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剑钊

作品数:116 被引量:461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0篇玉米
  • 27篇土壤
  • 26篇春玉
  • 26篇春玉米
  • 20篇秸秆
  • 20篇黑土
  • 20篇高产
  • 18篇养分
  • 16篇还田
  • 14篇栽培
  • 12篇培肥
  • 12篇根系
  • 11篇玉米秸
  • 11篇玉米秸秆
  • 11篇黑土区
  • 8篇高产栽培
  • 7篇氮肥
  • 7篇施肥
  • 7篇土壤培肥
  • 7篇肥力

机构

  • 116篇吉林省农业科...
  • 16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吉林省科学技...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2篇长春市农业科...
  • 2篇吉林省科学技...
  • 2篇吉林省农业技...
  • 2篇吉林省土壤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榆树市农业技...
  • 1篇吉林省农业广...

作者

  • 116篇刘剑钊
  • 100篇任军
  • 88篇蔡红光
  • 82篇袁静超
  • 71篇梁尧
  • 51篇张洪喜
  • 45篇闫孝贡
  • 27篇王立春
  • 22篇郭金瑞
  • 20篇边秀芝
  • 20篇张秀芝
  • 14篇刘春光
  • 10篇张畅
  • 9篇盖嘉慧
  • 8篇张磊
  • 8篇沙洪林
  • 8篇迟畅
  • 6篇杨伟泽
  • 6篇刘小丹
  • 6篇刘慧涛

