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俊成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传承与临证经验
- 2024年
-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在130余年的传承发展中,创立了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创立者娄宗海因父病而习医,精通岐黄,屡起沉疴,擅长中医内科和妇科疑难杂症。第二代传承人娄孟新尤擅诊治伤寒证、瘟病、痹病、妇科病,名重于时;娄孟林精通中药材炮制技艺,以药济人,知名于时。第三代传承人娄多峰尽得家传,专攻风湿病,创立独具特色的中医风湿病理论体系;娄云峰博学众家,精于医理,名震乡里,以医知名。第四代传承人娄玉钤克绍家学,精通痹证,继承和发展了娄多峰的学术思想;娄高峰擅长运用“虚邪瘀”理论体系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顽痹。第五代传承人娄玉州精研医理,创业沪上;娄伯恩精于家学,素重医德,辨证精审。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认为,“虚邪瘀”是导致风湿病的三大核心因素,“虚”指正气亏虚,“邪”指外感之邪,“瘀”指瘀血、痰浊,正虚是内在因素,邪侵是外在条件,“瘀”导致的“不通”是发病关键。在具体的诊治中,注重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主张根据患者“虚邪瘀”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强调调摄护理,并归纳总结形成了多个系列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效方如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养血通络之通痹汤,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清痹汤,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化瘀之化瘀通痹汤等。
- 卜俊成卜俊成李宁李向红宁珍丽薛伟伟李满意王颂歌高莉娄玉钤
- 关键词:风湿病通痹汤清痹汤
- 清代医家李德中及《医学指南》学术特色与价值探析
- 2023年
- 《医学指南》共分为五卷,卷一为医论,论述了作者诊治疾病的观点;卷二为内科和男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头痛、鼻病、齿病等内科疾病,遗精、白浊、阳痿等男科疾病的经验和用方;卷三为妇科和儿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月经病、胎产病、产后病等妇科病,内热外热、惊风、吐泻等儿科疾病的经验和用方;卷四为眼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不能远视、不能近视、昏花等眼科疾病的经验和用方;卷五为医案,记述了作者诊治各种疾病成功和失败的真实医案。《医学指南》没有长篇大论地论述中医理论以及病因病机,而是提纲挈领地指出某种疾病的诊治要点,是作者李德中几十年医学实践经验的精炼总结和真实写照,且在记录自己诊治疑难杂症成功经验的同时,还把失败经验,以及不解之处如实记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医学著作。
- 卜俊成卜俊成尹笑丹徐江雁
- 关键词:清代医家学术特色学术价值
- 河南孟州卢氏温阳通脉学术流派与临证经验被引量:1
- 2024年
- 河南孟州卢氏温阳通脉学术流派是河南中医学术流派的典型代表之一,创立者卢昭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以温中祛寒、通络回阳为治则;温补心阳、温补脾阳、温补肾阳为方法的温阳通脉学术思想。第二代传承人卢作斌擅长在温阳通脉学术思想指导下,使用附子、干姜、吴茱萸、当归、黄芪、白术、香附、川芎、丁香、续断、茯苓等药物,以化瘀通经、温经散寒、温阳止痛等法,治疗闭经、崩漏、不孕、痛经等妇科疾病及中医内科杂症。第三代传承人卢敬业擅长诊治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并积极传承中医临床经验,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第四代传承人卢海涛擅长治疗心脑血管及肝胃病。第五代传承人卢晓峰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骨关节病、肝胃病、中风后遗症,以及眩晕、头痛等疾病。学派以卢氏“本仁堂”药铺为依托,临证诊病,阴阳为纲;治病疗疾,注重扶阳;宗师仲景,推崇经方;回阳救逆,重用附子;兼辨阴证,综合而治,特长显著,流派特色鲜明,在治疗胸痹心痛、风寒湿痹、骨痹及妇科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特经验。
- 卜俊成卜俊成卢晓峰卢海涛李宁王明
- 关键词:学术思想
- 从五脏论治内伤眩晕初探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从五脏论治内伤眩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眩晕的发病与五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内伤眩晕的治疗应从五脏入手,辩证施治,可获良效。
- 卜俊成李宁
- 关键词:眩晕五脏辩证施治
- 华琼从三焦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介绍被引量:1
- 2024年
- 华琼教授从肺脾肝肾四脏关系、水湿与瘀血相互影响入手,从三焦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华琼教授认为,引起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机为本虚、邪实,本虚为肺卫失宣、脾胃受阻、肝肾虚衰,邪实以湿热、血瘀、水湿为常见。治疗时以宣开肺气治其标、健运脾胃调其根、下益肝肾固其本、祛湿兼活血通脉为准则,紧抓致病关键,扶正固本,祛邪治标,标本同治。
- 李宁卜俊成卜俊成华琼(指导)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三焦论治
