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晓东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油气
  • 7篇盐岩
  • 7篇碳酸
  • 7篇碳酸盐
  • 7篇碳酸盐岩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塔中北斜坡
  • 5篇斜坡
  • 4篇化学特征
  • 4篇成藏
  • 4篇储层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地质
  • 3篇油气成藏
  • 3篇走滑
  • 3篇走滑断裂
  • 3篇教学
  • 3篇海相
  • 3篇海相碳酸盐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紫金矿业集团...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0篇兰晓东
  • 9篇吕修祥
  • 4篇刘豪
  • 4篇于红枫
  • 3篇杨海军
  • 3篇朱炎铭
  • 2篇周新源
  • 2篇冉启贵
  • 2篇蔡俊
  • 1篇强昆生
  • 1篇王祥
  • 1篇黄超义
  • 1篇姜正龙
  • 1篇李世银
  • 1篇谢恩
  • 1篇张志斌
  • 1篇魏玉帅
  • 1篇吕红玉
  • 1篇李朝阳
  • 1篇程宏岗

传媒

  • 3篇高教学刊
  • 2篇世界地质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第五届中国石...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油气差异富集的影响被引量:36
2013年
塔中北斜坡发育NE向走滑断裂体系。走滑断裂活动导致其周围一定范围内裂缝交错发育,扩大了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同时沟通深部热流体,溶蚀围岩形成大量溶蚀孔洞,促进了岩溶风化壳储集层发育,改善了储集层储集性能,增大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深度。源-储配置关系、断裂活动期次和原油微量元素分布研究表明,走滑断裂是塔中地区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与鹰山组不整合面组合形成了下奥陶统油气输导网络格架,对油气的再分配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大型主干走滑断裂和逆冲断裂的延伸方向作为边界,将塔中北斜坡划分为20个构造区块,每个局部构造区块内油气水正常分异,油气富集程度与距走滑断裂的远近有一定关系,离断裂近,储层物性好,油气富集程度高;不同区块之间的油气富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周新源吕修祥杨海军王祥于红枫蔡俊兰晓东
关键词:走滑断裂储层改造油气运移碳酸盐岩塔中北斜坡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近些年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推动了国内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影响碳酸盐岩储层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3类: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此次针对这三大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总结性陈述.现今沉积作用主要利用实测分析...
兰晓东吕修祥
关键词:油气勘探碳酸盐岩储层发育
文献传递
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优质储层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几年在下奥陶统鹰山组实现了较大的勘探突破。经历了埋藏成岩作用的压实与改造,鹰山组基质孔隙度几乎消失殆尽,岩性致密,成岩程度高,其储层受控因素多样,油水关系复杂,...
兰晓东吕修祥于红枫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塔中北斜坡
文献传递
碳酸盐岩盖层封闭性讨论——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为例被引量:20
2014年
在统计分析录井及测井资料、运用实验测试手段的基础上,对塔中北斜坡奥陶系3套盖层的封闭条件或封闭机理进行研究发现,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覆盖整个塔中北斜坡,厚度大,具有很好的封盖作用。下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良3-5段碳酸盐岩盖层泥质含量差别明显,油气分布层位也不同,说明泥质含量是影响良3-5段盖层封闭性的重要因素,且泥质含量对应的自然伽马测井响应值达到20 API时,良3-5段泥灰岩段可作为有效盖层。由于受到充填作用、胶结作用和大气降水选择性溶蚀作用的影响,鹰山组内部形成了致密高阻层,主要靠压力差封闭机理来遮挡油气,即高阻层与下伏储层的排替压力差在1.5 MPa以上时,高阻层可作为局部盖层,对鹰山组内部油气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
吕修祥屈怡倩于红枫兰晓东
关键词:碳酸盐岩盖层奥陶系塔中北斜坡塔里木盆地
渤海海域北部JX1-1反转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干技术等先进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对研究区反转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分析了反转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X1-1地区断裂发育,主要为NE走向,平面上呈雁列式排列。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末期,JX1-1地区在郯庐断裂走滑应力作用下发生了反转,形成了良好的背斜构造背景,在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时期,持续隆升,到了古近纪末期和新近纪初期,基本定型。JX1-1反转带的发育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构造圈闭的形成;对沉积体系的展布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形成的断裂有助于油气的运移;对储层的物性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反转强度过大对新近系浅层油气聚集不利;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过渡、拐弯部位的反转构造带古近系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带。
强昆生吕修祥周心怀徐长贵涂丹凤兰晓东
关键词:渤海海域辽中凹陷油气成藏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油气成藏期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本次针对下奥陶统鹰山组现有油气藏开展烃类及盐水包裹体研究,以期提高鹰山组油气藏的认识水平,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借鉴.塔中地区鹰山组油气藏远离断裂主要以油藏为主,一般不受或者较少受喜马拉雅期气侵影响,保留早期的油藏,如X1...
