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术后
  • 3篇化疗
  • 2篇增生
  • 2篇乳腺增生
  • 2篇中药
  • 2篇保乳
  • 2篇保乳术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癌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旋切
  • 1篇旋切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作者

  • 11篇刘韬
  • 5篇陈国经
  • 3篇王晓培
  • 2篇肖丽
  • 1篇陈红
  • 1篇周颖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截选7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术后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均化疗2~4个疗程。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2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变化,并统计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42.9%),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保乳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Ⅱ~Ⅲ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且安全,同时还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可作为Ⅱ~Ⅲ期乳腺癌临床治疗首选方案。
刘韬
关键词:保乳术新辅助化疗根治切除术
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对乳腺增生的临床前研究
2019年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制剂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后腿内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注黄体酮制造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各组大鼠在造模的基础上同时于造模大鼠乳腺部位分别外用赋形剂(空白组)、外用中药制剂(实验组)及三苯氧胺样品(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测定三组大鼠体重、乳晕及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及孕激素(P),观察第二对乳房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大鼠体重、乳晕及乳头直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E2水平明显降低(P<0.05),P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大鼠增生的乳腺小叶、腺泡数、腺泡腔直径、导管直径以及胞浆面积较空白组降低。结论此外用中药制剂可以通过降低血清雌二醇的水平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王晓培刘韬
关键词:乳腺增生外用中药制剂临床前研究
聚乳酸凝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防止皮瓣粘连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3年
为观察聚乳酸凝胶(PLA—G)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防止皮瓣粘连的效果,本研究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术中于腋窝创面使用聚乳酸凝胶,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伤El并发症、引流液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腋窝皮肤粘连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伤口一期愈合(29:27)与二期愈合(5:7)、拆线后伤V1裂开(0:0)、创面血肿(0:1)与积液(5:6)、皮瓣坏死(1:2)等指标数据比较上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O.5);两组患者在术后每日液体引流量(6±3)和引流管留置时间(6±4)比较上亦无统计学差异(P〉0.5)。术后观察治疗组患者患侧腋窝皮肤无粘连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2:8);完全粘连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3:19),两组数据均显示统计学差异(P〈O.05)。研究结果初步证实聚乳酸凝胶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伤口、创面愈合无不良影响,具有确切的防止皮瓣粘连效果。
陈国经刘韬
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乳腺导管内癌的美学效果及对VEGF-C、TGF-β_(1)水平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美学效果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D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保乳组(52例)和联合放疗组(52例),保乳组采用保乳术进行治疗,联合放疗组在保乳组基础上辅助放疗,比较两组美学效果、血浆VEGF-C和TGF-β_(1)水平及近1年内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两组美学优良率、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放疗组术后血浆VEGF-C、TGF-β_(1)水平均显著低于保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乳腺导管内癌可显著降低血浆VEGF-C和TGF-β_(1)水平,且术后美学效果与预后良好。
马璐王晓培杨鑫肖丽游紫萱刘韬
关键词:保乳术放疗乳腺导管内癌美学效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归芍升白方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归芍升白方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CEF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同时给予归芍升白方,观察一个化疗周期(21 d)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骨髓抑制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并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升高(P<0.05),观察组化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2组化疗后各时间点的外周血WBC、Hb、PLT水平均降低(P<0.05),而观察组化疗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Ⅲ级发生率为9.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3%(P<0.05);化疗后,2组KPS评分均降低(P<0.05),但化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肝肾功能异常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芍升白方可有效抑制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马璐王晓培杨鑫肖丽游紫萱刘韬
关键词:中药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
乳腺癌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与DNA甲基转移酶3a、3b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与DNA甲基转移酶3a、3b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法对27例乳腺纤维腺瘤以及19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DNA甲基转移酶3a、3b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对其中112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BRCA1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施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同时收集各提供乳腺癌组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有114例(57.6%)DNMMT3a蛋白阳性,有109例(55.1%)DNMMT3b蛋白阳性,乳腺癌组织中DNMMT3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而DNM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DNMT3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23,P=0.019),而BRCA1蛋白表达水平和DNMT3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169,P=0.019)。结论 DNA甲基转移酶3a、3b蛋白的高水平表达现象与乳腺癌细胞的发病过程有相关性,DNA甲基转移酶3a蛋白通过参与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使BRC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抑癌功能降低,从而导致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病。
刘韬陈红陈国经
关键词:乳腺癌启动子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80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了解年轻未生育女性乳腺增生症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机制,探索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8~23岁未婚育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80例进行观察及分组研究.结果 73例表现为月经相关周期性疼痛,80例触及双乳肿块,肿块多呈梭形、索、条及细小结节状,梭型、条索状肿块长轴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显示与乳腺大导管分布和腺叶形态有关,肿块随月经周期大小有变化;临床可扪及超声不能探及.75/80例患者乳房肿块有触压痛.病程长者肿块类型以弥漫块状和散在索条及细颗粒结节为多(病程>7个月分别占80%;88%,P<0.05 ).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总有效率86.3%,给予生活措施指导明显提高药物显效时间,缩短用药疗程( 7∶15,27∶45.P<0.05 ).结论 导管上皮增殖分泌异常和导管系统排空不畅是年轻未婚育女性乳腺增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肿块形态与导管分布和腺叶形态有关,随病程迁延肿块失去与导管分布和腺叶形态相关特征,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有效,生活方式指导可提高药物效果.
陈国经刘韬
关键词:消遥散乳腺增生症中医药疗法
常规化疗联合替吉奥对乳腺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常规化疗联合替吉奥对乳腺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替吉奥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患者淋巴转移、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15-3以及CA125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15-3以及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1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替吉奥可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促进化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王岩汪亮亮刘韬陈永进赵庚雷王婷
关键词:化疗乳腺肿瘤淋巴结转移
外侧乳腺真皮蒂瓣治疗中-重度巨乳症38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适合治疗中-重度巨乳症无连接瘢痕新术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外侧乳腺真皮蒂瓣术式治疗中-重度巨乳症38例.结果 术后乳房无乳晕至周边连接瘢痕,随访5年以上乳头乳晕感觉恢复良好,9例患者术后结婚,其中5例生育后哺乳半个月~1年,38例患者中32例对术后乳房形态满意.结论 本术式适合治疗中、度以上巨乳症.
陈国经刘韬
关键词:巨乳症术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临床总结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房形态损害最小的治疗方式。方法我院对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门诊和入院治疗的19例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适时脓肿引流,炎症消退后择期肿块切除的方法治疗。结果全部患者从开始口服中药到实施肿块切除时间63~97 d,平均78 d,肿块切除前有7例接受了抗生素治疗,有12例行脓肿引流手术,肿块切除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24~48个月,平均36个月,均无复发。患侧乳房形态与对侧一致,乳房表面皮肤光滑,外观自然,乳晕部切口呈线状,不易察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疗效好、治疗后患侧乳房外观形态满意的优点。
陈国经刘韬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乳房形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