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立新

作品数:13 被引量:801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养老
  • 5篇养老保险
  • 5篇保险
  • 4篇养老保险改革
  • 4篇收入分配
  • 4篇保险改革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收入分配效应
  • 2篇养老保险制度
  • 2篇养老保险制度...
  • 2篇社会保障
  • 2篇收入差距
  • 2篇破解
  • 2篇居民幸福感
  • 2篇公平
  • 2篇分配公平
  • 2篇保险制度
  • 1篇代际转移
  • 1篇独善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4篇一桥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国泰君安证券
  • 1篇浙江省国家税...

作者

  • 13篇何立新
  • 5篇潘春阳
  • 3篇封进
  • 2篇佐藤宏
  • 2篇袁从帅
  • 1篇梁琳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评论
  • 1篇当代财经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南方经济
  • 1篇世界经济情况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税务研究
  • 1篇劳动经济研究
  • 1篇社会保障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
<正>《管理世界》2011年第8期【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幸福感却没有明显上升,相反,还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趋势,呈现出"不幸福增长"的格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Easterlin...
何立新潘春阳
文献传递
财政分权与官员腐败——基于1999-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利用1999-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地区腐败水平的决定因素,并特别关注财政分权的反腐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影响地区腐败机制的多元性,财政分权能够通过推动政府规模膨胀和支出结构扭曲而加重地区的腐败水平;而在控制政府规模和支出结构的前提下,财政分权则能对地区腐败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地区人均GDP、受教育年限和开放程度都是影响地区腐败的重要因素。最后,还尝试性地给出"反腐倡廉"的政策建议。
潘春阳何立新袁从帅
关键词:财政分权官员腐败反腐倡廉政府规模
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中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1
2011年
再分配偏好的提高反映出民众对当前收入分配状况的不满,本文致力于从"个人利益"和"分配公平"两个角度对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进行解释。根据Roemer的理论,本文从"成功可控性"的角度构造了反映居民分配公平观念的变量,并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微观调查数据和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发现,"个人利益论"和"分配公平论"在中国都能得到实证支持,即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不但存在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显著的追求分配公平的动机;同时,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总之,确保机会均等、维护分配公平对于降低居民再分配偏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潘春阳何立新
关键词:分配公平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老龄化、城市化、全球化的视角被引量:25
2012年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还需看到经济全球化提出的要求,以及城市化带来的机遇。本文基于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前期研究,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然具有一些独特的空间,包括老年劳动参与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的提高等。中国的老龄化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权衡缴费率和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矛盾。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城市化,将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改变体系的负担率,同时农村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下降,也可为政府补贴增长提供条件。长期而言,老龄化社会的养老能力根本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封进何立新
关键词:养老保险老龄化城市化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个人所得税具有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本文分析了中国2002年到2011年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着重考察了个人所得税在不同地区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差异,提出了完善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何立新袁从帅王姜林许银奎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
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被引量:297
2011年
本文致力于从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维度——收入差距和机会不均——对中国的"Easterlin悖论"进行解释。利用CGSS(2005)和CEIC(2005)的数据,本文分别对居民总体、各收入阶层和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进行考察,我们发现:(1)机会不均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普遍的负面影响,且其对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损害更为严重;(2)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也存在负面影响,但其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差异,收入差距显著损害了低、中低和高收入阶层的幸福感,而对中上收入阶层的影响并不显著;(3)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城乡分割与政治身份是影响居民对机会不均容忍程度的内在原因。因而保障中国社会机会均等程度,适当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提高低和中低收入阶层以及农村居民的收入对于提高居民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立新潘春阳
关键词:收入差距居民幸福感
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社会保障具有收入分配功能。本文利用可能获取的宏微观数据,对中国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中国城镇社会保障虽然具有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再分配作用,但其转移支付主要针对老年人,对年轻人的社会保障支出较少;无论以年度收入计算还是以终生收入计算,养老保险项目在中老年人群中都具有逆向收入转移倾向,低收入人群从养老保险中得到的受益小于高收入人群;同时,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在代际再分配方面存在不平衡。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老龄化迅速进展的过程中,城乡社会保障项目差异大,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分配功能,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制度以及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社会保险制度。
何立新梁琳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改革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被引量:169
2007年
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下,可以通过调整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或养老金计发办法来影响参保人一生中的养老金纯受益,从而实现代际间和代际内的收入再分配。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分别估计城镇参保职工在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和2005年最新养老保险制度下的终生养老金纯受益,并以此从代际间和代际内的角度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在1997年的改革方案下改革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收入转移效果得到改善;但在2005年改革方案下,2002年时40岁以上的群体中存在较明显的逆向收入转移倾向。另一方面,从代际分配来看,1997年改革方案的代际不平衡大于2005年改革方案;在2005年改革方案下各代人的养老金纯受益都有所提高,但这是以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和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变,养老财政收支能维持平衡以及参保人在整个工作期间按规定缴费为前提的。
何立新
关键词:养老保险改革收入分配
中国城镇劳动者退休行为及延迟退休的福利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本文采用期权价值考察中国延迟退休政策的福利效果。相同年龄下,当延迟退休增加了期权价值时,劳动者的福利会得到改善。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养老金政策,计算工作的期权价值,并验证了期权价值对劳动者退休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期权价值越大,退休概率越小。在此基础上,本文模拟了延迟退休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劳动者期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缴费和待遇规则下,延迟退休对男性期权价值的影响并不大,但显著增加了女性的期权价值。延迟退休对不同工资和失业概率的女性有不同的影响,延迟退休给工资较高和失业概率较低的女性带来的福利改善更为显著。
封进韩旭何立新
关键词:期权价值延迟退休
个人利益,分配公平与再分配偏好--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本文从中国居民再分配偏好较高这一现状出发,致力于从"个人利益"和"分配公平"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根据Roemer的理论,本文从"成功可控性"的角度构造了反映居民分配公平观念的变量,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数据和有序选择模型进行实证,我们发现: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不但存在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显著的追求分配公平的动机,越认为"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才智"、"社会关系"、"认识有权的人"或"命运"对事业成功重要的居民,再分配偏好越高,而越认为"努力工作"和"政治表现"对事业成功重要的居民再分配偏好越低。本文还对模型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总之,保障社会机会均等、维护分配公平对于降低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具有重要意义。
潘春阳何立新
关键词:分配公平内生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