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传统布景箱与计算机动画进行视觉强化行为测听的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使用传统布景箱与使用计算机动画进行视觉强化行为测听中受试小儿向定位声源转头次数的差异,为顺利进行视觉强化行为测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平均年龄1.5岁小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景箱组与计算机动画组,分别使用传统布景箱与计算机动画作为视觉奖励物进行视觉强化行为测听,比较小儿对视觉强化物失去兴趣之前向定位声源转头的次数。结果布景箱组与计算机动画组小儿转头次数分别为10.5次和14.7次,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率分别为:(8.7±9.1)%与(4.2±8.6)%。结论使用计算机动画行视觉强化行为测听,较传统的布景箱引发的小儿向定位声源转头的次数更多,有利于视觉强化行为测听的顺利完成。
- 王杰王跃建陈伟雄林枫梁海荣梁韵怡刘秋玲何少莲
- 关键词:计算机动画
- 一种手术操作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操作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下方的支撑机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弧形开口,所述平台靠近病床一侧的其中一个角设置有用于放置耳内镜的第一托盘,另一个角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术器械的第...
- 陈俊明刘秋玲谭玲梅吴凤燕黄俏萍
- 文献传递
- 弹枪式穿刺针在鼻咽粘膜下肿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我科自2001年1月以来,应用弹枪式穿刺针为16例难以确诊的鼻咽粘膜下肿物作穿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李凤萍王跃建刘悦胜刘秋玲
- 关键词:鼻咽肿瘤穿刺方法
- 一种新型耳用喷雾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耳用喷雾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盖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方套接有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内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边缘与所述按压件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按压件与所...
- 陈抗松刘秋玲孙恺邹团明罗华线谢雪颜吴凤燕谭玲梅
- 文献传递
- 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难治性位置性眩晕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难治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以及对前庭、耳蜗(听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手术前后的纯音测听、眼震电图、ABR等变化分析5例后半规管阻塞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位置性眩晕和诱发性眼震全部消失,术后一度出现听力减退和平衡失调,均为可逆性,2~3月后平衡失调消失,5~10月后听力恢复。随访4~5年眩晕无复发,听力保证在术前水平。结论后半规管阻塞术能有效地控制位置性眩晕,疗效快且持久,对耳蜗及其他前庭末梢器官功能无永久性损害。
- 林枫王跃建虞幼军刘振刘秋玲
- 关键词:位置性眩晕远期疗效纯音测听眼震电图听力恢复
- 突发性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预后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突发性聋(突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分析24例突聋伴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25例突聋不伴BPPV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突聋伴BPPV和突聋不伴BPPV患者治疗后3个月听力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聋伴BPPV患者听力的预后比突聋不伴BPPV患者更差,BPPV是突聋患者听力预后不良的一个影响因素。
- 周晓娓虞幼军赵远新王跃建刘振刘秋玲
- 关键词:听觉丧失眩晕预后
-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BPPV的中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疗效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中重度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63例伴BPPV的中重度突发性聋分为鼓室注药初始组(A组)、全身激素给药组(B组)和鼓室注药挽救组(C组),3组同时辅以全身常规药物治疗。结果:A、B、C 3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38.9%和48.0%。3组患者听力恢复的有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分别与B组、C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发BPPV的中重度突发性聋患者,建议初始治疗即采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
- 周晓娓虞幼军赵远新王跃建刘振刘秋玲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1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治疗被引量:36
- 2010年
- 目的总结分析1999年12月至2008年9月期间1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应用管石复位治疗后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对1240例BPPV患者应用改良Epley手法和Barbecue 360°体位翻滚复位法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并于一周后复查,随访一年。结果 1240名患者中,男500例,女740例,年龄5~92岁,平均(46.5±2.3)岁。其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1149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69例,同时性双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17例,同时性双侧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2例,同时性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3例;特发性BPPV 968例,继发性BPPV 472例,继发病因包括头部外伤、感染、各种耳部疾病、高血压、手术等。利用手法复位治疗后,首次治愈率85.6%(1062/1240),其中后半规管BPPV 86.2%(991/1149),水平半规管BPPV 81.2%(56/69),混合性半规管BPPV 68.2%(15/22);观察随访1年后,总治愈率94.2%(1168/1240),复发率5.7%。结论 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疗效肯定,见效快,方法简单,短期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BPPV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刘秋玲王跃建周晓娓林枫梁海荣虞幼军
- 关键词:手法复位疗效
- 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练习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 2019年
-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练习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选取BPPV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练习,后半规管BPPV患者进行Brandt-Daroff练习,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进行Cawthorne-Cooksey练习和体位限制,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DHI评分、残余头晕和复发的情况。结果:首诊手法复位时,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1周、2周和1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3%、91.4%和9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DHI评分分别为14.33±5.71、12.25±4.98、9.45±3.7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5±7.12、20.35±7.01、18.08±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首诊复位、复位后1周、复位后2周和复位1个月残余头晕分别为29例、13例、8例和0例,平均病程(5.86±4.7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位后1个月随访,实验组复发患者5例,而对照组1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4,P=0.030)。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前庭康复练习可明显提高BPPV治疗效果、减轻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和减少复发率,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生活质量。
- 邹团明陈俊明周晓娓陈丹萍刘秋玲刘振虞幼军
- 关键词:眩晕手法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