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勇亚

作品数:42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9篇肿瘤
  • 8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血吸虫
  • 6篇日本血吸虫
  • 6篇吸虫
  • 6篇免疫
  • 6篇癌基因
  • 6篇病理
  • 5篇抗体
  • 4篇日本血吸虫成...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癌
  • 4篇毛蚴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抗日本血吸虫
  • 4篇膀胱
  • 3篇单克隆

机构

  • 2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5篇山西职工医学...
  • 11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作者

  • 42篇任勇亚
  • 14篇冯振卿
  • 8篇李红
  • 8篇杜丽坚
  • 6篇朱进
  • 6篇管晓虹
  • 6篇顾春艳
  • 5篇李士瑛
  • 4篇张慧林
  • 3篇杨龙泉
  • 3篇董跃强
  • 3篇田智丹
  • 3篇冀春萱
  • 3篇冷静
  • 3篇戚晓红
  • 2篇仇镇宁
  • 2篇许静
  • 2篇朱晓娟
  • 2篇任政
  • 2篇张晓

传媒

  • 5篇山西职工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长治医学院学...
  • 3篇山西中医学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教育界(高等...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IMMT全人源Fab抗体及其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抗IMMT全人源Fab抗体及其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轻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重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
任勇亚杜丽坚任政张晓李红冯振卿
用APDA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评价
1992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应用APDA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临床诊断为慢阻肺均符合1979年的诊断标准。
杜丽坚任勇亚
关键词:肺疾病
食管鳞癌P^(16)与Rb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2000年
目的 :探讨P16与Rb蛋白与原发性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分析P16与Rb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0 2例原发性食管鳞癌中P16与R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分化鳞癌中P16与Rb均为阳性表达 ,低分化鳞癌中阳性表达分别为 48 1%和 5 7 4%。在 3 1例Rb蛋白阳性标本中 ,2 4例显示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表达 ,在 2 3例Rb蛋白阴性标本中有 19例显示P16蛋白阳性或强阳性。结论 :P16蛋白表达缺失及Rb蛋白表达阳性在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P16与Rb蛋白阳性表达的相互抑制 。
任勇亚李士瑛
关键词:P^53蛋白RB蛋白食管肿瘤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策略被引量:1
2019年
目前,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医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入手,在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任勇亚杜丽坚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大肠癌p16^(Ink4a)和周期素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p16Ink4a和周期素(cyclin)D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肠癌及正常大肠黏膜中p16Ink4a和周期素D1的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16Ink4a和周期素D1表达率为57.35%和73.53%,而对照组为85.00%和0.00%,两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Ink4a和周期素D1表达与大肠癌分化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大肠癌中p16Ink4a与周期素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肠癌发生机制涉及p16Ink4a和周期素D1调节通路中多个基因的异常,且与大肠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等有关。周期素D1蛋白高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发生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p16Ink4a低表达反映了大肠癌恶性进展,是有价值的预后因子。
焦学信任勇亚
关键词:大肠肿瘤癌基因P16^INK4A周期素D1
肾透明细胞癌与Cyclin D1基因多态性及相关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中Cyclin D1基因DNA序列的多态性及其相关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抽提55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和24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的基因组DNA,PCR扩增Cy-clin D1的4号外显子的基因组DNA片段,并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统计Cyclin D1第242号密码子多态性的分布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基因多态性对Cyclin D1、Cdk6和pRb的表达水平以及对pR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55例癌组织中,12例(21.8%)的基因型显示为GG;24例(43.6%)的基因型显示为AG;19例(34.5%)的基因型显示为AA。基因型为AA和AG的肾癌组织,其Cyclin D1表达水平和pRb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基因型为GG的肾癌组织(P<0.01)。GG型肾癌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和pRb磷酸化水平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A和AG型肾癌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分别达到正常组织的(4.87±2.38)倍和(3.43±1.74)倍。多数AA和AG型肾癌的分级显著高于GG型肾癌的分级(P<0.05),但肾癌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透明细胞癌中,Cyclin D1基因第242号密码子具有多态性,且Cyclin D1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pRb的磷酸化水平,与肾癌病理分级和预后关系密切。
任勇亚杜丽坚冯振卿冷静
关键词:肾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等位基因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乳腺癌发病率在女性肿瘤中位居第一,而且随着人口不断城市化发展,乳腺癌发生率与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对乳腺癌的传统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四种方法。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发病的基因和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肿瘤细胞中特有的结构、功能区域、分子基团、生物酶以及信号转导通路为治疗位点,通过调节或阻断这些分子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靶点,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等,从分子水平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的特点,对肿瘤细胞起到调节和稳定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日渐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的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作一简要综述。
任鸿任勇亚任斐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HER-2
nm23基因产物/NDPK在膀胱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nm2 3/NDPK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其与多种指标的关系。结果 :nm2 3/NDPK表达强度随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高分化肿瘤nm2 3/NDPK表达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肿瘤 ,有淋巴结转移者nm2 3/NDPK表达显著低于未转移者。结论 :nm2 3/NDPK可能在膀胱癌发生及转移中起不同调节作用 ,可作为评价膀胱癌恶性程度、肿瘤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任勇亚李士瑛
关键词:膀胱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全文增补中
病理学双语教学初探被引量:6
2008年
摘要:双语教学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蕴涵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娴熟地掌握外语,才能方便地吸收先进的医学知识。从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病理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优势等方面入手,对病理学双语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马娟冯振卿冷静任勇亚白小明
关键词:病理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miR-34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miR-34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43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4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miR-34a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检测miR-34a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新的肿瘤标记物或预后因子。
田智丹任勇亚戚晓红冯振卿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MIR-34A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