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珂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芬太尼
  • 2篇丙泊酚
  • 1篇地佐辛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手术后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依托咪酯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切除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中保温
  • 1篇体温

机构

  • 3篇嘉兴市第一医...
  • 2篇嘉兴学院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刘珂
  • 2篇来岚
  • 2篇陆雅萍
  • 2篇肖纯
  • 2篇孙建良
  • 1篇吴振威
  • 1篇王成夭
  • 1篇周煦燕
  • 1篇沈徐
  • 1篇俞丹红
  • 1篇姚明
  • 1篇杨蕊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术中保温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措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观察组采取输液加温器对输入液体进行加温;充气温控毯加强躯体保温,冲洗液微波炉加温处理,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60、90、180min及术毕测量患者食管下段体温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随着手术的进行,不同时间的体温及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手术开始后至结束时体温下降,PT、APTT延长,观察组波动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保温措施可维持患者的体温及凝血功能。
姚益冰刘珂俞丹红吴振威沈徐陆雅萍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体温凝血功能
芬太尼、布托啡诺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及布托啡诺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下腹部或盆腔手术患者(ASAI~Ⅱ级,年龄65~78岁)随机分为芬太尼组(n=35)和布托啡诺组(n=35)。手术前1d及手术后2h、1、3、7d应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测试其认知功能和血浆S10013蛋白浓度。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h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升高;94%以上的患者术后1dMMSE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h、1、3、7dMMSE评分和S100β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应用芬太尼或布托啡诺麻醉诱导,可产生短暂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两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恢复过程均相似。
杨蕊孙建良肖纯王成夭刘珂
关键词:老年患者芬太尼布托啡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的镇痛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比较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60例行无痛肠镜检查ASA评级Ⅰ~Ⅱ级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对照组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记录检查前、术始、检查中、检查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HR、SpO2的变化,患者清醒时间、丙泊酚总量、检查中镇痛情况及恶心、呕吐和体动等相关并发症、术后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检查前、检查中、检查毕和苏醒即刻的MAP、H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检查中与术毕SpO2增高(t=3.141、4.127,均P〈0.05).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与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t=4.74、2.96,均P〈0.05)、不良反应(呕吐、SpO2〈95%、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7、0.041、0.046).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丙泊酚用量小,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术后镇痛效应优.
来岚肖纯刘珂孙建良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结肠镜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全麻患者临床效应的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围麻醉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P组静脉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E组用依托咪酯替换P组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3 min(T2)循环、应激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组间比较,T1 SBP和HR、T2SBP、DBP和HR,E组大于P组,注射痛P组多于E组,肌颤E组多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更适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者;两者对血糖均无影响。
刘珂陆雅萍来岚周煦燕姚明
关键词:依托咪酯丙泊酚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