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甲肝
  • 5篇疫苗
  • 4篇病毒
  • 3篇甲肝病毒
  • 3篇减毒活疫苗
  • 3篇肝病
  • 2篇滴度
  • 2篇免疫
  • 2篇口服
  • 2篇甲肝减毒活疫...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滴度
  • 1篇动物
  • 1篇疫苗生产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力
  • 1篇试剂
  • 1篇培养物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南省卫生防...

作者

  • 10篇丁雪凤
  • 8篇谢忠平
  • 4篇龙润乡
  • 3篇全文琦
  • 3篇崔萍芳
  • 3篇宋霞
  • 3篇李华
  • 2篇李文忠
  • 2篇段维国
  • 2篇潘玥
  • 2篇熊秋霞
  • 2篇杨丽仙
  • 2篇陈巍
  • 2篇张鸣
  • 2篇洪超
  • 1篇孙茂盛
  • 1篇徐琼芳
  • 1篇杨净思
  • 1篇陈元鼎
  • 1篇侯宗柳

传媒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云南医药
  • 1篇病毒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仿抽提细胞培养物中纯化甲肝病毒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氯仿抽提纯化甲型肝炎病毒 (HAV )过程中多种因素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正交分析方法 ,对抽提纯化过程中超声波、氯仿、洗涤液等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的比较。结果 病毒液的体积与超声波功率相匹配破碎效果较好 ;用PBS及NS作洗涤液比MEM效果好 ;氯仿的质量也是影响抽提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 氯仿抽提纯化HAV过程中多种因素均会对其活性产生影响 ,需探索一个合适条件 。
谢忠平宋霞李文忠熊秋霞李华崔萍芳全文琦丁雪凤
关键词:甲肝病毒感染性滴度氯仿纯化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病理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分析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病理学改变特征,对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两种注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1988~2004年间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内注射法总合格率为99.38%,脊髓内注射法总合格率为98.14%,两种注射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脊髓内注射法检定不合格的3批疫苗,经脑内注射法检定也不合格。脊髓内注射法90%以上的Ⅲ型疫苗(中Ⅲ2株)平均病变得分小于SabinⅢ型参考品,提示中Ⅲ2疫苗株的减毒程度明显高于SabinⅢ型;单批疫苗检定与多批疫苗合并检定,其病变得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脑内注射法原倍疫苗剂量组与10-1稀释度剂量组病变率及病变程度构成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SabinⅠ型病变率(4.88%)高于SabinⅡ型(0.65%)及中Ⅲ2(0.67%),而SabinⅡ型及中Ⅲ2之间病变率差异则无显著意义;复试组病变发生率6%(6/100)高于初试组0.66%(12/1812),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脑内注射法与脊髓内注射法均是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的敏感方法,病理结果准确可靠。
谢忠平陈瀚博沈冬陈巍杨丽仙丁雪凤王庆玲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神经毒力病理学改变
甲肝疫苗抗原滴度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008年
龙润乡丁雪凤洪超周文晶宋晓艳周玉波谢忠平
关键词:甲肝疫苗感染性滴度疫苗生产检测试剂
甲肝减毒活疫苗口服免疫动物后的抗体反应被引量:3
2006年
用PLAG微粒包裹甲肝减毒活疫苗制成微球口眼免疫恒河猴及昆明种小鼠,用EIA法对HAV-IgM、HAV-IgG、HAV-IgA等抗体进行检测,以筛选一种方便易行的免疫途径。结果表明;恒河猴抗体应答于第3周出现,高峰期在5~6周,达1261mIU/mL,随后逐渐下降,口服加强免疫后,抗体回升,野毒株攻击后,抗体再度回升达1244mIU/mL。初次免疫HAV-IgM滴度为1:4000,加强免疫后滴度为1:1000,野毒株攻击后下降为1:100。对照组仪在野毒株攻击后测到HAV-IgM。小鼠免疫2周后有HAV-IgG抗体产生,4周达高峰,S-IgA抗体1周开始测到,4周达高峰并持续两周后开始下降。微粒包裹疫苗免疫灵长类动物后所诱导产生的抗体应答,对野毒株攻击的保护效果明显。小鼠免疫结果与报道相似,但抗体反应出现的时间较免疫恒河猴的时间有所提前。
龙润乡侯宗柳谢忠平丁雪凤潘玥黄成张鸣杨丽仙
关键词:口服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
H_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单层及悬浮吸附工艺不同收毒时间生产的H2株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甲肝活疫苗)接种恒河猴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方法筛选甲肝抗体阴性,丙氨酸转胺酶(ALT)正常的恒河猴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下肢静脉注射疫苗1 ml/只。接种3 d内,每天观察有无局部和全身反应,0,2,3,4,6,8周采血测ALT及甲肝抗体,0,4,8周肝穿做组织病理检查,观察到期尸检。结果接种疫苗3 d内,所有恒河猴均无局部和全身反应。观察全程ALT正常,肝脏无特殊组织病理改变。免后4周甲肝抗体全部阳转,单层工艺26 d疫苗、悬浮工艺23和26 d疫苗几何平均滴度(GMT)4周分别为9.2,14.9和27.9;8周分别为32,64和64;悬浮工艺23 d和26 d疫苗猴体免疫效果相似,且两者均明显优于单层工艺疫苗。结论悬浮吸附工艺23 d收毒疫苗接种恒河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的免疫效果,采用悬浮吸附工艺生产H2株甲肝活疫苗23 d收获病毒较经济和稳妥。
杨净思陈洪波杨晓蕾杨伟丁雪凤张云昆潘玥张鸣
关键词:恒河猴免疫效果
