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场
  • 2篇电场治疗
  • 2篇愈合
  • 2篇脊髓
  • 2篇骨折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容
  • 1篇电容耦合
  • 1篇电针
  • 1篇督脉
  • 1篇督脉电针
  • 1篇延迟愈合
  • 1篇实验及临床研...
  • 1篇偶合
  • 1篇轴突
  • 1篇轴突再生
  • 1篇脊髓神经
  • 1篇脊髓损伤
  • 1篇脊髓损伤治疗
  • 1篇脊髓轴突再生

机构

  • 4篇湖北省中医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刘刚
  • 4篇梁克玉
  • 3篇魏玉玲
  • 1篇何承建
  • 1篇余安胜
  • 1篇冯肇球
  • 1篇游洪涛
  • 1篇邹季
  • 1篇罗安民

传媒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6
  • 1篇1992
  • 2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方形波电容耦合电场治疗骨折延迟愈合(附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作者于1986年研究成功“方形波电容耦合电场”,在动物实践的基础上用于临床,治愈了32例骨折延迟愈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66岁。肱骨干6例,前臂骨3例,股骨颈3例,股骨干5例,胫骨干15例。骨折延迟愈合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24个月。
梁克玉魏玉玲刘刚罗安民
关键词:骨折延迟愈合
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提要报道了应用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CCEF)骨折治疗仪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并与Brighton报道的正弦波电容偶合电场进行了比较。手术造成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凹环素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骨痂形态计量学测定及力学抗折试验。结果表明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的促进成骨及提高骨抗折强度的作用明显优于正弦波组和对照组。本实验还对CCEF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游洪涛梁克玉刘刚
关键词:电场骨折电刺激
外置电场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梁克玉刘刚魏玉玲何承建冯肇球邹季
电场促进哺乳类动物脊髓神经的再生是医学上引人注目的最新信息。1986年Borgeus首先报道应用直流电电场获得成功。1988年本组应用中国传统医学的“督脉电针”,经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对脊髓有良好的效果。但进针深度完全凭手...
关键词:
关键词:脊髓损伤治疗脊髓神经督脉电针
方波电容耦合电场促进脊髓轴突再生被引量:3
1991年
应用自行设计的新型非置入式电场──方形波电容耦合电场和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技 术对脊髓轴突再生进行实验研究。选取20只Sprague-Dauley大白鼠,体重250±159,在20%乌拉坦腹腔 内麻醉下(1g/kg),切除T9-10椎板,将T10脊髓半切断。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Ⅰ组为方 波电容耦合电场治疗组,Ⅱ组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4周后,沿动物原切口再切开,将20%HRP注入 T10脊髓内5ml。动物存活36h,取出脑及脊髓,置入蔗糖缓冲液12~24h,保持4℃,然后用冰冻连续 切片机切成40μm厚度的切片,以TMB为着色剂,通过在红核、尾状核、缝核及齿状核所标记的细胞核 团计数,发现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方波电容耦合电场能促进大白鼠的脊髓轴突再生。
梁克玉魏玉玲余安胜刘刚
关键词:电场脊髓轴突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