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治宇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滤波器
  • 5篇滤波器组
  • 5篇混合滤波
  • 5篇混合滤波器组
  • 3篇信号
  • 2篇数字化
  • 2篇滤波
  • 2篇高斯
  • 2篇高斯滤波
  • 2篇高斯滤波器
  • 2篇ADC
  • 2篇采样
  • 1篇带宽
  • 1篇带通
  • 1篇带通信号
  • 1篇低频
  • 1篇信号处理
  • 1篇雅可比
  • 1篇雅可比矩阵
  • 1篇正交解调

机构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8篇刘治宇
  • 6篇林茂六
  • 1篇许洪光

传媒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电子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速宽带取样—滤波数字化系统中高斯滤波器的设计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基于频域逼近的方法提出了高斯滤波器的设计理论 ,得出了带宽归一化的各阶高斯滤波器的通用计算公式。并对高斯滤波器的数字化时间窗口。
林茂六刘治宇
关键词:高斯滤波器雅可比矩阵
一种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高速高分辨率ADC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是关于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模 /数转换系统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首先阐明了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模 /数转换系统的原理 .然后基于z s变换和IFFT实现了混合滤波器组的模 /数转换系统的设计 ,设计的混合滤波器组具有的 75dB的混叠误差 .最后 ,首次从理论上证明了时间并行交替式模 /数转换系统是混合滤波器组的模
刘治宇林茂六许洪光
关键词:混合滤波器组
基于功率互补对的树形结构混合滤波器组被引量:2
2005年
提出了一种近似完全重构的树形结构混合滤波器组(HFB)的设计方法,利用基于功率互补对的树形结构的模拟分解滤波器,而非传统的低通、带通和高通分解滤波器均匀分割整个系统带宽.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功率互补对的优化设计,并基于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实现了数字综合滤波器的设计以保证近似完全重构.3阶和5阶的功率互补对与63阶的数字FIR(有限冲击响应)综合滤波器所组成的四通道混合滤波器组,具有1.06×10-7dB平均失真误差和-111 dB的平均混叠误差,满足15 bit的模数转换(ADC)系统要求.
刘治宇林茂六
关键词:混合滤波器组
高速采样信号数字内插理论与正弦内插算法研究被引量:37
2000年
高速宽带数字化示波器在高扫速工作时 ,仅能采集信号的的少数样点 .为了看清信号的全貌和精确测量其参数 ,必须在每两个样点之间进行插值 (波形重构 ) .本文从数字信号处理角度 ,研究了高速采样信号数字内插理论、插值滤波器结构、正弦内插算法 .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实例及其误差 .
林茂六尹宝智刘治宇
关键词:高速采样仿真
一种基于功率互补对的混合滤波器组的设计被引量:2
2005年
提出了一种满足近似完全重构的两通道混合滤波器组(HFB)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由数字共轭正交滤波器组的完全重构特性推导出的功率互补对来分解输入信号带宽,保留了数字共轭正交滤波器组的功率互补特性和无损特性,克服了传统的HFB在0 频率点和低频区域混叠误差较大的缺点.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模拟滤波器的参数,并利用逆傅里叶变换实现了数字综合滤波器的设计,保证了近似完全重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HFB在输入信号带宽内所有频率点上都具有小于-104 dB的混叠误差,能满足16 bit有效位数模数转换系统的需要.
刘治宇林茂六
关键词:混合滤波器组混叠模拟滤波器带宽低频输入信号
一种新颖的两通道混合滤波器组的设计原理被引量:6
2006年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两通道混合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利用基于功率互补对的模拟分解滤波器,均匀分割输入模拟信号。利用IFFT实现了数字综合滤波器的设计,以保证近似完全重构,并提出了单路滤波的两通道混合滤波器组。32阶数字综合滤波器配合3阶模拟分解滤波器,具有2.2×1-0 6dB的最大失真误差和-110dB的最大混叠误差,满足16b it的ADC系统要求。
刘治宇林茂六
关键词:混合滤波器组
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ADC系统研究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ADC系统的采样速率成为各种电子系统的瓶颈。本文在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ADC系统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设计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
刘治宇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模数转换滤波器
文献传递
带通信号欠采样-滤波数字化机理及正交解调技术研究
该文在对采样-滤波数字化机理及关键技术和欠采样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将欠采样理论与高斯滤波器独特的时频特性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带通信号欠采样-滤波数字化方案.采用商用单片低速、高分辨率A/D转换器构成并行/交替式ADC子系...
刘治宇
关键词:高斯滤波器正交解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