HAV吕8株生长特性及残余活毒检测方法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对甲型肝炎病毒吕8株(HAV吕8)培养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其灭活后残余活毒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通过一步生长曲线确定HAV吕8株的生长增殖高峰;将活病毒样品作2倍系列稀释后接种于细胞,研究不同接种量的最早检出时间;以统计学方法计算细胞培养方法检测HAV的灵敏性及可靠性;以病毒在细胞上的感染性为指标,经3次传代检测其有无感染性,以确证灭活疫苗残余活毒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HAV吕8株细胞培养增殖高峰约为d20 ̄24;细胞培养方法检测甲肝病毒的灵敏性可达1.79CCID50、可靠检出甲肝病毒的最低量为10.23CCID50;凡达到ELISA的检出灵敏度的HAV接种样品,当培养增殖到d12时,均能被检出;当HAV含量达到512Eu/0.1ml时,不论是活病毒还是已灭活病毒,其吸附在细胞上的残余病毒量均能达到ELISA的检测灵敏度。[结论]将甲肝灭活疫苗样品接种细胞进行残余活毒检测,经3次传代,每次培养20d以上,该检测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检测结果是可靠的。
谢忠平宋霞段维国丁雪凤全文琦李文忠黄铠陈巍
关键词:甲肝病毒甲肝灭活疫苗
云南省昭通市婴幼儿急性胃肠炎中轮状病毒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道应用PACE、EM、ELISA检测技术,对1982年10月到1985年12月间采自云南省昭通市的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患者大便标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RV)和腺病毒(Adv)的研究结果。从309例标本中共检出169例含有RV,阳性率为54.7%。在不同性别间RV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RV>6月~24月龄患儿组中的检出率(59.1%)显著高于(?)6月龄患儿组(33.3%)(P<0.01)。10月至1月是PV胃肠炎流行的高峰季节,在这一季节中RV的检出率(65.1%)显著高于其它季节(P<0.001)。对RV基因RNA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984年2月至1985年12月间在昭通市流行的RV全为第二亚组。Adv在婴幼儿急性胃肠炎中的检出率为16.7%。结果表明,RV是昭通市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它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陈元鼎张惠芬孙茂盛丁雪凤戴国珍万新邦王丽春李家喜苏晔郭仁陈孝贤
关键词:胃肠炎轮状病毒婴幼儿
残余牛血清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建立检测疫苗中残余牛血清蛋白(CSP)含量的ELISA检测法。将混合的小牛血清分别免疫鸡和家兔,然后分别提取、纯化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和兔抗小牛血清抗体IgG。IgY用作包被抗体,IgG用作酶标抗体,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检测残余CSP含量。结果:包被用IgY的最适浓度为25—30μg/mL,用含0.4%明胶的0.01mol/LPBS(pH7.4)溶液作为包被缓冲液,HRPIgG的最适稀释度为1:20001:3000。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2.5ng/mL,变异系数为6.3%—9.4%,回收率为90.4%—112.8%,与猪、猴、豚鼠血清皆无交叉反应。10批不含Al(OH)3的疫苗ELISA法与RPHA法(反相间接血凝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0批含Al(OH)3的疫苗,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差很大(P<0.05)。建立的ELISA检测法不受Al(OH)3的影响,简便、特异和灵敏,更适用于检测生物制品中的残余CSP。
李华俞建昆洪超龙润乡翟友刚徐琼芳崔萍芳丁雪凤谢忠平
关键词:ELISAAL(OH)3
赋形剂—甘露醇粉剂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2005年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inspection method of endotoxin in mannitol powder.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endotoxin inspection in China Pharmacopoeia(II,2000ED).Results The mannitol power di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agglutination reaction of TAL.The mannitol powder was assayed by TAL labeled the sensitivity of 0.25EU/mL for endotoxin.The results were proved by the endotoxin inspection of transfer factor(TF).Conclusion The endotoxin inspection method can be used for mannitol powder.
李华柯华昕龙润乡崔萍芳丁雪凤谢忠平
关键词:赋形剂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细胞内快速连续传代培养甲肝病毒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甲肝病毒在细胞内快速连续传代培养病毒增殖情况,探索疫苗生产工艺改进的可能性。方法:将甲肝病毒吕8株感染KMB17细胞后形成带毒细胞,每7d传代1次,检测每次收获物的甲肝病毒抗原(HAAg)滴度及感染性滴度,比较滴度的变化,同时检测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增殖特性有无变化。结果:甲肝病毒吕8株感染KMB17细胞后每7d传代1次,其第1~8代抗原滴度为1024-2048Eu/0.1ml,感染性滴度为7.33~7.67lgCCID50/ml,第9代开始下降,抗原滴度仅为256Eu/0.1ml,感染性滴度为6.83~7.00 lgCCID50/ml;在连续传10代内,细胞均未出现CPE现象;第10代与第1代相比,其一步生长曲线病毒增殖高峰均为20-25d,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甲肝病毒吕8株在KMB17细胞上每7d传代1次,在第8代以内,其抗原滴度及感染性滴度均能达到较高的程度。经细胞内连续快速传代后.HAV吕8株生长的增殖高峰约为第20-25d,与传代前样品没有明显差别。
谢忠平宋霞全文琦熊秋霞段维国丁雪凤王燕邹静如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