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印迹
  • 2篇印迹法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螺旋体
  • 2篇梅毒
  • 2篇梅毒螺旋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印迹
  • 2篇免疫印迹法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ELISA法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代谢紊乱性疾...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机构

  • 6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刘蔚
  • 4篇刘孙琴
  • 4篇韩晓峰
  • 3篇石应元
  • 2篇李素君
  • 2篇杨明建
  • 2篇门诚虹
  • 1篇关崇霞
  • 1篇周有利
  • 1篇董明国
  • 1篇严蜀华
  • 1篇叶琴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确认试验在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阳性中的应用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确认试验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阳性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先用ELISA法对7112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ELISA法检出110例阳性,TPPA法确认107例阳性,假阳性率为2.72%(3/110);WB法确认106例阳性,假阳性率为3.64%(4/110);WB法与TPPA法检出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结论:为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对ELISA法筛查的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用TPPA法进行确认试验,对有疑问的结果用WB法进一步确认。
刘孙琴韩晓峰门诚虹关崇霞杨明建刘蔚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法
糖化血红蛋白酶法测定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酶法测定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的相关性进行比较,以确定酶法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体检者的HbA1c分别用酶法和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同时分别测定。结果酶法和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相比,酶法比胶乳增强透射比浊结果略高,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酶法与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酶法测定标准差比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标准差低,具有更好的精密度。
石应元刘蔚李素君韩晓峰严蜀华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酶法
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 317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试验,制定排除假阳性结果的措施。结果:ELISA法检出106例阳性,老年组(≥60岁)62例阳性,中青年组(<60岁)44例阳性。在老年组中,TPPA法确认60例阳性,假阳性率为3.22%(2/62);WB法确认58例阳性,假阳性率为6.45%(4/62),WB法与TPPA法检出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1,P>0.05)。在中青年组中,TPPA确认43例阳性,假阳性率为2.27%(1/44);WB确认42例阳性,假阳性率为4.55%(2/44),WB法与TPPA法检出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结论:为了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对ELISA法筛查的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用TPPA法进行确认试验,对有疑问的结果用WB法进一步确认。
韩晓峰刘蔚李素君叶琴刘孙琴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印迹法
血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与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以及脑卒中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对脑卒中患者(72例脑梗死,49例脑出血)及6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Hcy、FA、VitB12的水平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另对脑卒中组其中48例血Hcy升高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Hcy、FA、VitB12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卒中组血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脑卒中组FA、VitB12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卒中组的组间血Hcy、FA、VitB12水平无差异(P>0.05);脑卒中组高Hcy血症患者血Hcy、FA、VitB12检测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Hcy升高与脑卒中有密切关系;血清FA、VitB12是影响血Hcy水平的原因之一。
刘蔚刘孙琴石应元韩晓峰周有利
关键词:脑卒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液Hcy、FA、VitB_(12)水平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DMAP)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维生素B12(VitB12)血液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115例T2DM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NDC组,n=41)、视网膜病变组(DR组,n=31)和肾病组(DN组,n=43),选择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平行检测各组血清Hcy、FA、VitB12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同时观察高Hcy血症T2DM患者治疗前后以上指标变化。结果:T2DM各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FA、VitB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DR组和DN组血清Hcy水平高于NDC组,FA、VitB12水平低于NDC组(P均<0.05)。T2DM患者血清FA、VitB12水平与Hcy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87;r=-0.399,P均<0.01)。高Hcy血症T2DM患者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FA、VitB1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DMAP患者Hcy、FA、VitB12水平异常比单纯T2DM更为严重,这可能是引起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刘蔚石应元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VITB12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HCY
慢性丙型肝炎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调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比较15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同期住院肝功能正常、无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59例(对照A组)2型糖尿病发病率;另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13名健康体检者(对照B组)进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检测,比较这2组HCV感染率。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9.35%,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8.93%和对照A组7.55%(P<0.05);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B组HCV感染率分别为1.67%和0.39%,2组HC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HCV感染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影响因子。
刘孙琴董明国门诚虹杨明建刘蔚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2型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