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伟

作品数:46 被引量:189H指数:10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7篇细胞
  • 11篇干细胞
  • 10篇造血
  • 10篇人胎
  • 10篇人胎盘
  • 10篇胎盘
  • 10篇分化
  • 9篇造血干
  • 9篇祖细胞
  • 9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7篇诱导分化
  • 5篇人胎盘组织
  • 5篇胎盘组织
  • 5篇间充质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免疫
  • 4篇基因
  • 4篇骨髓

机构

  • 4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7篇遵义医学院
  • 6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药理学教研室

作者

  • 46篇刘金伟
  • 31篇方宁
  • 27篇陈代雄
  • 26篇章涛
  • 25篇万卫红
  • 24篇刘祖林
  • 13篇祁莹
  • 12篇肖瑜
  • 10篇余丽梅
  • 10篇肖建辉
  • 6篇梁宗琦
  • 5篇胡锡阶
  • 5篇刘祖明
  • 5篇李方明
  • 5篇张潜
  • 5篇王兴林
  • 5篇陈海明
  • 4篇王钰莹
  • 4篇范振海
  • 3篇毛贵川

传媒

  • 7篇遵义医学院学...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解剖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preproEGF的mRNA/cDNA序列中SNPs及生物信息学分布探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明单核苷酸多态(SNPs)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前体蛋白(prepr0EGF)mRNA/cDNA序列中的分布状况。方法凭借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平台和单核苷酸多态资料库(dbSNP)检索、分析、标注和图解相关SNPs在人preproEGF多肽mRNA/eDNA序列中的分布位点和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分布在人肾源和其他组织源preproEGF多肽mRNA/cDNA序列中的SNPs总计有106个,其中84个同位SNPs大多数以外显子6~8、11~12、16~19和22。23为间隔并集中归位于第1~5、10、13~15、20~21、24外显子序列中,另外的22个非同位SNPs大多数以密集丛簇为特征而各自分布在两类序列3’端非编码序列中,但个别例外则单独归位于肾源类序列的第9外显子中。结论SNPs在人两类preproEGF多肽mRNA/eDNA序列中的生物信息学分布、特征和图示对于SNP与疾病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及课题设计颇具参考价值。
陈海明李方明张兵刘祖明毛贵川王兴林刘金伟杨绍华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兔动员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与神经元诱导分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动员后兔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存在频率,并对PBMSCs进行神经元诱导分化鉴定。方法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动员,结合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兔外周血样品中的PBMSCs,利用集落形成率分析动员兔PBMSCs的存在频率,并对PBMSCs的神经元分化能力进行体外诱导鉴定。结果动员后的PBMSCs原代培养24h后,可见较多短梭形及多角形贴壁细胞,3~4d后出现集落样生长,传代培养的PBMSCs形态均一、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未动员的外周血样品中的贴壁细胞少,集落形成少,且易老化,无法传代。集落形成率实验显示,动员后的PBMSCs在每百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2.8~10.8个;而未动员组PBMSCs仅有0~3个。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BMSCs经神经诱导7d后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特性核蛋白(NeuN)染色阳性。结论动员剂可提高兔外周血中的PBMSCs含量,所获取的PBMSCs具备神经元分化能力。
刘小慧章涛张潜刘金伟刘祖林汤宁宁
关键词:神经元诱导分化
罗格列酮经PPARγ受体介导HL-60细胞成熟分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进行HL-60细胞质粒转染.实验分单纯HL-60细胞培养组,空载体pIRES2-EGFP转染组,10μmol/L罗格列酮干预组和10μmol/L罗格列酮联用phPPARγ-IRES2-EGFP质粒转染组.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成熟粒-单细胞特异性标志CD11b和CD14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转染的HL-60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表达,phPPARγ-IRES2-EGFP质粒转染效率为5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罗格列酮干预组和罗格列酮联用phPPARγ-IRES2-EGFP质粒转染组的CD11b+和CD14+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转染细胞组与空载体转染组(P<0.05),且罗格列酮联用phPPARγ-IRES2-EGFP质粒转染具有协同效应;而未转染细胞组与空载体转染组2种表型细胞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激活PPARγ促进HL-60细胞向粒-单细胞成熟分化,有望成为治疗白血病的候选药物.
章涛方宁万卫红祁莹刘祖林刘金伟陈代雄
关键词:HL-60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罗格列酮
人VEGF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012年
目的探讨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Ad-VEGF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贴壁培养筛选法富集大鼠BM-MSCs。将HEK293细胞中扩增并经效价分析后的Ad-VEGF转染大鼠BM-MSCs,通过对细胞转染效率、生长和活力的观察分析,以确定理想的感染复数(MOI)值。结果本实验经HEK293细胞扩增制备的Ad-VEGF的病毒效价达8×108pfu/ml;当MOI值为50时,Ad-VEGF转染大鼠BM-MSCs效率可达最高值53%;而MOI值高于50时,Ad-VEGF转染对BM-MSCs活性抑制明显。结论成功实现Ad-VEGF转染大鼠BM-MSCs,其最适MOI值为50。
刘艳枚刘小慧方宁刘金伟章涛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人胎盘CD133^+细胞体外扩增巨核系祖细胞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人胎盘组织CD133^+(PT-CD133^+)细胞体外扩增分化巨核系祖细胞(MPC)的能力。方法采用磁珠激活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PT—CD133^+细胞,接种于含TPO、IL-3和SCF的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体外扩增MPC,于培养7、10和14d进行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扩增过程中CD133、CD34、CD41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并采用半固体培养法对不同扩增阶段的细胞进行巨核祖细胞集落(CFU-MK)培养。结果培养至7d时,PT—CD133^+细胞扩增效果最佳,扩增了(13±2)倍,培养至14d,细胞总数扩增了160倍;随着扩增时间的延长,CD133、CD34表达逐渐下调,而CD41的表达逐渐增强,扩增后的巨核系细胞多呈幼稚状态,未见血小板形成;PT—CD133^+细胞扩增前后均能形成CFU—MK,扩增10d的细胞形成的CFU—MK总数最多,扩增了(54±10)倍。结论人PT—CD133^+细胞具有体外扩增分化为MPC的能力,培养10d的细胞形成的CFU—MK总数最多。
王丽陈代雄方宁章涛刘祖林刘金伟万卫红
