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金凤

作品数:2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话剧
  • 6篇文学
  • 4篇意象
  • 3篇教学
  • 2篇大众
  • 2篇大众化
  • 2篇审美
  • 2篇十七年时期
  • 2篇现实主义
  • 2篇小说
  • 2篇话剧创作
  • 2篇话剧文学
  • 2篇本科
  • 2篇本科教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大众化倾向
  • 1篇代文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地域文学

机构

  • 19篇大庆师范学院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任金凤
  • 6篇李枫
  • 1篇宋景峰
  • 1篇姜秀丽
  • 1篇张希玲
  • 1篇王勇
  • 1篇赵丽
  • 1篇张文东
  • 1篇冯达

传媒

  • 4篇大庆社会科学
  • 3篇大庆师范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2篇黑河学院学报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世纪桥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庆话剧中的平民视角研究——以杨利民剧作为例
2014年
杨利民是黑土地上一位出色的戏剧作家,在他的话剧中充分体现着普通人民大众的平民视角,始终用最原始的最平民化的角度塑造人物形象,如特定时期的石油工人,工作在第一线的知识分子,以及独具个性的"边缘人"形象。众多作品中的不同类型人物形象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着作家创作中的大众化角度。
任金凤李枫
关键词:话剧平民意识
伪满洲国时期李乔话剧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2021年
东北话剧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萌芽,但受日本侵略战争的影响,东北沦陷区话剧作家的创作受殖民者的控制十分严重,这使得东北沦陷区话剧作家的作品带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征。作为沦陷区的话剧创作者,李乔的话剧创作既要反映出对异族入侵的愤恨,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风骨,又常常迫于压力,进行附和国策的书写。对李乔话剧作品的现实主义特征进行研究,能够管窥东北沦陷区话剧创作的思想主旨和创作倾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任金凤
关键词:现实主义特征
斯坦尼体系对龙江十七年话剧现实主义舞台艺术的影响
2019年
黑龙江十七年话剧的发展深受斯坦尼体系的影响,尤其是"体验艺术"、"真实再现"、"审美效果",既在舞台上真实再现了黑龙江的地域特点和生活环境,又彰显了北方人热情豪爽、粗犷朴厚的性格气质,这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度的审美价值,更是对今后龙江话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姜秀丽任金凤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萧红对北方乡村的客观再现与主观沉思
2004年
受北方乡村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得东北作家在用语言和文字再现北方乡村的生活时 ,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那种古朴自然的原始美 ,展示那种凄苦倔强的悲壮美 ,释放那种粗野狂放的刚毅美 ,从哈尔滨籍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中我们就可以粗略地了解到北方乡村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北方农民独有的精神气质。
任金凤
十七年时期龙江话剧底层文学写作视角研究
2019年
十七年时期,我国话剧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黑龙江话剧与整个中国的话剧艺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对中国话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黑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文化,龙江话剧在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为创作基础的同时,也积极选取大众化的写作视角,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展现出龙江人民的朴实、善良,以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新社会的无限憧憬。这也是它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任金凤金颖男
关键词:当代文学十七年时期大众化写作视角
坚定、坚守、坚持——评《杨利民剧作集》中的石油人
2015年
杨利民作为大庆本土戏剧家,在《杨利民剧作集》中以一批坚定信念、坚守岗位、坚持自力更生的平民的创业历程,完成了对大庆石油发展历史的书写。在大庆这片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在这片神奇莫测的大荒野中,通过《黑色的石头》中的采油工人、《地质师》中的"骆驼"、《大荒野》中的看井人、《铁人轶事》中的王进喜等一批石油人的塑造,赞美了创业者的无私奉献、平凡人的崇高品质,传承弘扬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同时,也使得《杨利民剧作集》成为了中国话剧领域不朽的财富。
任金凤李枫
关键词:话剧评论
本科生话剧文学创作探索与实践
2017年
当下社会的大环境使得当代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本科教学中的话剧文学类课程设置,则可以通过课上课下的引导,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作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在当下话剧市场低迷的现实中,也可在话剧创作的层面上培养一些后备力量。,
任金凤
关键词:话剧创作文学创作本科生当代大学生本科教学
杨利民剧作中的意象研究
2013年
杨利民这个新时期极具有影响力的剧作家,凭借着他对石油大地的满腔热爱,凭借着他内心的淳朴与本真,凭借着他对这个时代特有的敏感,写出一部部引人深思的优秀剧作。究其话剧的成就,其中之一就在于对荒原、风雪及月亮意象的运用上。剧中常常通过意象渲染气氛、勾勒外部环境、表现剧作深刻的主题,进而表达悲剧意义,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引发读者思考。
任金凤
关键词:地域文学意象
大庆话剧的大众审美倾向研究
2019年
大庆话剧是以宣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话剧,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庆话剧从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达到高潮,期间导演孙维世、剧作家杨利民纷纷深入实地考察,以石油工人及工人家属为视角,以斯坦尼戏剧体系中的理论知识为创作原则,以大众的审美为创作倾向,呈现出一部又一部话剧精品,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为今后的话剧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任金凤
大庆文学篝火意象叙事的原型阐释被引量:1
2014年
大庆文学中普遍存在篝火意象叙事。这些意象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神话原型的意义,由于北方作家多受萨满文化的浸润,因此,其篝火意象也主要源于萨满神话原型。篝火原型表征着石油工人恶劣的生态环境,象征了石油工人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石油工人对光明的向往,昭示了人性的善恶。
李枫任金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