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飞
-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胫骨皮瓣结合中药薰洗治疗小腿创伤性骨皮缺损
- 2007年
- 任飞程春生贾宏伟吕松峰
- 关键词:外科皮瓣中药疗法
-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 2008年
- 任飞贾红伟吕松峰
- 关键词:足踝部腓肠神经皮瓣
- T形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1
- 2007年
- 任飞贾红伟吕松峰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T形
- 带指神经血管蒂的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
- 2009年
- 目的介绍应用带指神经血管蒂的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指腹皮肤缺损患者,设计并采用带指神经血管蒂的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16例获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血运良好,外形满意,指腹二点分辨觉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指伸展、屈曲活动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该皮瓣具有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术后外形好、感觉正常、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等优点,是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任飞贾红伟
- 关键词:指损伤岛状皮瓣指腹缺损
- 四肢大血管损伤22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贾红伟吕松峰任飞
- 关键词:四肢大血管损伤肢体功能缺血性损害机械损伤锐器伤伤患者
- 胫骨皮瓣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胫骨缺损长度4~18cm,皮肤缺损范围8cm×3cm^22cm×11cm,创面均有脓性渗出物。经中药薰洗湿敷后,利用胫骨皮瓣通过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方法,重建患肢胫骨支架连续性并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9cm×4cm^25cm×12cm,骨瓣长度为6~21cm。结果术后1例因血管危象经探查再吻合血管失败,改用腓骨皮瓣修复。1例切取胫骨皮瓣21cm,因近端为延长血管蒂,骨膜与骨瓣剥离过长,随访6个月近端仍延迟愈合;余患者3~5个月骨瓣与受区胫骨愈合。68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43例随访2年以上者均能负重行走,步态无明显异常,能从事原工作。结论在充分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患肢具体情况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一期重建胫骨支架连续性及修复皮肤缺损创面,适用于小腿多种类型骨皮缺损创面,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肢,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 贾红伟程春生吕松峰赵作恭单海民杜志军汤金城任飞
- 关键词:骨皮缺损胫骨皮瓣小腿
- 静脉移植延长血管蒂的腓骨皮瓣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双侧小腿严重创伤的感染性骨骼与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00年3月~2004年6月,收治3例双侧小腿严重创伤患者,年龄22~38岁,均为男性。一侧小腿为主干血管长段损伤致感染性皮肤骨骼缺损,另一侧为胫骨粉碎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骨折已愈合,局部贴骨瘢痕形成。皮肤缺损范围9cm×6cm^13cm×9cm,骨骼缺损6~10cm。3例均采用静脉移植延长血管蒂的腓骨皮瓣并腿移位修复。结果1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排除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危象解除。另2例骨皮瓣均完全成活。3例均于术后6周断蒂,术后3~5个月,腓骨瓣与受区胫骨达骨性愈合。随访2年,双下肢均可负重行走,步态正常,膝、踝关节屈伸活动可,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应用延长血管蒂的腓骨皮瓣并腿移位治疗双侧肢体血管损伤,或胫骨骨折的小腿感染性骨骼皮肤缺损,能使患肢避免截肢并恢复一定功能。
- 贾红伟吕松峰任飞程春生
- 关键词:小腿腓骨皮瓣静脉移植
- 手部逆行皮肤撕脱伤的显微外科修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吻合浅静脉,修复手部皮肤撕脱伤11例。结果皮肤全部成活者8例,2例手掌心有少部分皮肤坏死,1例手背撕脱皮瓣近心端皮肤部分坏死,给予游离植皮后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手外形美观,皮肤质地柔软,耐磨能力强,基本恢复了原来的功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浅静脉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适应证的把握,高质量的血管吻合,积极的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任飞贾红伟吕松峰程春生
- 关键词:手损伤皮肤撕脱伤显微外科
- 一种脊柱椎弓根螺钉断钉取出装置
- 一种脊柱椎弓根螺钉断钉取出装置,涉及医疗工具领域,包括把手(1)、外套筒和内套筒,在外套筒体(9)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头(8),外套筒体(9)内设有内套筒体(10)、内螺丝(11)、连接管(12)和扩张管(13),内套筒体(...
- 张红星孙勇刘锋卫李渡江任飞刘建峰
- 文献传递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抗生素灌注治疗长管状骨髓腔感染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抗生素灌注在治疗长管状骨髓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7例髓内钉术后,伴髓腔感染长期渗出不止。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出髓内钉,必要时结合肢具或外固定架固定,在刀口两端管状骨髓内钉入口及远端锁定钉出口处分别放置负压吸引辅料,一进一出作为持续引流装置,据细菌培养结果结合抗生素外用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手段联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结果:治疗组17例病人在抗生素联合负压吸引灌洗技术下,有效控制感染,窦道消失,均达到临床愈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抗生素使用时间、肝肾功能异常率、耐药菌株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吸引技术结合抗生素持续灌洗长管状骨感染的髓腔,能引流充分,有效而持久的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李刚任飞程春生田涛涛
- 关键词:负压吸引术抗生素灌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