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利军
- 作品数:52 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利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1,8-cineole)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进行防治,为延长兰州百合贮存期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兰州百合、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为材料,以病原细菌摩加夫芽孢杆菌(B-6)和病原真菌李氏木霉(F-2)、篮状菌(F-3)和镰刀菌(F-6)为靶标菌,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采用熏蒸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病原菌细胞壁的影响;分别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含有病原细菌悬浮液和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兰州百合,筛选最佳的防治浓度;测定兰州百合自由基清除率,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可溶性总糖和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结果】抑菌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病原细菌B-6的MIC值均为1.25 mL/L,MBC值分别为1.25和5.00 mL/L;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毒力作用,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F-2、F-3、F-6的EC_(50)分别为0.314,0.336,0.357 mL/L和0.280,0.289,0.420 mL/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病原细菌细胞菌体完整,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细菌单个菌体不完整,大量菌体堆积,内容物渗出;对照组病原真菌菌丝为均匀而规则的管状,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菌丝表面出现大量褶皱、断裂及扭曲。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接种病原菌后的兰州百合最佳防治浓度均为15.38μL/L。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均能抑制兰州百合自身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降低兰州百合的褐变率,减少MDA积累,增加SOD活性,抑制POD和PP
- 令利军程文婷蒋坤玲王圆圆罗鸿杨彩云庞明梅马稳霞
- 关键词:兰州百合病害防治采后病害
- 微嗜酸寡养单胞菌EFS1的产电性能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背景】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作为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资源,在产电的同时可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达到资源最大化的目的。【目的】从MFC中分离获得一株可培养微生物,研究其产电特性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絮凝、重金属耐受、苯酚降解性能,为扩展产电菌资源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WO3纳米探针从MFC阳极中筛选获得一株具备产电和絮凝性能的菌株,命名为EFS1。运用循环伏安分析结合扫描电镜观测阳极电极;改变外电阻测定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测定菌株的絮凝、重金属耐受及苯酚降解性能。【结果】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菌株EFS1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菌株EFS1具有稳定的产电周期,周期电压最高可达300 mV,功率密度可达56.25 mW/m2;扫描电镜发现菌株存在直接接触电极及分泌电子中介体传递电子的方式;MFC内阻为1000Ω左右。有氧条件下菌株的絮凝率可达到70%,存在电子受体的无氧环境中可达到80%;该菌株还具有良好的Cd^(2+)、Cu^(2+)、Mn^(2+)耐受性及苯酚降解性能,在48 h、2–4 mg/L时苯酚降解率达到了100%。【结论】研究验证了产电菌EFS1具备絮凝能力、重金属耐受、苯酚降解的可能性,为产电菌的开发及污水处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 令利军杨彩云李子彬罗鸿冯升来赵云花涂艺馨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絮凝苯酚降解
- 兰州百合鳞茎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在中职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23年
-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与鉴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兰州百合鳞茎为材料,设计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感受到研究微生物的乐趣,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 令利军庞明梅蒋坤玲装淑芳赵欣蕊
- 关键词:兰州百合分离纯化菌株鉴定
- 一种挥发性抑芽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抑芽剂及其应用,涉及农作物贮存领域,挥发性抑芽剂包括以下成分:有机物活性成分、溶剂、助剂,本发明的抑芽剂中有机物具有挥发性,可以气体、液体、凝胶等形式作用于种子类和根茎类作物,抑芽剂剂型灵活性大,并且...
- 令利军 张文悦李瑶 莫容秀
- 利用RNAi技术创制低醇溶蛋白啤酒大麦新种质的研究
- 张正英李静雯李淑洁闫永荣赵丽娟王红梅令利军余春磊刘佳裴海燕王小琴
- 根据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B-hordein)核心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甘啤4号、甘啤5号为供体材料,克隆了2条349bp的啤酒大麦B-hordein片段(gp4和gp5)。构建了携带B-hordein片段(gp4)反...
- 关键词:
- 关键词:啤酒大麦转基因
- 贵州省爬行类新纪录——黄纹石龙子被引量:1
- 2012年
- 2011年7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乡九万大山采得石龙子1只,经鉴定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为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 龚大洁张永宏孙立新令利军闫礼
- 关键词:爬行类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玉米秸秆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菌群结构特征被引量:11
- 2017年
- 采用DNS、苯酚硫酸法每隔2 d检测自然发酵秸秆发酵液中的还原糖与总糖质量浓度,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秸秆自然发酵初期、中期、末期样品细菌16SrRNA基因的V4~V5区测序,分析不同时期的玉米秸秆腐烂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发现: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的还原糖与总糖质量浓度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测序共获得80575条有效序列,3307个操作分类单元序列,共涉及细菌18门,194属.自然发酵过程中,样品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发现,在发酵中后期,拟杆菌门的菌群明显增加,变形菌门菌群持续减少,厚壁菌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末期菌属的数目相对于发酵初期,增加了69.3%.参与秸秆发酵的细菌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的优势菌群.
- 令利军何楠白雪蒲伟军马敏娟刘燕
- 关键词:玉米秸秆高通量测序细菌群落
- 茵陈蒿精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研究茵陈蒿精油的化学成分、抗氧化能力、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为蒿属植物精油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的茵陈蒿植株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1,1-二苯基-2-二硝基苯肼(DPPH)测定茵陈蒿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6种病原细菌和白色念珠菌、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马铃薯立枯丝核菌7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白色念珠菌及6种供试病原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值;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其他6种真菌的抑制率,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茵陈蒿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的影响。【结果】GC-MS分析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共分离出2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蒿酮(37.59%)、乙酸丁酯(22.75%)和桉叶油醇(11.34%)。茵陈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对供试菌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供试菌种的MIC值为2.5~80μL/mL,MBC值为5~150μL/mL;茵陈蒿精油对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毒力效果,EC50为3.371~10.942μL/m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破坏了菌株的细胞壁,使菌体内容物渗出,导致菌体形态发生改变。【结论】茵陈蒿精油化学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能力,在农作物病害防治及食品保鲜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冯升来马稳霞赵云花涂艺馨杨彩云令利军王楠陈学林
- 关键词:茵陈蒿精油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
- 狭叶半夏凝集素结构域表达与功能研究
- 半夏凝集素(Pinellia ternata agglutinin,PTA)是一种双结构域(two-domain)的雪花莲凝集素类似的植物凝集素(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 related ...
- 令利军
- 关键词:植物凝集素结构域
- 文献传递
- 猪毛蒿精油及其活性成分萜品-4-醇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探究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精油及其活性成分萜品-4-醇对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的抗菌活性及其在花生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对猪毛蒿精油进行成分分析;采取熏蒸法检测猪毛蒿精油及萜品-4-醇对黄曲霉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花生体内霉菌数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猪毛蒿精油和萜品-4-醇对黄曲霉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猪毛蒿精油由24种化合物组成,其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43.8%),萜品-4-醇在猪毛蒿精油中的含量为2.81%;猪毛蒿精油和萜品-4-醇可显著抑制黄曲霉菌丝的生长,并导致菌丝皱缩、扭曲和凹陷;体内抑菌试验发现,猪毛蒿精油和萜品-4-醇能显著降低花生体内霉菌数。
- 令利军赵云花马稳霞冯升来杨彩云涂艺馨张继
- 关键词:黄曲霉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