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形貌
  • 1篇修饰
  • 1篇螺距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纤维
  • 1篇功能特性
  • 1篇分子
  • 1篇分子修饰

机构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杨日福
  • 2篇刘刚
  • 2篇丘泰球
  • 2篇石彤非
  • 2篇范晓丹
  • 1篇李帆

传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物化因素对燕麦球蛋白纳米纤维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燕麦球蛋白为原料,采用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扫描电镜探讨了不同因素条件(重点研究了加热温度、pH、加热时间、加热时搅拌的速度)对燕麦球蛋白纳米纤维形成的影响,并对形成的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纳米纤维的最佳条件温度为85℃,pH为2.0,搅拌速度值为400rad/s;在最佳条件下加热2~24h过程中形成的燕麦球蛋白纳米纤维的半宽高分布范围在33.1~52.1nm,螺距大小大约分布在53.9~79.9nm,燕麦球蛋白纳米纤维的高度是10.2~13.1nm;纤维伸直长度0~9.0μm,溶液粘度显著增加。研究对改变蛋白质溶液的流变特性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为食品蛋白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功能食品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刘刚黄庆荣石彤非范晓丹杨日福丘泰球
关键词:纳米纤维螺距
燕麦分离蛋白分子修饰对其形貌及功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聚乙二醇(PEG)对燕麦分离蛋白进行分子修饰,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和核磁光谱1HNMR对修饰后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验证,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修饰产物的形貌进行了观察,然后研究了燕麦分离蛋白修饰产物OPI-MPEG的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PEG通过醚的方式结合到燕麦分离蛋白上,最大的单个OPI-PEG分子粒径为10.5 nm左右,最小的分子粒径为2.5 nm左右,平均粒径5 nm左右,可以推断PEG比较容易修饰燕麦分离蛋白粒径较小的颗粒;OPI-PEG极易溶于水和其他几种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OPI有显著提高;燕麦分离蛋白修饰产物OPI-PEG的起泡性为78.3%,较燕麦分离蛋白起泡性提高了13.3%,起泡稳定性68%,较燕麦分离蛋白起泡稳定性提高了3.0%,燕麦分离蛋白修饰产物OPI-PEG的乳化性为60.8%,较燕麦分离蛋白乳化性提高了50.8%;乳化稳定性55.3%,较燕麦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提高了10.2%。
刘刚黄庆荣石彤非李帆范晓丹杨日福丘泰球
关键词:分子修饰形貌功能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