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结核药所致重症肝损害4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李福建张贵贤刘芳
- 关键词:抗结核药重症肝损害HBCAB阳性HBSAB合并肺结核HBE
- 抗结核治疗中导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抗结核治疗中导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转归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并进行随访的145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肝损伤的情况,并对其年龄、性别、肝病既往史、营养不良、酗酒、痰结核分歧杆菌等相关危险因素经分析,对其肝损伤程度、有无肝病既往史的临床症状、对抗结核疗效、出现异常事件的影响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1例患者在进行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致肝损伤,占28.27%。进行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现年龄、既往肝病史、营养不良、酗酒患者更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出现。在对单因素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中纳入具有影响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既往肝病史、营养不良、酗酒均是在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对4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深度研究,无肝病既往史的患者有18例(43.90%),患有肝病史的患者为23例(56.09%)。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发现,肝损伤程度与既往肝病史比较(P<0.05),临床症状、肝损伤出现时间、肝损伤恢复时间、化疗方案的更改均于既往肝病史比较(P>0.05)。抗结核治疗中药物对肝损伤患者临床表现症状黄疸表现率为85.36%,腹胀表现率为53.65%,恶心、呕吐表现率63.41%,瘙痒表现率为14.63%,浮肿的表现率为19.51%。结论年龄、酗酒史、营养不良、肝病既往史均是进行抗结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根据病情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 田贞贞刘永梅刘芳臧珊珊马金彤张桂珍吕侯强吕侯强
- 关键词:肺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 抗结核药所致重症肝损害4例临床分析
- 在临床肝病科,乙肝抗-HBs阳性、抗-HBc阳性、抗-HBe阳性患者多考虑病情稳定,若合并肺结核,抗痨药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四例病人教训深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 李福建张贵贤刘芳
- 文献传递
- 抗结核治疗致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分析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513例。统计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疾病史以及治疗情况,包括糖尿病史、肝脏病史、治疗方案(初治、复治、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保肝药物使用情况、营养状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共发生DILD 82例,发生率为15.9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有肝脏病史、酗酒、营养不良以及未使用保肝药物是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发生DI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发生DILD的危险因素复杂,应对高危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早发现、早预防,准确预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DILD的发生或减轻对肝脏的损伤程度。
- 刘芳臧珊珊刘永梅田贞贞马金彤张桂珍吕侯强王英超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抗结核药
- 抗结核药所致重症肝损害4例临床分析
- 在临床肝病科,乙肝抗-HBs阳性、抗-HBc阳性、抗-HBe阳性患者多考虑病情稳定,若合并肺结核,抗痨药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四例病人教训深刻。结论指出临床对这一部分人群也应该像对待HbsAg阳性病人一样选...
- 李福建张贵贤刘芳
- 关键词:抗结核药重症肝损害
- 胸腺肽α1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CD4+、Tg A、Tg 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1或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12%,高于对照组的76. 47%(P <0. 05)。结论胸腺肽α1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张艳丽刘芳罗培培马凯丽李福建
-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胸腺肽Α1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 双环醇治疗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肝损伤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给予双环醇片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肝功能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和4周,2组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注意观察抗结核治疗患者的病情,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联合使用保护肝脏药物,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避免耐药性及急性肝损伤发生。
- 臧珊珊刘永梅刘芳田贞贞马金彤张桂珍吕侯强
- 关键词: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双环醇
- 利福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男性,46岁,主因体检发现肺结核10 d,腹痛8 h入院.查体:T:36.6℃,神志清晰,双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未闻及杂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及双下肢水肿.入院前10 d体检时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致密影,内可见小空洞,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既往无慢性肾炎病史,入院前3 d在当地疾控中心予以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0.75 g/d,吡嗪酰胺1.5 g/d治疗,8 h前出现腹痛,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行腹透未提示肠穿孔及肠梗阻.既往于9年前患"结核性胸膜炎",在当地予2HRZE/4HR抗痨治疗.
- 张贵贤刘芳李福建
- 关键词:利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