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军

作品数:30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骨折
  • 9篇腰椎
  • 7篇后路
  • 6篇胸椎
  • 6篇植骨
  • 6篇椎体
  • 6篇内固定
  • 5篇椎间植骨
  • 5篇微创
  • 5篇脊柱
  • 5篇复位
  • 4篇胸腰段
  • 4篇胸腰椎
  • 4篇腰段
  • 4篇植骨融合
  • 4篇手术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经皮微创
  • 4篇颈椎

机构

  • 28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电信科学技术...

作者

  • 28篇刘继军
  • 23篇郝定均
  • 16篇吴起宁
  • 11篇刘团江
  • 8篇刘鹏
  • 6篇杨俊松
  • 5篇王文涛
  • 4篇闫亮
  • 3篇刘世长
  • 3篇贺宝荣
  • 3篇杨明
  • 3篇贺欣
  • 3篇尹新华
  • 2篇王晓东
  • 2篇孟羿彬
  • 2篇陈浩
  • 2篇张正平
  • 2篇黄云飞
  • 2篇张嘉男
  • 2篇刘仲凯

传媒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骨科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系统对颈前路术后颈椎曲度维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plate-cage construct,PCC)系统在颈椎前路术后颈椎曲度维持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10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A组),50例采用PCC系统(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病变节段、病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相邻椎体高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于侧位X线片测量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和相邻椎体高度,根据Pitzen等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t=2.442,P=0.021),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P=0.403)。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5个月。根据Pitzen等的椎间融合标准,两组均达骨性融合。两组内术后1、24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及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相邻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除A组术后24个月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及相邻椎体高度较术后1个月有明显丢失(P<0.05)外,两组其余疗效评价指标术后两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个月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相邻椎体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疗效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术中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虽能获得与PCC系统相似疗效、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以及继发颈椎曲度改变均大于PCC系统。
杨俊松刘鹏刘团江刘继军陈浩许晓舟张嘉男张正平郝定均
关键词:颈椎曲度
寰枢椎弓根螺钉置入单节段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被引量:5
2017年
背景: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比较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目前多采用枕颈融合手术治疗,造成患者颈椎活动度严重丧失,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疗效较差。目的:为了避免枕颈融合,保留枕寰关节活动度,应用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伴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评价其可行性及修复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5例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齿状突AndersonⅡ型骨折13例,Anderson浅Ⅲ型骨折2例,伴有寰椎横韧带断裂5例。入院后给予患者颅骨牵引,术前行三维CT检查,于CT片中测量寰椎椎弓根钉道并选择合适尺寸螺钉。全麻下行寰枢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枢椎复位,对横韧带断裂患者行寰枢椎植骨融合,其余患者采用单纯固定。采用ASIA分级及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寰枕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1)平均手术时间(150±41)min(120-270 min);平均失血量(246±95)mL(160-500 mL);(2)所有患者寰枢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发生。寰枢骨折脱位复位良好;(3)术后随访12-36个月。脊髓不完全损伤者共9例,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1.20±1.40)分较术前(8.15±0.62)分明显改善(P<0.05);(4)所有骨折及植骨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和松动;术后寰枕关节活动度平均(14.6±2.8)°;(5)综上,寰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修复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避免枕颈融合,保留寰枕活动度。
屈巍闫亮宋宗让刘继军吴起宁郝定均
关键词:JEFFERSON骨折单节段固定
重度腰椎爆裂骨折伴马尾神经硬膜疝的治疗
目的 探讨重度腰椎爆裂骨折伴马尾神经硬膜疝患者的手术时机、及在传统的单纯复位减压基础上行马尾神经及硬膜囊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54例单节段重度腰椎爆裂骨折伴马尾神经硬膜疝患者,...
刘鹏王晓东刘继军杨小彬
关键词:腰椎爆裂骨折
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在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8月收治的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27例(微创组)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切开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 d、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2个月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5),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和术后1 d、12个月VAS评分显著优于切开组(P <0. 05,P <0. 01);两组患者术后3 d、12个月时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 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5);微创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显著多于切开组(P <0. 01)。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较,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关注X线暴露次数对患者及术者带来的伤害。
尚立王欣文刘继军王文涛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体位复位
经椎间孔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2017年
目的本文拟评价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0至2013年收治的42例,完成2年随访的38例经椎间孔植骨融合治疗的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手术时间为受伤后17.6h(11~23h),临床结果通过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n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运动与感觉评分,影像学结果通过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对减压范围、椎间植骨融合进行评估,并对其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70±30)min,手术出血(820±110)mL,随访2年ASIA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分别从术前的(77.9±12.2)分、(70.5±7.2)分提高到(90.5±11.8)分、(83.5±9.1)分,椎管占位从术前的(72.8±4.5)%降低到(4.0±2.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CT提示所有患者椎间植骨融合,未见内固定失败病例。围手术期出现脑脊液漏5例,未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椎间孔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只需要后路就能够达到环脊髓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临床症状恢复良好,手术安全,围手术期并发症少。
王文涛段琨王欣文刘团江吴起宁郝定均刘继军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脱位手术并发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被引量:4
2016年