兰晓东吕修祥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包裹体油气成藏期油气分布
文献传递
基于海洋特色的“海洋油气地质学”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17年
在高校调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海洋油气地质学"课程进行教学探索。对教学课时及内容进行全新编排,加强地质图件解读,注重引导学生创造优质课堂。斟酌教学实例,反复强调并对比海陆相油气地质差异,展现海洋特色。课堂延伸结合学科研究热点,鼓励学生研究创新。
兰晓东刘豪
关键词:海洋特色教学实践
京西坳陷周口店地区洪水庄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洪水庄组是华北中元古界主力烃源岩之一,生烃潜力巨大,物源和沉积环境存在争议。根据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资料,分析京西坳陷周口店地区洪水庄组地球化学特征,明确物源特征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京西坳陷洪水庄组物源具有多源性,陆源贡献主要分布于洪二段和洪三段。洪二段页岩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严重,反映碎屑物质可能来自华北中元古代岛弧背景下的大陆岛弧长英质物源区。洪一段沉积期,京西坳陷处于半潮湿气候下,盐度相对较高,在弱氧化—弱还原的浅水环境下形成白云岩;洪二段沉积期,气候潮湿,海侵导致京西坳陷海平面上升,碳酸盐岩台地消亡,长英质碎屑搬运至低盐、厌氧、中等分层的深水环境沉积而形成黑色页岩;洪三段沉积期,沉积环境与洪一段的类似,水体环境重新变咸但低于洪一段的,泥质白云岩沉积于弱还原、弱分层水体环境。总体上,周口店地区洪水庄组发育局限浅海相沉积,在潮湿气候的厌氧—缺氧环境下,经历海水由浅变深再变浅的沉积过程,洪二段具备烃源岩发育的最佳地质条件。该结果为京西坳陷洪水庄组古气候及古地理的重建和烃源岩的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曾金华兰晓东司晨晨
关键词:构造环境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海洋资源概论公选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2022年
在海洋强国及蓝色经济背景下,普及海洋资源知识,培养海洋类人才及学科交叉人才是新时代海洋教育任务。海洋资源概论是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公选课,全面介绍各类海洋资源的特征、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为学生全面认识海洋资源及今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奠定基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暴露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教师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方法等痛点问题,对症下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增强了课堂吸引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立体科普、迁移学习、辨析分享、交叉融合、分级培养”的教学创新理念,打造有趣的科普课堂。在教学创新过程中,采用立体式科普教学,辅以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性。通过教学改革,课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海洋资源核心素养,并在海洋知识竞赛及科普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有利于北京市一流学科建设及交叉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兰晓东刘豪
关键词:教学方式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中洼断裂生长及其对新近系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黄河口凹陷是渤海海域重要的富烃凹陷,区域主要的烃源岩沙三段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开始大规模生排烃,此时研究区内断裂发育,活动强度较高,因此,断裂有效性分析是确定区域油气输导体系、判断油气输导运移成藏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三维地震数据及钻井分析,对黄河口凹陷中洼断裂分布、活动性及生长演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区域烃源岩分布及钻井油气分布特征,总结断裂对新近系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黄河口凹陷中洼断裂活动生长具有“先变弱再变强”的特征−从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到馆陶组沉积时期断裂活动强度逐渐减弱,断裂活动区域逐渐缩小;明化镇组沉积时,中洼断裂活动增强,区域内断裂全面活跃。研究区早期断裂多以长度短、断距小为特征;晚期洼陷中心联结组合形成大型断裂,油源断裂沟通源储,大部分油气沿着断裂运移至浅层馆陶及明化镇组砂体中,再向两侧砂体构造高部位运移,而南部缓坡带和北部陡坡带因为断裂活动速率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油气聚集特征;南部缓坡带断裂晚期活动速率不高,能够对油气进行有效封堵,自深凹而来的油气沿着砂体构造脊在缓坡带馆陶及明化镇组砂体中聚集成藏;而北部陡坡带晚期断裂活动速率高,油气在断裂附近合适的明化镇组浅层圈闭中成藏。
王新宙兰晓东刘豪杜晓峰王清斌
关键词:新近系油气成藏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