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艳
- 作品数:2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科尔沁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与说书艺术
- 2012年
- 正科尔沁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古老蒙古族部落之一。'科尔沁'一词原系鲜卑语,最早见于《南齐书·魏虏》中《魏虏》述北魏拓拔鲜卑族的称呼用语曰:'檐衣人为‘朴大真’,带仗人为‘胡洛真’,通事人为‘乞万真’,守门人为‘可薄真’,伪台乘驿贱人为‘拂竹真’……
- 何红艳
- 关键词:鲜卑族守门人长调民歌嘎达梅林
- 基于AR技术的非遗文化交互体验旋转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AR技术的非遗文化交互体验旋转装置,涉及AR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座的内部设有与转动杆相对应的润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
- 何红艳董梦苑
- 文献传递
- 旋转的世界——论蒙古族图案的装饰意象被引量:13
- 2013年
- 本文从蒙古族图案的形式分析入手,通过对蒙古族图案深层意象、内在演变规律的形式追踪,揭示蒙古族图案装饰意向的本质特征,在其律动旋转的世界中,领略蒙古族生态文化深层的形式价值。
- 何红艳乌兰托亚
- 关键词:蒙古族图案
- 论现代蒙古族服饰演变新趋势
- 2019年
-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在草原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也大量涌入城市。生活节奏及方式的转变,在内蒙古80%的城镇中也悄然兴起了一股明显带有都市化倾向的衣食住行。本文主要以蒙古传统族服饰都市化倾向为切入点,挖掘其境内现代蒙古族人的文化诉求,以及这一特定的文化人群在都市环境中的文化自觉,阐述蒙古族传统服饰向都市化异动的一种演变新趋势。
- 何红艳
- 蒙古族说唱文学的存在方式
- 2005年
- 蒙古族地区民间文学体裁齐全,质量优异且风格多样。丰富多彩的说唱文学是蒙古人社会生活的再现。蒙古族说唱文学的发达,又与蒙古族的民俗、艺人的传播和民众的喜爱密不可分。文章从民俗、艺人、受众这几个角度分析说唱文学的存在方式。
- 何红艳
- 关键词:蒙古族说唱文学
- 试析科尔沁蒙古族情歌中的衬词被引量:2
- 2005年
- 衬词是一种虚词、语气词。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它是原始人类在语言产生之前,迸发于胸中的各种情感外显的历史遗迹。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它作为不定性的语言(语音),为行文或歌唱的需要所加的词,使歌词具有韵律美和形式美。
- 何红艳扎木苏
- 关键词:情歌衬词
- 皮影戏表演用的幕布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影戏表演用的幕布装置,涉及皮影戏表演领域,该皮影戏表演用的幕布装置包括收纳箱,收纳箱顶部设有限制盒,限制盒与收纳箱之间活动套接,限制盒一侧设有轴杆,轴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外部套设有限制滑块,限...
- 董梦苑何红艳江慧静裴永桢伍雨婷林娟
- 文献传递
- “绿色和谐”视野下的蒙古族生态文化被引量:9
- 2005年
- 绿色和谐理念是一种新的哲学观,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因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视野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及整个宇宙之间都处于一种现代生态学的观照之中。蒙古族的生态文化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运用绿色和谐理念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蒙古族生态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新、深刻的认识。
- 何红艳扎木苏
- 关键词:生态文化蒙古族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学哲学观游牧
- 从人物画观察方法的演变说起——学院教育视阈下中国画视角的研究
- 2014年
- 绘画是视觉的艺术,视觉形式风格的不同,与观察视角密切相关。中西绘画差异显著,在其迥异的形式风格背后,是同样迥异的观察视角。然而这些差异在全盘西化的学院美术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强调。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画自身的视觉特性以及它在西化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尚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而这对于中国画专业学科的建设、专业教学的深化都极为不利。
- 乌兰托亚何红艳
- 关键词:中国画
- 创新扩散理论视域下合肥城市形象定位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依据美国学者艾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研究分析了合肥城市"形象定位——文化认同——文化驱动"的逻辑关系,目的通过合肥城市形象定位分析,建构起合肥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相互促进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合肥城市文化名片"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广泛传播。
- 何红艳王梦婕
- 关键词:创新扩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