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和
-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2—3岁儿童兼语句发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引 言 “兼语句”是汉语语法学中一个很有特色的概念,也是一个至今争议颇大的问题。对“兼语句”提法,语法界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种尖锐对立的态度。在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中,在兼语句的范围、兼语句与小句作宾语以及双宾句的区别等问题上也还有不同的见解。在持否定态度的学者中,对在句法分析中如何处理这种结构也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意见。认识的分歧、态度的对立反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说明对这个问题有必要继续进行深入讨论。 我们所作的这项实验,目的在于用心理实验的方法,考察儿童习得这种句法结构的过程和特点。实验所涉及的,只限于通常意义上最典型的“兼语句”,即包含V1+N+V2结构且V1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叫、让”的句子。因此,这项实验不是对汉语兼语句问题的系统研究。
- 缑瑞隆何秋和刘雯
- 关键词:兼语句语言形式儿童语言发展
- 从句法到语义─—感情评价述体的句法、语义分类被引量:1
- 1995年
- 从句法到语义─—感情评价述体的句法、语义分类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何秋和跨越层次地对语言进行分析,使语言研究受益非浅,成绩斐然。特鲁别茨科依研究语素变体中音位变异的“形态音位学”就是跨越构词层次和语音层次而建立起来的。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同时...
- 何秋和
- 关键词:语义内容现代俄语句法模式
- 论空缺与翻译理论被引量:49
- 1997年
- 论空缺与翻译理论何秋和辽宁师范大学空缺(лакуна)是语际交际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化现象。本文拟就由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空缺现象进行简略的分析,并论述由空缺现象而形成的空缺概念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理论之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如哲学史上的多次“转向”一样...
- 何秋和
- 关键词: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文化现象文化空缺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