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斌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生活污水
  • 2篇污水
  • 2篇河道
  • 1篇地表水
  • 1篇一体化反应器
  • 1篇再生水
  • 1篇再生水回用
  • 1篇溶解氧
  • 1篇适宜性
  • 1篇水回用
  • 1篇水质
  • 1篇中试
  • 1篇总氮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负荷
  • 1篇灵敏度
  • 1篇敏度
  • 1篇景观河道
  • 1篇回用
  • 1篇碱性过硫酸钾

机构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冯斌
  • 4篇马垚
  • 4篇周琦
  • 3篇黄勇
  • 3篇李大鹏
  • 1篇潘杨
  • 1篇李祥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再生水回用改善河道水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同心河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再生水引入后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再生水引入后,同心河水体的DO浓度明显提高并长期稳定在3mg/L左右,浊度大都降至10NTU以下,COD浓度由150~250mg/L下降到50mg/L左右,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削减了(50%~94%)、(40%~89%),总磷浓度大多控制在0.5mg/L以下,同心河水体水质改善显著。
冯斌李大鹏黄勇马垚周琦
关键词:再生水回用景观河道溶解氧黑臭
基于WASP模型计算尾水回用河道污染负荷被引量:2
2014年
城市景观河道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河道两岸污染物质排放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水质下降。为了计算下游各区段污染物质日负荷排放量,同时甑别重点排污区段,提出采用WASP水质分析模拟软件计算各段氨氮负荷排放量。模拟过程需先定义河道基本参数:河道长宽、水深,入河流量增加量、水体流速、氨氮循环拟合公式中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系数等。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氨氮浓度求得的入河负荷值是相对唯一的。1 g/d负荷的增加会导致模拟浓度改变0.01~0.06mg/L。同心河下游生活区(一~三段)的氨氮排放负荷比上游工业区(四~六段)大,生活区氨氮排放负荷达到河道总排放负荷60%~70%。河道氨氮负荷削减模拟的结果表明:上游氨氮污染负荷量越大,下游削减负荷程度越高,从而使得下游氨氮浓度越低。
冯斌李大鹏周琦马垚李铮
关键词:WASP模型氨氮污染负荷
碱性过硫酸钾法总氮测定波长的探究被引量:2
2016年
验证了硝酸根最大吸收峰波长能否作为总氮测定波长及不同波长对总氮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波长扫描0.08-2.8 mg/L硝酸根,发现最大吸收峰并非在220 nm,而出现在200-210 nm。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体中的总氮含量,200-210 nm存在盐酸吸收峰干扰,但在211-220 nm波长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波长对加标回收率、重现性、精密度及方法检出限检验影响不大。随着测定波长的减小,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系数R、摩尔吸光系数依次增加。211 nm处摩尔吸光系数达6.8×103(mol/L)-1/cm,远高于220 nm。同时,211 nm处标准曲线拟合斜率K更大。在实际地表水的测定中,以最大吸收峰(211nm)处测定总氮,与国标220 nm处测定相比较,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李大鹏冯斌
关键词:总氮波长扫描灵敏度地表水
气升回流一体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中试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分散型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及处理设施的污泥处置问题开发了气升回流一体化反应器。该系统由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和气升区组成。以苏州市郊区某村的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该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工艺特性。在进水COD、NH4^+ -N、TN及sS平均浓度分别为314、34、47、95mg/L且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出水COD、Nn4^+ -N、TN及ss平均浓度分别约为50、4、16、6mg/L,对COD、氨氮、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95%和60%左右。该工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容积负荷在0.56~1.67kgCOD/(m^3·d)之间时出水水质稳定,且可实现长期不排放污泥。该反应器结构简单,且运行费用仅为0.37元/m^3。
周琦黄勇潘杨马垚冯斌
关键词:工艺特性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适宜性探讨被引量:12
2014年
分散生活污水因污染物浓度和水量波动较大,难以实现大规模集中处理。因此,在分析了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后,从处理工艺稳定性、维护管理成本、投资成本等方面归纳了适宜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技术要求。并且从这个几个方面出发对当前典型处理工艺的适宜性进行了评述。分析表明,比较适宜的处理工艺应该具备:反应器可长期不排泥,维护频率较低并且对维护操作人员专业要求较低,在较大水质水量波动及环境气候改变时反应器仍旧能稳定运行的特点。
周琦黄勇李祥冯斌马垚
关键词: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