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疫情
  • 3篇霍乱
  • 3篇病毒
  • 2篇流感
  • 2篇霍乱疫情
  • 1篇电泳
  • 1篇血凝集试验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手足口病病原
  • 1篇凝集
  • 1篇凝集试验
  • 1篇转录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离
  • 1篇细胞培养
  • 1篇细胞培养技术
  • 1篇细菌分离
  • 1篇细菌分离鉴定

机构

  • 6篇淮南市疾病预...
  • 3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篇余寿杰
  • 6篇刘笑梅
  • 4篇刘江
  • 2篇胡万富
  • 2篇胡守奎
  • 2篇王晨琨
  • 1篇曾凡荣
  • 1篇孙永
  • 1篇刘红
  • 1篇张进
  • 1篇曹敏
  • 1篇崔志刚
  • 1篇王小波
  • 1篇王晨坤

传媒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安徽省淮南市2012-2013年流感病毒细胞分离及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安徽省淮南市2012-2013年流感病毒细胞培养分离结果,研究淮南市流感流行特征,为该市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哨点医院送检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快速分型后采用狗肾( MDCK)传代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 HA)鉴定病毒滴度,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HI)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从148份流感网络实验室实时定量PCR阳性标本中,分离出流感毒株68株,总分离率45.9%,其中 A1(H1N1)型26株,分离成功率56.5%,A3(H3N2)型25株,分离成功率33.3%;BY型4株,BV型13株,B型毒株分离成功率为63.0%;各型毒株的分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淮南市流行株为BV型流感病毒,于3月份达到流行高峰;2013年流行株为A(H1N1)型流感病毒,流行高峰期则是12月份。结论淮南市2012-2013年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变异性强;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流感流行的病原鉴定起决定性作用;流感病毒B型毒株和新A(H1N1)型毒株分离成功率较高。
余寿杰王小波刘江刘笑梅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血凝集试验
淮南市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检测分析
2011年
淮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6月18日发现安徽省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病例,自8月26日开始对流感样病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现将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9年8月26日~12月31日,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流感样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均由经过培训的合格上岗护理人员采集。
余寿杰刘江王晨坤刘笑梅
关键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甲型H1N1流感流感样病例
淮南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淮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型别鉴定分析。方法对2010年4~12月123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进行三间分布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肠道病毒病原体型别。结果来自哨点医院123例患者中,中心城区(57例)与其他县区之和(66例)发病人数比例约为1:1.16;手足口病以5月为发病高峰,高发年龄集中在1~5岁年龄组,男性患者(85)与女性患者(38)比例约为1:0.45;123份咽拭子标本病原鉴定阳性数95例,阳性率77.2%(EV71:CA16约为2:1)。结论淮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在地域分布无明显的地域差别,有明显的流行季节及年龄分布,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同时伴有CA16及其他型别肠道病毒感染。
余寿杰刘江王晨琨刘笑梅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鉴定
安徽省2009年霍乱疫情溯源实验分析
2010年
目的对2009年发生在安徽省境内的2起霍乱疫情进行溯源及2起疫情菌株的遗传相关性分析,为防控霍乱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血清学及常规细菌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霍乱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霍乱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所分离3株菌均是霍乱弧菌O139且具有肠毒素(CT)和毒素共调菌毛(TCP)毒力基因;PFGE分成2个型。SZ分离株的pattern在福建、广东、湖南、江浙和重庆出现过。该pattern的菌株在霍乱数据库占已有O139菌株的12.7%;。H1、H2的pattern与辽宁分离株具有相同的pattern。该pattern的菌株在霍乱数据库中目前仅有1株。结论 3株试验菌株均是产毒株,具有致病性;首例病人分离株与该病人所食甲鱼分离株PFGE带型一致,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甲鱼可能是首起疫情的传染源之一,与第二起疫情无相关性。
胡守奎胡万富刘红张进余寿杰刘笑梅崔志刚
关键词:霍乱
淮南市O139霍乱疫情3种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比较及菌株相似性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建立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提高霍乱疫情应急检测的速度和检出率,溯源可疑的传染源。方法将细菌分离鉴定,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试纸法同时用于检测霍乱疫情处置期间所采集的患者水样便、外环境水质、食品及水产品,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进行脉冲场凝胶(PFGE)电泳分型分析。结果 3种检测方法中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和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试纸法阳性率较高,常规细菌分离鉴定阳性率较低,3种方法各有优势及缺点;PFGE分子分型分析提示本次O139霍乱疫情传染源为水产市场中甲鱼带菌,污染病人食用食物所致。结论荧光PCR快速检测和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试纸法是菌株分离培养方法的有效补充;PFGE对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遗传同源相关性分析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刘江孙永余寿杰刘笑梅曾凡荣王晨琨
关键词:O139霍乱弧菌细菌分离鉴定胶体金免疫层析脉冲场凝胶电泳
安徽省淮南市首起0139霍乱弧菌疫情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淮南市首起0139霍乱弧菌疫情的发生原因和生物学特性。方法血清学及常规细菌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霍乱毒力基因,改良K—B药敏实验。结果(1)培养分离及血清凝集试验结果,2例患者粪便标本全部阳性,密切接触者6人肛拭子全部阴性;甲鱼塘水样18份,阳性5份;甲鱼产蛋沙场样9份,2份阳性;甲鱼蛋7份,阳性3份;甲鱼排泄物11份,均为阴性。(2)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培养物对头孢哌酮、强力霉素耐药;对氨苄西林、四环素中敏;对氟哌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3)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培养物霍乱毒素(CT)、毒素协同调节菌毛(TCP)全部阳性。结论该起0139霍乱弧菌疫情是因甲鱼养殖塘水污染引起,首例患者分离株与该患者所食甲鱼分离株PFGE带型一致,该菌种对头孢哌酮、强力霉素耐药并携带eta、tcpa毒力基因。
余寿杰刘笑梅曹敏胡守奎胡万富
关键词:霍乱霍乱毒素甲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