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左心室涡流变化特征
-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与术后1个月心动周期左心室内涡流与速度向量的变化特征,探讨左心室室壁运动与心腔内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方法:连续选择20...
- 刘蕊
- 关键词:功能评价
- 文献传递
- 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对左心室收缩期涡流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flowmap,VFM)技术对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涡流特点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比较前壁和下后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对收缩期涡流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单纯左前降支病变组(LAD组)和左旋支或(和)右冠病变组(LCX/RCA组)。应用VFM技术观察两组收缩期心腔内血液流场特点,计算涡流持续时间等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LAD组等容收缩期整体涡流同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射血早期涡流范围大,常在心尖部形成局部涡流;LCX/RCA组等容收缩期涡流范围较小,射血早期涡流较LAD组明显减小,较正常组增大,出现的部位多位于心腔中部。病例组涡流总持续时间和瓦解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LAD组和LCX/R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涡流持续时间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壁心肌梗死对收缩期左室血液流场的影响较下后壁更明显,VFM技术可以用于显示并评价该变化。
- 周丽纳丽莎刘丽文马斌刘蕊郭建英张军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死涡流
- 超声血流向量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疗效的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图(VFM)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短期内收缩期左室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方法 25例AMI患者于PCI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三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三腔观的彩色血流图.应用VFM分析软件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横径、纵径,横向、纵向相对位置及其最大向量速度等指标,比较上述各组参数之间的变化.结果 AMI患者PCI术后3d与术前比较,各涡流参数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PCI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收缩期涡流横径增大(P<0.05),纵径减小(P<0.05),横向位置多靠近前间隔侧(P<0.05),涡流最大向量速度增加(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1个月左室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VFM为评价AMI患者PCI术后短期心腔内流体动力学变化提供了一个理想工具.
- 纳丽莎刘蕊刘丽文马斌周丽郭建英张军
-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现象血流向量成像
- 血流向量成像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涡流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血液流场的特点。方法选择AMI患者25例和正常志愿者40名,采集两组心尖三腔心切面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测量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横径、纵径,涡流的横向、纵向相对位置及其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等指标,比较上述两组各参数。结果与正常志愿者比较,AMI患者等容收缩期涡流纵径增大(P<0.05),横向位置更靠近后侧壁,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均减低(P<0.05)。结论等容收缩期AMI患者左心室内涡流纵径、横向位置、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涡流形态、位置发生改变。VFM为评价心腔内血液流场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径。
- 刘蕊纳丽莎刘丽文马斌郭建英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血流向量成像心肌梗死涡流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超声心动图(UCG)表现和临床特征等,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I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98.4%)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1例(1.6%)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19例(30.6%)无基础心脏病变,43例(69.4%)患者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变。发热为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41例(66.1%),43例(69.4%)UCG检查确诊瓣膜有赘生物,赘生物附着于主动脉瓣最多见,其次为二尖瓣。有19例(47.5%)细菌培养阳性,其中9例(47.4%)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IE病死率的关键,UCG对IE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徐艳萍刘俊英刘蕊纳丽莎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赘生物
- 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诊断心脏赘生物和瓣膜损害,由此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方面的重要价值。方法应用TEE观察33例IE患者赘生物附着部位、形态、大小、回声、活动情况,瓣膜返流及其程度,有无脱垂及其程度,有无腱索断裂和瓣膜穿孔,有无瓣周脓肿和瓣周漏等,并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TTE诊断瓣膜赘生物31例,提示2例赘生物;手术证实31例赘生物(诊断符合率93.94%)。超声和手术证实赘生物附着部位完全一致:主动脉瓣8例(25.81%),二尖瓣10例(32.26%),联合附着6例(19.35%),三尖瓣4例(12.90%),肺动脉瓣3例(9.68%)。超声和手术证实瓣膜损害:中度以上返流(20例/60.61%,vs 20例/64.52%)、穿孔(5例/15.15%,vs6例/19.35%)、脱垂和/或腱索断裂(7例/21.21%,vs 7例/22.58%)、瓣周漏(1例/3.03%,vs 1例/3.23%)。结论 TTE能够敏感发现赘生物以及附着部位瓣膜的损害,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IE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纳丽莎王竞靖刘俊英徐艳萍刘蕊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胸超声心动图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