传媒

  • 23篇玉米科学
  • 9篇农业与技术
  • 8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东北农业科学
  • 4篇吉林农业科学
  • 3篇大豆科学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第十届全国玉...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业图书情报...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土壤与作物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12篇2022
  • 19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四年试验,研究了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培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四年平均增产6.1%。在吉林中部地区,积温和日照不构成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障碍因素,降雨量差异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008年降雨量充足,且分配较为合理,不同处理下玉米平均产量较比四年平均值增产22.0%。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关键词:玉米培肥方式气象因子
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24
2019年
试验设不施氮(N1)、70%推荐施氮量(70%Opt,N2)、推荐施氮(Opt,N3)、130%推荐施氮量(130%Opt,N4)、高量施氮(N5)5个处理,通过两年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产量。与不施氮相比较,施氮后玉米株高平均增幅8.5%,茎粗平均增幅8.5%,生物量增幅为16.8%~29.1%。N3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在处理间均最高。施氮显著提高花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施氮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之间并不呈正比关系,当施氮量增加至330 kg/hm2后,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间均呈正相关。
刘剑钊袁静超周康梁尧闫孝贡张洪喜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春玉米氮肥运筹光合特性
东北黑土区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及调控措施
分析了黑土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其主要表现在耕地质量退化和土壤侵蚀二个方面,探讨了耕地质量退化原因,现行耕作制度、现行种植与施肥制度、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黑土区耕地土壤肥力调控措施,主要包括深松...
任军边秀芝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
关键词:土壤肥力耕地资源黑土区
春玉米连作体系高产栽培模式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通过探讨春玉米土壤物理性状、根系动态变化、产量等对不同农学管理模式的响应,为优化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进行了三年大田定位试验,对种植密度、肥料施用、土壤耕作三项关键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设计了4种模式:1)按照当地农户习惯,种植密度5.0万株/hm^2,一次性施用化肥N 225、P_2O_5 82.5、K_2O 67.5 kg/hm2,灭茬旋耕(CK);2)种植增密至6.0万株/hm^2,化肥用量为N 190、P_2O_5 75、K_2O 82.5 kg/hm^2,氮肥分两次施用,播前和拔节期分别施78和117kg/hm2,基施有机肥15000 kg/hm2及中微肥60 kg/hm2,灭茬旋耕(Opt-1);3)种植密度7.0万株/hm^2,施化肥量为N 300、P_2O_5 120、K_2O 120 kg/hm^2,氮肥分三次施用,播前、拔节和抽雄期分别施用120、120、60 kg/hm2,磷肥和钾肥分两次施用,播前和拔节分别施用96和24 kg/hm2,基施有机肥15000 kg/hm^2及中微肥150 kg/hm^2,拔节期深松(Opt-2);4)施化肥N225、P_2O_5 90、K_2O 90 kg/hm^2,氮肥分三次施用,播前、拔节和抽雄期分别施用90、90、45 kg/hm^2,磷肥和钾肥分两次施用,播前和拔节分别施用72和18 kg/hm^2,有机肥、中微肥和种植密度同Opt-2(Opt-3)。调查了产量构成、氮素吸收、0—60 cm土壤物理性状和根系动态变化。【结果】产量主要是依靠收获穗数的增加来实现,Opt-1、Opt-2、Opt-3处理下的产量分别较CK高12.1%、15.3%和13.9%。与Opt-3处理相比,Opt-2处理氮肥用量增加33.3%,吸氮量仅增加6.9%,且多集中于茎叶,产量未增加。Opt-2、Opt-3处理在拔节期深松后,吐丝期和乳熟期固相比例有所下降,尤以乳熟期较为显著,平均各土层分别降低了8.8%和7.4%,进而增加了0—40 cm耕层土壤的通透性。Opt-1、Opt-2、Opt-3处理在0—10 cm土层根长、根重和根表面积均显著高于CK,在30—40 cm土层Opt-2、Opt-3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比CK分别增加36.6%、44.6%和34.9%、37.1%;与CK相比
袁静超刘剑钊闫孝贡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关键词:春玉米根系
不同施肥制度对黑土磷、硫含量及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在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黑土磷和硫的含量及空间变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休闲区相比,空白区土壤磷和硫含量明显下降,NPK区、M+NPK区与S+NPK区土壤磷含量明显富集,土壤硫含量明显下降;随土层深度加深,各处理区土壤磷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硫含量呈S型分布,呈逐渐增加趋势;土壤磷淋溶现象不明显,但NPK区磷迁移趋势较有机物料区明显增强;土壤硫向下淋移明显,各处理间差异较小。
任军朱平边秀芝彭畅郭金瑞高洪军闫孝贡李强刘剑钊吴景贵
关键词:施肥黑土空间变异特性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对黑土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提升效应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研究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不同类型有机物料对东北黑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黑土地保护和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连续进行了5年。试验设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NPK+ST)、化肥配施生物炭(NPK+BR)以及化肥配施堆肥(NPK+CP)5个处理,各有机物料每年均为等碳量投入(C 3200 kg/hm^(2))。5年后,采集耕层(0—20 cm)和亚耕层(20—40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LOC)、速效养分与酶活性,并结合年际间玉米产量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NPK相比,NPK+BR处理显著增加了耕层及亚耕层SOC含量,增幅分别为28.2%和11.2%;NPK+CP和NPK+ST处理增加了耕层SOC含量,增幅分别为15.5%和7.6%,对亚耕层SOC含量影响不显著;配施有机物料处理显著增加了0—40 cm土层LOC含量,且NPK+CP和NPK+ST处理LOC含量在0—20 cm土层显著高于NPK+BR,增幅分别为13.2%和8.7%,各种有机物料处理LOC含量在20—4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3个配施有机物料处理均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仅NPK+CP和NPK+BR处理显著提高了20—4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配施有机物料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均不显著,但配施堆肥处理0—2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配施秸秆和生物炭处理。配施有机物料处理比NPK处理显著增加了0—40 cm土层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NPK+ST和NPK+BR处理比NPK+CP处理更利于提高耕层纤维素酶活性,NPK+ST处理耕层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NPK+BR和NPK+CP处理;配施有机物料处理亚耕层土壤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NPK+ST和NPK+CP处理较NPK+BR处理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磷酸酶活性。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在年际间波动变化,配施有机物料处理玉米产量高于NPK处理,NPK+CP和NPK+ST处理对玉米产量的提升在�
侯建勋张水梅袁静超程松刘剑钊刘松涛梁尧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秸秆直接还田有机碳养分有效性酶活性黑土
玉米燃料乙醇专利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从技术角度出发,对Derwent数据库中收录的玉米燃料乙醇领域的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申请年、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分类、德温特分类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玉米燃料乙醇领域的世界专利产出整体情况、重点技术领域、应用领域及主要机构专利情况。
刘剑钊单美玉戴磊高霞
关键词:玉米燃料乙醇
一种前置式苗带清理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置式苗带清理机,包括机架、一对结构相同的下连杆、液压油缸、一对结构相同的限位杆、一对结构相同的上连杆、调整拉杆、L型支架、活动板、L型活动架、旋转电机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搂草盘,一对所述下连杆一端安置...
蔡红光王立春任军靳帅刘剑钊袁静超梁尧张洪喜
文献传递
不同栽培方式及氮肥施用水平下春玉米养分累积特征
2013年
对不同栽培方式及氮肥施用水平下春玉米植株氮、磷、钾的累积特征及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氮肥增产效果显著,高产栽培方式下产量增加主要来自收获穗数的增加。高产栽培方式下玉米秸秆和子粒中氮、磷、钾含量均显著提高,但各自所占百分比变幅较小。与习惯栽培方式相比,高产栽培方式玉米植株体内氮素利用效率提高15.0%~30.5%,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
蔡红光盖嘉慧刘剑钊闫孝贡袁静超张洪喜任军
关键词:春玉米栽培方式氮肥氮磷钾
化肥配施有机肥对黑土肥力与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探究化肥配施不同种类有机肥对黑土肥力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保护好和利用好黑土地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玉米秸秆(NPK+ST)、化肥配施牛粪(NPK+NF)、化肥配施鸡粪(NPK+JF)和化肥配施猪粪(NPK+ZF)5个处理实施5 a后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与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年际间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N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1.5%,11.1%;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为18.3%~39.2%;NPK+NF、NPK+J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19~3.02倍,14.0%~19.6%。NPK+ST、NPK+NF和NPK+ZF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5.7%~29.3%,19.4%~41.7%;NPK+JF和NPK+ZF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幅分别为16.0%,12.1%;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20~40 cm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增幅为47.3%~126.0%,19.0%~31.4%,磷酸酶活性以NPK+ZF处理增加最突出。5 a间,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玉米平均产量较NPK处理增加4.82%~11.70%,以NPK+ZF处理增幅最高。因此,有机肥还田可有效改善黑土耕层土壤有机碳水平、养分供应能力及酶活性,随之玉米产量得以提升。
逄娜程松张水梅袁静超刘剑钊刘松涛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春玉米畜禽粪肥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