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5.2±5.7)min;术中出血量为(486.5±12.2)ml.术后出现切口浅表感染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6~20个月,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骨性愈合.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54.15±2.58)%、(91.38±2.13)%、(90.64±2.69)%,Cobb角分别为(24.51±5.76)°、(6.76±2.65)°、(7.12±2.7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Cobb角均显著减小(均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Frankel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疗效评价显示优30例、良13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86.0%(43/50).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杨明吴起宁刘继军郝定均尹新华刘仲凯胡雄科刘世长
关键词:胸椎截瘫
单侧双通道全内镜辅助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全内镜辅助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U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ULIF治疗的2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收集随访资料包括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时评定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SF-36)评分,以评估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79.15±42.0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2.67±41.92)mL,平均卧床时间为(1.51±0.42)d,平均住院时间为(4.82±1.13)d。术后1周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均P<0.0001),且在后续随访中进一步降低。术后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满意率达86.4%,术后6个月满意率为95.4%。术后1周及术后6月时临床疗效显著的比例分别为18.2%和63.6%。结论ULIF手术具有短期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及中期临床疗效佳等特点,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供脊柱外科医师选择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
高林高翔成刘继军昌震王晓东郝定均都金鹏赵志刚闫亮杨小斌惠华贺宝荣黄云飞
关键词:腰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植骨融合
椎体成形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患者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用PVP治疗的131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相关资料。术后1周及1个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评分>4分定义为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根据疼痛缓解情况,将患者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1、3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行X线和MR检查(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压脂像)排除新发OVCF,并同时记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相关信息、麻醉方式、OVCF数量、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影像学数据和其他合并症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PVP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PVP治疗的1316例胸、腰椎OVCF患者中60例(4.6%)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不满意组患者腰背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残余疼痛,其程度重于满意组,但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分布情况、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及腰背筋膜损伤与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OR=3.577,P=0.029)、合并腰背筋膜损伤(OR=3.805,P=0.002)、骨折椎体数量(OR=3.440,P<0.001)、骨水泥分布情况(OR=3.009,P=0.013)和合并抑郁症(OR=3.426,P=0.028)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正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OR=0.079,P<0.001)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负相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OVCF患者术前骨密度低、合�
杨俊松陈浩刘鹏刘团江刘继军张正平贺宝荣闫亮张海平赵元廷张嘉男黄大耿郝定均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疼痛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9~66岁,平均(40.6±15.0)岁。病灶累及椎体数目均为单节段。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腰背部局部疼痛,其中13例术前存在持续发热。终末随访时行标准布氏杆菌凝集法、X线及CT检查,评估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治愈及融合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00~140 min,平均(122±15)min;术中出血量300~650mL,平均(482±118)mL。术中及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出现神经压迫症状的病例。13例术前存在持续发热的患者,术后10d均未再出现明显发热。随访时间12~47个月,平均随访(18.6±5.7)个月。术后10d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平均(6.60±0.89)分改善至(2.40±0.63)分,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为(1.70±0.3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7±4)分改善为终末随访时(12±5)分。末次随访未见布氏杆菌原位复发且所有患者植骨均成功融合。结论对于单节段受累的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单纯后路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应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较小的创伤加快疾病的恢复、重建病椎的稳定性。
贺欣张嘉男刘继军王文涛孟羿彬黄云飞王欣文吴起宁郝定均
关键词: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后路手术治疗
后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被引量:38
2017年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23例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接受后路减压复位经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一棒系统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5例;年龄20"-50岁,平均(38.2±0.3)岁。损伤节段:T10.11 8例,T11、12 8例,T12Lt3例,L1,2 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合并症。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f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10例,B级13例。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估临床疗效(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采用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脱位节段后凸角度的恢复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50~260min,平均(180.3±14.8)min;术中出血量800~1500ml,平均(950.2±98.1)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6个月,平均(20.2±4.3)个月。术前矢状面Cobb角-20.1°-2.3°,平均-13.50±6.30;术后-7.6±3.5°,平均1.43°±6.4°;末次随访时-8.1±10.3°,平均1.6°±6.3°。脱位率由术前100%恢复至术后0~15%(10%±6%),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2例ASIA分级A级改善为B级,5例B级改善为C级。术后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性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脊柱、脊髓损伤严重,且入院时合并严重的复合伤,手术风险及难度大;术前合并症的治疗是良好疗效的前提,长节段坚强内固定和可靠融合是手术的关键,单纯后方入路减压复位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操作简单且创伤较小,临床疗效满意。
刘继军刘鹏郝定均刘团江杨俊松
关键词:胸椎脊柱骨折脱位脊柱融合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