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志国

作品数:21 被引量:51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储层
  • 6篇砂体
  • 5篇油层
  • 5篇油田
  • 5篇河道砂
  • 4篇油藏
  • 4篇砂岩
  • 4篇河道砂体
  • 3篇剩余油
  • 3篇夹层
  • 3篇河流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地层
  • 2篇地质
  • 2篇萨零组
  • 2篇三角洲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1篇付志国
  • 5篇赵翰卿
  • 3篇迟博
  • 3篇张永庆
  • 2篇白振强
  • 2篇郑荣才
  • 2篇吕晓光
  • 2篇李照永
  • 2篇杨会东
  • 2篇王广运
  • 2篇刘卫丽
  • 2篇向传刚
  • 1篇文华国
  • 1篇杨青山
  • 1篇刘波
  • 1篇张帆
  • 1篇乔霞
  • 1篇吴胜和
  • 1篇李敏
  • 1篇黄兴艳

传媒

  • 7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中外能源
  • 1篇第四届全国油...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精细地质研究准确鉴别古代河流砂体被引量:27
1995年
大庆油田喇嘛甸至萨中地区的葡12油层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大型沉积体系泛滥平原相末端,内部发育着2类性质截然不同的大型河流砂体,传统地质研究方法始终不能准确地鉴别其成因。近年来通过大面积密井网资料的精细地质研究,证实了这2类砂体分别属于泛滥平原下游的大型曲流河及砂质辫状河砂体,为正确认识储层非均质特征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赵翰卿付志国刘波
关键词:砂体河流储集层
河流沉积储层砂体内部非均质表征
开发实践表明,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以河道砂岩为主的储层内依然存在一定未动用或含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这些剩余油的存在大部分是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造成的。大庆喇萨杏油田的河流一三角洲沉积储层中发育的各类河道砂体,不但规模形态变...
付志国
关键词:河道砂体非均质三维地质模型
低效、无效循环层测井识别描述方法被引量:25
2007年
如何识别描述低效、无效循环层已经成为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高效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喇嘛甸油田相渗实验资料、岩心分析,确定了应用驱油效率判别低效、无效循环层的新思路。并选用高分辨率声波、补偿密度、高分辨率深侧向、微球等测井曲线,以测井解释理论为指导,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参数测井解释经验方程,实现了应用常规测井方法定量解释油层驱油效率,识别描述低效、无效循环层的技术方法。为大面积快速识别低效、无效循环层,定量求取低效、无效循环层的各项地质参数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付志国杨青山刘宏艳杨小明刘卫丽
关键词:测井解释驱油效率
大庆萨北开发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葡Ⅰ-2油层曲流河边滩砂体内部建筑结构被引量:4
2008年
以油田密网井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在大量现代沉积资料调研和露头考查的基础上,以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北三区葡Ⅰ-2油层为例,通过详细的曲流河边滩储层的沉积特征描述和砂体储、隔层结构分析,形成揭示单一边滩砂体内部侧积夹层分布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层内建筑结构研究思路。该研究思路在理论上主要涉及相互叠置的河道砂体沉积单元的微相识别、单砂体劈分、描述,在应用上主要涉及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表征技术。以葡Ⅰ-22砂层为例的侧积夹层外部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的精细描述结果,表明这一技术方法是描述河流相储集砂体均质体系特征最有效的技术方法之一,可为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开采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撑。
郑荣才付志国张永庆杨会东文华国
关键词:河道砂体建筑结构夹层
大庆油田喇萨杏地区萨零组储层特征被引量:6
2001年
从萨零组储层的宏观分布 ,微观特征及岩心描述入手 ,深入细致地对萨零组储层进行了解剖 ,认为 :萨零组储层在纵向上有两个沉积旋回 ,对应两个砂岩组 ,两个砂岩组细分为 8个小层。在萨中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正常三角洲沉积 ,为三角洲前缘相 ,这个正常的三角洲较萨一组沉积时期 ,具有水域扩大、湖岸线向前推进、三角洲沉积面积减小的特点。在萨中地区以南 ,沉积事件夹有远端浊流沉积现象 ,尽管尚未找到典型的鲍玛序列 ,浊积现象不甚明显 ,但也足以证明萨零组在沉积上与正常三角洲沉积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决定了萨零组储层有着自己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萨零组储层分布面积比萨一组储层分布面积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频繁。