关键词:CD133巨核细胞胎盘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大剂量化疗药物可造成严重的骨髓损伤,除药物治疗外,干细胞移植已越来越多的用于骨髓损伤的治疗。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顺铂所致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雌性ICR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腹腔注射顺铂诱导ICR小鼠制备骨髓抑制模型,建模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3.0×105/g,空白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PBS。结果与结论:连续给予顺铂7d后,ICR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但模型组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等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于首次给顺铂后第21天开始恢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外周血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提前7d开始恢复,第21天时,已接近或达到空白组水平;与空白组相比,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的一两天及移植后的2周出现了一过性的白细胞增高和血小板数增加。第24天,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股骨髓腔冲洗液有核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也显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股骨骨髓组织结构明显改善,与空白组相似,骨髓细胞数明显增多,可见较多的巨核细胞,且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后2周,骨髓组织可见分布较广的小鼠抗人核单克隆抗体-FITC阳性的移植细胞定植。以上结果表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较早地改善顺铂所致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
姚观平余丽梅范振海方宁任飞罗娇张小雨王钰莹刘金伟
关键词:干细胞干细胞移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骨髓抑制造血功能小鼠
人胎盘组织来源造血干/祖细胞及其特性(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已知的人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存在造血干/祖细胞外,人胎盘组织中也有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目前为止,还缺乏对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及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和免疫原性等的深入研究。目的:探究人胎盘组织是否含有比脐带血更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并对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同时对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及表型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4-01/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胎盘和脐带血共12份。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CD34绝对计数试剂盒(Becton Dickinson公司);CD34磁珠分选试剂盒,FITC标记的CD38单克隆抗体,抗FITC磁珠和MS/LS免疫磁式细胞分选柱(Miltenyi Biotec)。方法:脐带血与RPMI-1640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按1∶1的比例混合,采用Ficoll-Histopaque分离液离心30min,吸取界面层细胞,PBS洗涤一次,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机械法加0.25g/L胶原酶消化制备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之后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步骤分离胎盘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胎盘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8-,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比例。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人胎盘CD34+CD38-、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并分别进行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系集落形成培养,以评价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实验全程用脐带血作平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胎盘和脐带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组成百分率、祖细胞系集落形成能力、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及组成特点。结果:①胎盘CD34+造血干/祖细胞百分率是脐带血的8.8倍,差异有显著性
章涛方宁陈代雄刘祖林刘金伟万卫红祁莹肖建辉肖瑜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人胎盘
江西虫草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5
2004年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实验,确定江西虫草培养基为蔗糖2%,甘油1%,黄豆浸液0.5%,酵母膏0.5%,KH2PO40.1%,MgSO40.05%,蒸馏水1000mL,初始pH6~7。装液量200~250mL 500mL,加入10粒分散球,按培养液量的5%~7.5%接种6d左右菌龄的菌种,于26~28℃、旋转式摇床150~180r min培养8d,最大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6.6g L。
肖建辉刘金伟刘祖林方宁肖瑜祁莹万卫红陈代雄梁宗琦
关键词:生物量菌丝体接种培养基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诱导培养及表型鉴定
2011年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体外培养形态及免疫表型变化。方法采用费森尤斯CE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恶性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rhIFN-、rhIL-2及CD3McAb联合诱导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诱导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免疫表型。结果连续诱导培养10 d后CIK细胞呈团样生长;至13 d时,CD3+、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从诱导前的(44.8±11.3)%、(21.1±8.5)%和(3.4±10.7)%增加至(72.1±13.8)%、(51.1±17.9)%及(10.7±4.4)%(<0.05);而CD3+CD4+细胞比例为(19.2±8.0)%,明显低于诱导前(28.7±6.4)%(<0.05)。结论来自恶性肿瘤患者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成功诱导为富含CIK细胞的肿瘤杀伤细胞。
喻皇飞方宁章涛陈代雄范振海杨卫兵宫黎明刘金伟余丽梅
关键词:肿瘤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表型
古尼拟青霉胞外多糖的免疫抑制活性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古尼拟青霉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方法 :分别采用MTT法、中性红比色法测定古尼拟青霉胞外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 (PMΦ)吞噬功能以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 :古尼拟青霉胞外多糖在 10 μg/ml剂量时能明显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活性。结论 :古尼拟青霉胞外多糖具有免疫抑制的生物活性 ,在免疫抑制类药物开发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肖建辉方宁肖瑜祁莹刘金伟梁宗琦
关键词:古尼拟青霉胞外多糖免疫抑制活性生物活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