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梅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7篇心病
  • 7篇冠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冠心病
  • 5篇造影
  • 5篇疗效
  • 5篇临床疗效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动脉疾病
  • 4篇心肌
  • 4篇综合征
  • 4篇急性冠脉
  • 4篇急性冠脉综合...
  • 4篇冠脉综合征
  • 4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动脉途径
  • 3篇动脉造影

机构

  • 29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29篇于梅
  • 9篇兰凤敏
  • 4篇杨文生
  • 4篇王旭
  • 3篇刘淑平
  • 3篇聂凌
  • 3篇张帆
  • 3篇石常英
  • 2篇刘淑萍
  • 2篇魏向东
  • 2篇靳静
  • 2篇蔡丽霞
  • 2篇荣梅
  • 1篇杨红梅
  • 1篇苏淑红
  • 1篇吴永健
  • 1篇王君
  • 1篇田志华
  • 1篇安巨会
  • 1篇叶振梅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神经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1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临床的角度认识肺栓塞被引量:4
2006年
相对于国际上肺栓塞的研究而言,我国对其的防治和研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临床医生缺乏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和不能正确应用肺栓塞的诊断技术,是我国肺栓塞诊断率较低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阐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识。
于梅兰凤敏刘淑萍
发芽马铃薯中毒被引量:6
2001年
笔者在急诊工作期间,曾遇到一起5人急性马铃薯中毒事件.5例患者于当日晚9时以相同主诉:恶心、呕吐伴腹痛、腹泻1小时同时来诊,其中以一例30岁男性患者辛某病情最重:剧烈呕吐,血压偏低,85/50 mmHg(1 mmHg=0.133 kPa).
于梅
关键词:中毒洗胃食物中毒
肺动脉栓塞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肺动脉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可达20%~30%,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占全部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在我国并非少见,但因缺少检查手段和足够的警惕,致使误诊、漏诊颇多,使绝大多数肺动脉栓塞未得到正确诊断,这也是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现将我院近两年来诊断为肺栓塞的住院患者28例报道如下。
杨文生张帆于梅聂玲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死亡率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1周内心电图变化与临床疗效研究
2016年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后1周内的心电图变化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经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的7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内的QT间期、QRS时间、RV5+SV1值变化及主要心律失常类型,观察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高电压、左前分支阻滞比例低于术前[36.0%(27/75)比53.3%(40/70),2.7%(2/75)比12.0%(9/7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异常Q波比例高于术前[41.3%(31/75)比6.7%(5/75),42.7%(32/75)比26.7%(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大于术前[(77±21)m L比(70±20)m L,(32±8)m L比(29±10)m L],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低于术前[(1.5±0.3)级比(3.4±0.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术后心电图发生明显改变,但并不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刘淼于梅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家族史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96例冠心病患者,核实全部病史情况,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计496例患者中(男311、女185),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家族史以及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所占百分比,男性分别为:47%,52%,31%,46%,23%,52%;女性分别为:9%,50%,53%,49%,26%,74%。其中,吸烟比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病、血脂代谢紊乱和家族史对不同性别冠心病的作用强度无差别,糖尿病和年龄对女性冠心病的作用强度明显大于男性(P<0.05),但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女性血脂代谢紊乱的比率远远高于男性(男性41%、女性59%)。结论不同性别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糖尿病和血脂代谢紊乱是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于梅
关键词:冠心病性别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50例ACS住院病人,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5mg,每晚1次顿服;B组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顿服;C组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8周抽血检测血hs-CRP,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间血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C组病人血hs-CRP水平较治疗前略下降(P>0.05),B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服药8周后3组hs-CRP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B组较A组、C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10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病人hs-CRP的效果更明显,从而提示此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更有效地控制ACS的发生。
孙晓东张玲姬于梅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
老年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0例以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均于1周后纠正心衰,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改善心肌血供氧供,降低心肌氧耗,减轻和逆转心肌肥厚和重塑,增加左室顺应性,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
于梅
关键词:舒张性心衰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刘淑萍蔡丽霞于梅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药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晚期贴壁不良致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
2008年
王旭聂凌于梅
关键词:西罗莫司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桡动脉途径32例,股动脉途径7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血管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躯体不适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应积极推广。
兰凤敏于梅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介入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