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柱
- 作品数:1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 2014年
-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认真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创新实践,全面发展,追求和谐。这既是教育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和要求,又是必须遵循和追求的教育发展目标。
- 于国柱
- 关键词:教育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建设者立德树人德智体美以人为本接班人
- 教育里的大智慧与小聪明
- 2010年
- 《道德经》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强,有大伪。”
- 于国柱
- 关键词:大智慧聪明教育《道德经》
-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到底有多远
- 2009年
- 山东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齐鲁大地吹起了一股清新的教育之风,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除了贯彻时间、课程等硬性要求之外,更多的是迟疑与观望,让人觉得素质教育的推行仍然举步维艰。
- 于国柱
-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课程
- 教育的期待与期待的教育
- 2013年
- 《道德经》里说:“大器晚成,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大型的器材要经过很久时期才能完成,最灵巧的反而好像很笨拙,
- 于国柱
- 关键词:教育《道德经》
- 浅论儒家思想的特征和现实意义
- 2007年
- 孔子离去2400多年了,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在造就民族美德(忠恕之道)、奠定民族品性(中庸、亲情、伦理、传统)和民族文化的走向(“重于人事,轻于天命”)上,都给中华民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试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对儒家思想文化及其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建设中可资借鉴的作用做些点滴的思考。
- 于国柱
-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主义国家统治地位儒家学说中华文化忠恕之道
- 历史,给出最终的评判
- 2020年
- 朋友发来了一个微信,问两份名单,分别认识多少?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如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第一份名单里,只知道毕沅。所谓的知道也只是了解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是从《毕氏宗族》中了解到的。其余,就毫不知晓了。如此的“知道”,严格地说,是不知道。
- 于国柱
- 关键词:陈沆金圣叹毕沅
- 与许锡良先生就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的磋商
- 2013年
- 看了许锡良先生写的《孔子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人》(网络可查),
- 于国柱
- 关键词:中国人儒家思想锡良磋商
- 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
- 2016年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纯正的思想与人性化教育孔子编纂“六经”,并坚持以《诗》《书》《礼》《乐》教授学生。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思想无邪念。表达出了孔子对自己纯正思想的欣悦。他为了表白自己坚韧的操守,
- 于国柱
- 关键词:思无邪教育智慧《书》人性化教育《礼》游于艺
- 初中学生缺什么被引量:1
- 2007年
- 笔者以“初中学生缺什么”为研究课题。对初中学生的日常表现及发展潜势进行了长期观察、分析与思考.分析概括了初中学生七个方面的缺失。这些缺失虽然不能说是普遍而突出的现象.但从中折射出的当前基础教育和初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却令人警醒。
- 于国柱
- 关键词:初中学生基础教育挫败感责任感
- 疫情过后六大国民意识重构
- 2020年
- 国民意识是一个国家民众对国家制度、社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整体性认知与评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和标志。2020年春节前后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人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相信疫情过后,全国人民的思想意识都会有所触动、有所改变。
- 于国柱
- 关键词:思想教育课社会现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