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 作品数:53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创伤弧菌脓毒症的致病机制及治疗学研究
- 卢中秋梁欢邱俏檬李景荣周铁丽洪广亮李萌芳刘刚
- 该课题来源于温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脓毒症是一种少见而又致命性的疾病。患者急性起病,病情发展迅速,多数因多脏器功能障碍而死亡。易感人群为慢性肝脏病等有慢性疾病患者。 ...
- 关键词:
-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致病机制
- 暴发型伤寒合并脓毒性休克1例
- 2009年
- 1病例介绍
1.1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因高热8d,右中上腹痛6d,腹泻、呼吸困难2d,经外院治疗无效。于2007-10-26入住我院急诊科。
- 吴斌金箫邱俏檬卢中秋刘刚
- 关键词:暴发型伤寒脓毒性休克
- 感染性休克死亡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休克, 临床死亡率极高。感染性休克引起组织灌注不良,微循环障碍,激发了炎性反应,从而增加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
- 刘刚江宇卢中秋邱俏檬李景荣吴斌
- 文献传递
- 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9例各种病因急性肝衰竭患者sFas、sFasL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献血者比较。结果: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sFa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sFas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sFas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肝衰竭轻重程度相关,监测两者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由Fas/FasL系统介导的肝细胞调亡可能在急性肝衰竭疾病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江宇龚玲刘刚陈永平田德英
- 关键词: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
- 血液灌流治疗兔急性草乌中毒的实验研究
- 目的:建立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治疗兔急性中毒的实验方法。方法:以草乌酒灌胃,建立兔急性中毒模型。比较兔急性中毒灌流组灌流前、后与中毒对照组相对应时间点血毒浓度;测正常灌流组灌流前、后血液有形成分及...
- 邱俏檬王志翊卢中秋刘刚梁欢
- 文献传递
- 机械通气在治疗刺激性气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在治疗刺激性气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11例刺激性气体中毒致ARDS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结果11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2~4h后,治疗结束时,与通气前比较,患者血pH、PaO2、PaCO2、SPO2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治疗刺激性气体致ARDS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可考虑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PPV)。如NPPV治疗失败,应及时转换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 支绍册卢中秋刘刚金箫
- 关键词:机械通气刺激性气体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组织凋亡促进相关基因动态表达及抗菌药物的干预
-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脓毒症大鼠肝组织凋亡促进相关基因FasmRNA和Bax mRNA的动态表达及头孢哌酮钠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的干预效应。方法制作大鼠VV脓毒症模型(VV组)和V...
- 卢中秋陈银杰李萌芳梁欢邱俏檬周铁丽洪广亮刘刚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6年6月间EICU收治的71例AOPP患者,将急性中毒程度按轻、中、重分为3组,其中轻度中毒组18例,中度中毒组22例,重度中毒组31例。分别检测患者12导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TnI,分析比较上述指标与临床中毒程度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改变随着中毒程度加重有增加趋势,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在3组之间发生率有明显差异,重度中毒组均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5)。心肌损害表现ST-T改变、Q-T间期延长也是中毒程度越重发生率越高(P<0.05)。3种不同程度中毒两两之间比较心肌酶谱和TnI均有明显差异(P<0.05),所有指标均重度中毒组明显高于中度中毒组(P<0.05),中度中毒组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结论AOPP中毒致心脏损害,可以引起各种心律失常、ST-T改变和心肌损伤,而且中毒越严重,心肌酶、TnI升高越明显,严重心电图变化越常见;因此检测心肌酶、TnI和监护心电图可以帮助判断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
- 李玲文杜林林邱俏檬刘刚吴斌卢中秋
- 关键词:有机磷急性中毒心电图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急诊科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急诊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在急诊科或急诊危重病监护病房(EICU)内,对53例有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总结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体会。结果按照常规操作方法,在2~15min内完成了气管切开及气管套管的插入,其中2例插入困难患者经调整位置后插入,3例术后切口少量渗血,2例切口周围局部皮下气肿。术后17例因基础疾病不可逆转在拔除气管套管前死亡,22例病情好转尚未拔管回当地治疗后失访,余14例气管套管留置时间为12~61d,拔管后创口愈合时间3—6d,10例随访拔管后半月~1年,均未发现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微创急救新技术,适合于急诊科及EICU医师操作,对危重患者的急救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在急诊科进一步推广。
- 邱俏檬李贺卢中秋刘刚程俊彦
-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危重病急救
- 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5±10.5)岁,中毒原因中误服2例,服毒自杀10例。结果百草枯中毒的早期表现为口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少尿等各器官受损的表现,予彻底的洗胃、血液灌流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12例患者住院1~28d,3例好转,6例院内死亡,3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百草枯有很强的毒性,肺为主要的靶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迅速发展为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
- 贺晓艳邱俏檬卢中秋杜林林刘刚李景荣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