- 肌骨超声引导下理筋通络补肾法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
- 2025年
-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理筋通络补肾法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跟痛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小针刀行足跟痛点局部松解治疗;观察组给予肌骨超声引导下理筋通络补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跖筋膜厚度、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55%(43/45)、满意度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86.67%(3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跖筋膜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跖筋膜厚度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9%(P<0.05)。结论:理筋通络补肾法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跟痛症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
- 李宁张向阳徐鹏卜俊成卜俊成张晓红苗吉显薛爱荣
- 关键词:跟痛症
- 三叉神经痛的针灸疗法被引量:1
- 2010年
-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是神经科常见病,目前尚未有特效办法,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目前应用的各种治法中,针灸是一种较为方便有效的方法,临床报道甚多,现综述如下。
- 卜俊成李宁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针刺疗法
-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对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的贡献与思考被引量:2
- 2024年
-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作为历史文化厚重,传承脉络清晰,临床疗效稳定且显著的省级优质中医学术流派,创立了风湿病以“虚邪瘀”理论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取得了风湿病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丰硕成果,编撰出版了系列风湿病临床验案及学术著作,培养了大批中医风湿病临床实用型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并搭建了风湿病学术交流系列平台,创办了中医风湿病专科医院,为中医风湿病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切实推进中医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提高风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助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 卜俊成卜俊成高磊高磊李宁薛伟伟陈传榜娄玉钤李满意
-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代表性著作特点研究与启示被引量:4
- 2023年
- 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在130多年的砥砺发展中,创建了风湿病“虚邪瘀”病因病机理论和辨证体系,以矢志“攻克顽痹”为己任,在做好风湿病临床诊治工作的同时,先后出版了具有开创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经验集锦、学术专著、科普读本、医史文存四大类13部代表性著作,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助力中医学术流派发展,推进运用中医治疗风湿病的科学研究,推动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高质量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卜俊成卜俊成高磊高磊宁珍丽薛伟伟李满意娄玉钤
- 关键词:风湿病
- 清代河南刊刻医籍情况与种类特点研究
- 2024年
- 研究已发现的清代河南刊刻的医籍共19部,其中官刻医籍2部、坊刻医籍12部、私刻医籍5部。书籍内容全面,涉及临床各科,《经验救急良方》为方书著作,《豫医双璧》为伤寒类和攻邪派医家著作,《针灸易学》为针灸类著作,《七十二翻症》为中医内科急症著作,《胎产心法》《达生编纂要》《庄氏福幼编遂生编》《傅青主男女科全编》为中医妇科、儿科、男科著作,《寿亲养老新书》《生生理言》《卫生易筋经》为中医养生学著作,《瘟疫条辨摘略》为温病学著作,《外科证治全书》《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中医外科著作,《保赤推拿法》为推拿学著作,《加减回生第一仙丹经验良方》为骨伤科著作,《洄溪医案》《笔花医镜》则涉及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但与同时代刊刻的其他书籍相比,医籍的刊印数量相对较少,刊刻地主要在开封,以坊刻本居多,著者以省外医家为主,虽然未能全面勾勒出清代河南籍医家著作的整体风貌,但仍然起到了保存中医著作文本,促进中医学术传承,推动中医学科发展,丰富中原医学文化,普及中医科学知识的作用,是了解清代河南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 卜俊成卜俊成李美玲石长春尹笑丹尹笑丹
- 关键词:医籍刊刻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