张帆王大伟付志国
关键词:大庆油田萨零组储层岩心沉积旋回
大庆喇萨杏油田萨零组油层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9
2003年
为研究开发萨零组油层的可行性,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喇萨杏油田萨零组油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标准采用目前公认的行业标准和经验判断标准,选取流体物性、砂岩发育程度、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岩石敏感性、储层物性等作为评价参数,通过实际资料与标准对比,得出单因素评价矩阵。依据单一因素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相应的权重系数,并应用模型计算出最终评价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判定萨零组油层属于“差”的水平。
王广运黄兴艳付志国
关键词:萨零组油藏评价
储层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描述法被引量:75
2004年
大庆油田应用现代沉积和露头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思想和自创的模式预测描述法 ,研制出依据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大型河流 三角洲特有的沉积规律与模式 ,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逐级解剖砂体几何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 ,精细地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系统描述储层宏观非均质体系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整套储层划分为岩相段、单砂层、沉积微相、单砂体、建筑结构单元、内部非均质等 6个描述层次 ,并对砂体井间连续性、几何形态与边界位置、厚度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采用模式化预测性描述 ,较好地解决了储层复杂非均质体系描述和井间砂体预测的难题。
赵翰卿付志国吕晓光
关键词:河流三角洲储层描述层次分析
特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随着油田开发深入,低-特低渗透储层逐渐成为油田开发的有效接替与补充,本文以三肇凹陷低-特低渗透扶杨油层为例,在精细储层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储层渗流地质参数与生产动态测试相互关系将低渗透储层的流动单元划分为3类,并对各类流动...
李照永付志国迟博
关键词:油田勘探特低渗透储层
体积分配原理在河流-三角洲相储层分析中的应用——以大庆长垣萨葡油层为例被引量:9
2006年
通过大庆长垣油田萨葡油层大量钻井资料的沉积相分析、基准面旋回划分、等时地层对比为基础的砂体解剖,对该油层中相当于中、短期旋回规模级别的河流-三角洲相储集砂体在不同可容空间变化过程中的发育程度及其与体积分配关系的地层过程分析,表明在中期旋回基准面升、降过程的范围内,短期旋回的河流-三角洲相储集砂体的体积分配与A/S值具有特定的匹配关系,出现四种情况:(1)对应A/S 1→A/S<1的基准面由下降折向上升的转变期,为强迫进积→主动进积的体积分配由缩小折向加大的转换期,因此为有利储层发育的时期,尤其是基准面上升初期的主动进积期,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时期。(2)对应A/S<1→A/S=1→A/S>1的基准面持续上升过程,为主动进积→加积→退积的过程,体积分配由大缩小。(3)对应A/S>1的湖泛期,为可容纳空间最大而沉积物供给量最少与向盆地方向迁移距离和体积分配最小的稳定加积期,因此为不利储层发育的时期。(4)对应A/S>1→A/S=1→A/S<1的基准面下降过程,体积分配出现由加积→强迫进积的由大而小过程,虽然沉积物向盆地方向迁移距离最大,但被分配的体积却最小。基准面旋回的体积分配过程分析,表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有效地指导油气藏开发工程中对储层宏观分布的预测。
付志国郑荣才赵翰卿唐金荣
关键词:储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一种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的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无法进行有效预测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某一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属性提取,获取各种地震属性;(2)制作研究区内各井合成地震记录,分别...
付志国迟博吕金龙杨桂南唐振国孙鹏鹏李照永王建凯孙淑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