居住时间是绍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杨作凯 傅利军 卢巧玲 单杏仁 胡菊静关键词:艾滋病 流动人口 哨点监测 影响因素 绍兴市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AIDS知识和行为学调查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了解绍兴市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AIDS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为AIDS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市区20家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314名,采用一对一匿名的问卷式调查。结果性服务小姐AIDS知识缺乏,AIDS传播途径全对率5.21%,预防知识全对率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5)。安全套使用率低,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只有37.39%的性服务小姐使用安全套,性服务小姐中有一部分吸毒者,即具有双重身份。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以控制AIDS的蔓延。 祝彩琴 吴建宏 傅利军 郭天英 潘南燕 卢巧玲 王吉玲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 性服务小姐 绍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晚发现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促进HIV/AIDS病例检测发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2015—2017年绍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776例,其中晚发现病例202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530,95%CI:1.074~2.181)、医院就诊发现(OR=2.573,95%CI:1.479~4.447)、检测咨询发现(OR=2.329,95%CI:1.584~3.424)和常住人口(OR=1.491,95%CI:1.061~2.096)是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年龄>35岁、医院就诊和检测咨询发现及常住人口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 杨作凯 王憓 王憓 方益荣 卢巧玲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影响因素 绍兴市2011-2013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是目前我国艾滋病监测的目标人群之一,是艾滋病性病传播和流行的高危人群[1]。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绍兴市以上虞区皮肤病防治院和嵊州市人民医院性病门诊作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通过了解绍兴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掌握艾滋病性病的流行特征,为绍兴市进一步开展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 杨作凯 傅利军 卢巧玲 单杏仁关键词:艾滋病 哨点监测 性病门诊 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暗娼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调查对象为2013年4 6月在各类高危场所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于绍兴市下辖6个区、县(市)开展暗娼人群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本次监测共调查2423人,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1.9%,未发现丙肝抗体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7%,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最低,为7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暗娼年龄、工作场所档次、文化程度和本地工作时间有关。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宣传、同伴教育和艾滋病检测比例在不同档次暗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6,P=0.009;χ2=59.513,P<0.001;χ2=8.032,P=0.018)。结论年龄大、工作场所档次和文化程度低、本地工作时间短的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低档次暗娼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和检测率较低,提示对于不同特征、特别是低档次暗娼要持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杨作凯 卢巧玲 单杏仁关键词:艾滋病 暗娼 哨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