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锋

作品数:28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栽培
  • 4篇桑枝
  • 4篇家蚕
  • 4篇蚕桑
  • 3篇营养
  • 3篇营养成分
  • 3篇桑树
  • 3篇饲料
  • 3篇香菇
  • 3篇蚕桑产业
  • 2篇杏鲍菇
  • 2篇养蚕
  • 2篇玉米
  • 2篇枝叶
  • 2篇桑树品种
  • 2篇桑园
  • 2篇施肥
  • 2篇土壤
  • 2篇青贮
  • 2篇丘陵

机构

  • 28篇宜宾市农业科...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8篇刘学锋
  • 25篇王一
  • 24篇李冬兵
  • 21篇曾泽彬
  • 7篇赵凯
  • 2篇黄先智
  • 2篇沈以红
  • 1篇崔为正
  • 1篇王峰
  • 1篇贺兵
  • 1篇朱雪梅
  • 1篇余世权
  • 1篇朱波
  • 1篇张霞
  • 1篇龚毅
  • 1篇王彦

传媒

  • 5篇中国蚕业
  • 5篇食用菌
  • 5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四川蚕业
  • 1篇饲料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蚕学通讯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宜宾市家蚕彩茧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013年
为了解彩茧品种M中的性状及对四川宜宾地区的适应性,于2011年春蚕期以四川省宜宾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71×872为对照品种,对彩茧品种M中进行了实验室春季对比试验和春季农村试养,结果表明:彩茧品种M中品种孵化齐一,2 d孵化高达97%以上,眠性快,眠起齐一,少有小蚕发生,健康性好,食桑活泼,抗病力强;与对照蚕品种871×872相比,春蚕期全龄缩短16 h,万头收茧量高5.5%。5龄50 kg桑产茧量高5.5%,解舒率高1.04个百分点。
李冬兵刘学锋赵凯王一曾泽彬
关键词:家蚕
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宜宾综合试验站2017年度进展
2018年
1年度工作总体情况2017年宜宾市桑园面积达3.2万hm^2,新栽桑2000hm2,发种量44万盒,产量1.8万t,茧款8.6亿元,均价47元/kg,养蚕户6.6万,公斤茧价提高了5~8元,加之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蚕农增收显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长。
刘学锋
关键词:试验站蚕桑栽桑养蚕政府扶持发种量
桑枝栽培香菇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以桑枝(屑)部分或全部替代硬杂木(屑)具体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①栽培香菇的基质中桑枝(屑)占主料50%比较适合,即主料桑枝(屑)40%,杂木(屑)40%,辅料麸皮18%,白糖0.5%,石膏1%,石灰0.5%,丰菇素1.5 g/袋;②此配方栽培香菇具有原料成本低,菌丝生长速度快、粗壮、浓密、洁白、活力强等特点,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与纯杂木(屑)基本无差异,产出香菇蛋白质、活性多糖含量高、低脂肪,富硒。该配方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③香菇对1-脱氧野尻霉素没有富集能力;④以桑枝(屑)作为主料栽培香菇,其产量主要集中于第一、二潮,为香菇的工厂化栽培料配方筛选提供一个新思路。
曾泽彬刘学锋王一李冬兵周丽牟碧涛刘筱雪
关键词:桑枝营养成分香菇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被引量:1
2020年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蔬菜育苗使用的简易穴盘播种器,通过穴盘育苗摸索出了一种高效、简单实用的桑树育苗一步建园新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出苗率高,操作简单,节约用种,起苗、运苗非常方便,营养土不散,根系保存完好,栽植成活率高,桑树长势好。2018年6-8月,宜宾市农科院在南溪区大观科研基地用此方法成功繁育30万株桑苗,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建园、冬春嫁接、次年投产。
李冬兵刘学锋王一周丽曾泽彬
关键词:蔬菜育苗栽植成活率穴盘育苗移栽成活率桑树出苗率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为进一步提升宜宾市蚕桑产业比较优势,使其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对宜宾市蚕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空间较大,具有自然条件适宜、政策环境优越、产业机制良好、蚕桑科技先进的发展优势,同时存在生产方式陈旧、科技推广缓慢、风险阻碍变大、从业人员老化等问题。提出了创新省力化蚕桑生产技术、加大科技示范户培养力度、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等发展对策,以为宜宾市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经验。
赵凯刘学锋王一曾泽彬李冬兵
关键词:蚕桑产业
家蚕新品种“庆丰×正广”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报告
2022年
为研究引进蚕品种“庆丰×正广”的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效果,以“菁松×皓月”为对照,开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结果表明:“庆丰×正广”发育时间短,熟蚕体质量高,张种产茧量高,茧质好。
兰凤杰王洪江刘学锋崔为正李冬兵王一周丽
关键词:家蚕
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在宜宾县秋蚕期农村饲养试验被引量:5
2016年
2015年秋蚕期(8—10月),宜宾市蚕桑综合试验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以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复龙镇当地秋蚕期主推蚕品种871×872为对照,进行农村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孵化、眠起、上蔟较齐一,食桑旺盛,弱小蚕和不结茧蚕少;蚕茧呈长椭圆形,茧型匀正偏小,茧色洁白,全龄经过比871×872缩短36 h;4龄起蚕结茧率为93.61%,比871×872高7.37个百分点;盒种产茧量为42.1 kg,比871×872高28.35%,全茧量(2.11 g)和茧层量(0.45 g)分别比871×872高2.43%和5.95%,茧层率(21.17%)和上茧率(91.2%)分别比871×872高0.80和14.1个百分点;华康2号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强于871×872,对其它蚕病的抵抗力也明显强于871×872。
曾泽彬刘学锋王一李冬兵
关键词:NPV农村饲养
不同施肥制度的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田N_2O排放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及排放特征。[方法]设6个处理,即有机肥(OM)、氮磷钾肥(NPK)、氮肥(N)、氮磷钾肥配施秸秆(RSDNPK)、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OMNPK)和不施肥(CK)。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施肥制度下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分析该系统N2O排放特征、6种施肥制度对N2O排放的影响及环境因子与N2O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总量为0.73~4.51 kg/hm2,大小顺序为OM处理>OMNPK处理>N处理>NPK处理>RSDNPK处理>CK,与不施肥相比,N2O排放量分别增加了517.8%、369.9%、275.3%、238.4%和212.3%,各处理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在同等施肥条件下,氮磷钾肥配施秸秆可有效地控制N2O的排放。[结论]小麦季、休闲期和玉米季对整个轮作周期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30%、10%和60%;肥料施用是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小麦季和休闲期土壤N2O排放的主要因素;降雨是影响玉米季土壤N2O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偏低是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季和休闲期出现N2O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若控制川中丘陵区紫色土WFPS<50%或>80%,则可抑制土壤N2O排放。
曾泽彬刘学锋王一李冬兵
关键词:N2O排放小麦-玉米轮作施肥川中丘陵区紫色土
杏鲍菇桑枝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总结了杏鲍菇桑枝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菌株选择、菌袋制作、菇棚搭建、出菇管理、采收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杏鲍菇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王一刘学锋
关键词:杏鲍菇桑枝栽培技术
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不同桑园间作模式下各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并优化桑园间作,以桑树净作(CK)为对照,另设桑树间作大豆(MS)、桑树间作花生(MP)、桑树间作甘薯(MSt)、桑树间作马铃薯(MPt)4种间作模式,分析了5种模式对桑园土壤肥力、桑叶及间作物产量、种间竞争力指数和系统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模式显著影响了桑园土壤养分含量、系统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土壤养分随生育时期而变化,至共生结束,MS,MP两种养地间作模式土壤pH值分别降低了2.37%,0.39%,全氮和全钾含量比共生前分别增加了0.76%,11.49%和2.03%,0.26%;MSt,MPt两种耗地作物土壤pH值升高了5.71%,4.34%,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5.56%,2.04%,两者在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MSt减少11.41%、MPt增加8.03%,MSt增加0.83%、MPt减少8.50%.与净作相比,MS,MSt,MPt模式下桑叶产量分别提高32.90%,35.50%,13.05%,MP降低10.55%,间作物产量较净作减少,但系统产量总体增加.除花生外,间作下大豆、甘薯、马铃薯的种间竞争能力均弱于桑树;各模式产投比从大到小依次为:MS,MP,MSt,MPt;间作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MSt,MS,MPt和MP模式分别增加了间作物纯收入.综合考虑土壤养分含量、产投比、LER值和桑园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桑园中间作大豆具有更高的土壤可持续性和经济推广价值.
周丽贺兵李冬兵刘学锋曹文余世权刘筱雪王一
关键词:桑园间作土壤养分土地当量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